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87-01
近几年,引爆湖南卫视收视狂潮的《爸爸去哪儿》,五个萌娃的天真无邪温暖着全国人民,五组明星家庭的亲子教育真人秀让父母们产生了共鸣和思考。毫无疑问,虽然家庭教育方式各异,但孩子们的表现体现了他们家庭教育的阶段性成功。尽管每一位父亲仍有一些教育的不足,但五位孩子都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在他们成长最关键的童年阶段一直有父母陪伴左右。而且,父母在不断反思和总结,并主动改正自身的教育方式。这一点,给所有父母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思考。
常言道:三岁看小,五岁看老。这足以说明家庭教育关键时期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90后大学生却没有节目中孩子们那么幸运。他们的童年,因为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便成了与祖辈共同生活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体验着与父母分离的相离相思之苦。在他们成长的童年,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陪伴和教育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过于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衣食住行,而忽略了儿童成长关键性的性格、思维、习惯养成教育。
伴随年龄增长,童年阴影若影若现的笼罩着学生们的心灵,在高校出现了一系列于此相呼应的行为现象,如:不断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持续上升的非因疾病产生的休退学、染上抽烟、酗酒恶习、无视文明礼貌、学习目的不明确、人际关系混乱、恋爱心理偏差问题等。
作为辅导员,根据经验观察判断,一旦学生出现了与自身年龄和群体特征不相符的行为时,基于职业的敏感度,第一时间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在理解学生进入大学易产生“心理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却面临着种种压力的同时,也会积极采取措施,与学生本人和家长展开心灵沟通。
与家长联系沟通工作中,尴尬不断、喜忧参半。对于关心孩子成长并采取了实际行动,注意方式方法的家庭中,大部分在校的成长是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谐,拥有自我的奋斗目标;从小离别孩子的家长物质上给与充足保证,但对孩子的变化不知情,也无可预知,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可奈何,送往学校给予学校和老师充分的信任,希望老师严加管教,成为孩子的教育父母;更有甚者,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转嫁于孩子,亲自前往学校要求孩子退学打工赚钱养活自己。
每当遇到急需特殊关注的学生时,作为辅导员,我们从内心希望通过自己虽微薄但却坚定的力量全力挽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关键时刻,需从家长处了解家长的态度、寻求家长的援助之手。我们深知:孩子的重大问题是早期成长过程中埋下的种子,了解和掌握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经济状况、经历成长,都能及时辅助和帮助我们有效解决疑难问题。希望通过家长、学校沟通,让社会多一个健康人。然而,有时,事与愿违,爱莫能助!每每此刻,辅导员内心如刀绞的伤心与难过,家长又岂能理解与明白?
短短的大学期间陪伴,注定会留些许遗憾。
在我看来,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它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连续上。只有家庭教育达到了和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我们的大学肩负着保护好学生思想自由的同时,培养他们专业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独立的适应能力,培养精神成人,并能运用所学有所创新的真正目的才能得以实现,这也是我们作为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根本目的所在。
高校,作为思政工作的主阵地;辅导员,站在思政教育第一线。如何将家庭教育与我们的思政教育真正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面对特殊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社会要积极宣传、引导家长转变固有的观念,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我们要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要充满耐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我们相信,伴随着全民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学生们的身心会得到更健康的成长,我们与家长会更加融洽的交流、我们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能更有价值,体现应有的效用。
(作者单位: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近几年,引爆湖南卫视收视狂潮的《爸爸去哪儿》,五个萌娃的天真无邪温暖着全国人民,五组明星家庭的亲子教育真人秀让父母们产生了共鸣和思考。毫无疑问,虽然家庭教育方式各异,但孩子们的表现体现了他们家庭教育的阶段性成功。尽管每一位父亲仍有一些教育的不足,但五位孩子都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在他们成长最关键的童年阶段一直有父母陪伴左右。而且,父母在不断反思和总结,并主动改正自身的教育方式。这一点,给所有父母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思考。
常言道:三岁看小,五岁看老。这足以说明家庭教育关键时期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90后大学生却没有节目中孩子们那么幸运。他们的童年,因为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便成了与祖辈共同生活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体验着与父母分离的相离相思之苦。在他们成长的童年,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陪伴和教育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过于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衣食住行,而忽略了儿童成长关键性的性格、思维、习惯养成教育。
伴随年龄增长,童年阴影若影若现的笼罩着学生们的心灵,在高校出现了一系列于此相呼应的行为现象,如:不断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持续上升的非因疾病产生的休退学、染上抽烟、酗酒恶习、无视文明礼貌、学习目的不明确、人际关系混乱、恋爱心理偏差问题等。
作为辅导员,根据经验观察判断,一旦学生出现了与自身年龄和群体特征不相符的行为时,基于职业的敏感度,第一时间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在理解学生进入大学易产生“心理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却面临着种种压力的同时,也会积极采取措施,与学生本人和家长展开心灵沟通。
与家长联系沟通工作中,尴尬不断、喜忧参半。对于关心孩子成长并采取了实际行动,注意方式方法的家庭中,大部分在校的成长是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谐,拥有自我的奋斗目标;从小离别孩子的家长物质上给与充足保证,但对孩子的变化不知情,也无可预知,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可奈何,送往学校给予学校和老师充分的信任,希望老师严加管教,成为孩子的教育父母;更有甚者,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转嫁于孩子,亲自前往学校要求孩子退学打工赚钱养活自己。
每当遇到急需特殊关注的学生时,作为辅导员,我们从内心希望通过自己虽微薄但却坚定的力量全力挽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关键时刻,需从家长处了解家长的态度、寻求家长的援助之手。我们深知:孩子的重大问题是早期成长过程中埋下的种子,了解和掌握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经济状况、经历成长,都能及时辅助和帮助我们有效解决疑难问题。希望通过家长、学校沟通,让社会多一个健康人。然而,有时,事与愿违,爱莫能助!每每此刻,辅导员内心如刀绞的伤心与难过,家长又岂能理解与明白?
短短的大学期间陪伴,注定会留些许遗憾。
在我看来,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它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连续上。只有家庭教育达到了和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我们的大学肩负着保护好学生思想自由的同时,培养他们专业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独立的适应能力,培养精神成人,并能运用所学有所创新的真正目的才能得以实现,这也是我们作为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根本目的所在。
高校,作为思政工作的主阵地;辅导员,站在思政教育第一线。如何将家庭教育与我们的思政教育真正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面对特殊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社会要积极宣传、引导家长转变固有的观念,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我们要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要充满耐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我们相信,伴随着全民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学生们的身心会得到更健康的成长,我们与家长会更加融洽的交流、我们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能更有价值,体现应有的效用。
(作者单位: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