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red0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杰出政治家。《旧唐书》卷八九、《新唐书》卷一一五有传。狄仁杰青年时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豫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武则天称帝后,拜为宰相。久视元年(700)病逝,谥号文惠。后追赠司空、梁国公。从政期间,他心系家国,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关心百姓,选贤举能,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赞赏;任宰相时,他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唐朝社稷得以延续,堪称“唐室砥柱”,有“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之誉。
  他是盛唐时期的杰出宰相;他力劝女皇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唐朝社稷得以延续;他睿智机敏,办事公正,敢于直谏,极具远见卓识;他的故事经现代人改编成电视剧,更使其形象家喻户晓。
  他就是被称为“国老”的狄仁杰。

青年入仕,广受赞誉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据地方志记载,太原市小店区狄村中旧有慈恩寺,碑记谓寺基即狄仁杰故宅。
  狄仁杰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其祖父狄孝绪在太宗时任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官至夔州长史。这样的家庭氛围使狄仁杰从小就受到了良好且严格的教育。有一次,他家的门人遇害,惊动了当地官府。县吏奉命前来调查案情,全家上下都出来接受讯问,只有狄仁杰仍在房中读书。面对县吏的责问,狄仁杰答道:“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小小年纪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胆识。
  高宗显庆元年(656),26岁的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出任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判佐。判佐即判官的副手,判官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和防御使这类地方大员的僚属,辅佐他们处理政务。判佐的官职虽然不大,职责却不轻,狄仁杰在任上兢兢业业,和他有过接触的大小官员,都对其表示敬意,给予好评。
  然而,由于狄仁杰处事公正,得罪了一些胥吏,他们对其进行诬告,狄仁杰终被罢官。值得庆幸的是,狄仁杰的案宗落到了以“钦差大臣”身份在汴州考察的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手里,这位阎立本就是《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的作者。阎立本在审案期间,仔细倾听申诉,详察案情,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难得之才,称他为“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并推薦他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掌管刑罚。狄仁杰上任时,双亲在河阳(今河南孟州西),他登上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乃对左右说:“吾亲所居,他在此云下。”站立瞻望许久。成语“白云亲舍”由此而来,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狄仁杰在法曹参军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这期间,他执法严明,凡经手的案子都及时处理,没有冤滥,受到同僚和百姓的赞誉。
  狄仁杰还崇孝重友。和他同为法曹的郑崇质的母亲老而多病,轮到郑崇质到万里之外的西域出差时,狄仁杰对他说:“你母亲病重,你现在却要出远门,怎么能让亲人为你担心呢!”于是狄仁杰上报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出差。当时蔺仁基和并州司马李孝廉不和睦,经常闹矛盾,蔺仁基事后对李孝廉说:“看看人家狄仁杰,我们不感到羞愧吗?”于是二人和好如初。

秉公执法,直言敢谏


  高宗上元二年(675),狄仁杰被调入京城长安任大理寺丞,掌管国家刑法。这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狄仁杰以自己卓越的才干、不凡的政绩,在唐高宗及之后的武周时期,一步步登上高位,成为李唐、武周政权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虽然武周时期他也曾经历宦海浮沉,但德才兼备的他注定不再是默默无闻之辈,一俟风云散去,便又重获朝廷的信任与重用,最终成就了流传千载的德誉令名。
  到任第一年,狄仁杰便处理前任积案无数,牵涉人命一万七千多。他明察善断,严守律法,平反冤狱,一时声名鹊起。此后,他又办了件震动朝野的大案。说其大,是因为这件案子不仅涉及当朝重臣,更牵扯到了当时的高宗皇帝。
  仪凤元年(676),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不慎砍伐了太宗昭陵的柏树而获罪。狄仁杰上奏皇帝,认为应当免去权善才的官职以示惩罚。但高宗认为,斫砍昭陵柏树就是置自己于不孝,于是下诏处死权善才。狄仁杰继续上奏说:“此人罪过不当处死。”高宗气得变了脸色,说:“权善才砍了昭陵的柏树,是让我背上不孝的罪名,必须处死他。”群臣见皇帝发了怒,都示意狄仁杰退出宫廷,但狄仁杰却说:“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是很难的事,我以为并非如此。如果处在桀纣的时代,的确很难办;但如果处在尧舜的时代,就容易做到了。我有幸遇到了尧舜一样的贤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样被杀掉。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窃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向汉文帝诤谏,定罪时并没有将盗贼砍头示众。况且,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大臣不会被威权所吓倒。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以后,就没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陛下制定法律,公之于众,流放、处死等刑罚,都有其等级次序,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应该把手脚安放在何处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吧。古人说:如果盗取长陵的一抔泥土,陛下如何治他的罪?如今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株柏树就杀死一位将军,那么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一位怎样的君王呢?这就是我不敢奉命处死权善才,使陛下背上无道恶名的原因啊!”高宗听后,怒气渐渐消解,权善才因而免于一死。
  因为狄仁杰的刚直敢言,不久即被授予侍御史之职,负责纠参不法官员。当时,掌管国家仓廪的司农卿韦机为了谋求“政绩”,取悦皇上,决定大兴土木,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而且装饰陈设极尽奢华。狄仁杰得知此事,即刻向皇帝上奏弹劾韦机,说他动机不纯,刻意引导皇帝追求奢靡,误国误民。最初,皇帝对狄仁杰的上书颇感扫兴,但细思之下,修建宫殿与江山社稷相比孰重孰轻,还是显而易见的。最终,皇帝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将韦机免职。
  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自己受皇帝的恩宠而常做不法之事,朝廷大臣十分畏惧他,都闭口不言。狄仁杰上书高宗皇帝,请求将王本立依法治罪。但皇帝却有意偏袒,想原谅王氏。狄仁杰据理力争,说道:国家的确缺乏英才,但绝不是像王本立那样的人,陛下您何必为了此人而扰乱王法呢?如果您一定要赦免王本立的罪过,那么请您让我远离朝廷,将我流放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以后朝中忠贞之臣都会以我的下场作为为官之戒的!最终,王本立获罪下狱,各级官吏为之震动,朝廷由此肃然。   不久,狄仁杰又加朝散大夫,升为度支郎中,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此时的他,依然秉持直谏的精神。当时,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出游汾阳宫,途经并州太原。因路上要经过境内的妒女祠,俗传如果有女人穿着华丽的衣裳,从妒女祠旁经过,就会招来风雷之变而受到惊吓。当时的并州长官李冲玄深恐皇后遭遇不测,便要征发吏民数万新筑御道,以取悦皇帝和皇后。狄仁杰听说此事,极力反对,他不以为然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从而免去了一场劳民伤财的繁重劳役。高宗后来听说此事,称赞狄仁杰“真大丈夫也!”

任职地方,心系百姓


  睿宗垂拱二年(686),狄仁杰被外放做了宁州刺史,成为地方大员。当时,武则天已临朝称制,睿宗皇帝毫无实权。宁州地处陇右之西,为汉戎杂居之地。狄仁杰到任后,体察民情,抚慰戎落,内外相安,甚得当地吏民的欢心,人们纷纷赞颂他的德政,并勒碑铭记。后来,狄仁杰离任宁州入朝为冬官(工部)侍郎,御史郭翰巡察陇右之地,宁州百姓仍“歌刺史德美者盈路”。
  垂拱四年,武则天特派狄仁杰为江南巡抚使,巡视吴楚之地。狄仁杰到江南后,看到当地淫祠(指民间滥建、不在祀典之内的祠庙)林立,民众趋之若鹜,蛊惑人心,败坏风俗。于是他立即奏请朝廷将这些祠庙焚毁。最终,狄仁杰焚毁淫祠1700多处,只留下值得纪念和歌颂的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子胥四人的祠堂。
  同年,越王李贞等对武则天擅自废立皇帝且临朝称制的行为颇为不满,于是联合起兵,讨伐武氏,意图匡复中宗。武则天命宰相张光辅率大军前往平叛。李贞的队伍在豫州(今河南汝南)城东四十里的地方一战即败,李贞全家闭门自杀。豫州百姓听说朝中的张光辅将要到达,纷纷出城相迎。然而张光辅却不分青红皂白,贪功抢掠,杀害无辜百姓。之后,他又以查找李贞党徒为名,四处抄家掠物,抓捕人众,连坐者六七百家,沦为官府奴婢的有五千余口,被判处死的约两千人。一时间冤狱四起,受害者无数。就在这个时候,狄仁杰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到了豫州,狄仁杰看到哀鸿遍野,无辜受累者甚众,内心非常不安。他一面命令部下给那些死囚开释刑具,一面秘密上书武则天,奏明原案的“诖误”,请求武氏“仁恤”。武后深知狄仁杰的刚正,相信他所奏均属实,乃下诏改杀为流,将判处死刑的人流放到丰州。当这批被流放的囚徒途经狄仁杰曾经治理过的宁州时,宁州父老热情地迎接并安慰他们,说道:“多亏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啊!”囚徒们感激涕零,相互搀扶着前往当地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功德碑前,跪拜痛哭。到达丰州后,他们又为狄仁杰立碑,以感念其恩德。
  狄仁杰对张光辅惨无人道的行为十分愤恨。一次,张光辅要求狄仁杰供给自己一些东西,遭到拒绝。张光辅不高兴地说:难道州官敢轻视元帅吗?狄仁杰义正词严地指责张光辅纵容部下抢劫财物的罪恶行径,还说:“如果能用尚方斩马剑架在你的脖子上,我死而无憾!”张光辅听后一时无言以对,但内心充满了怒火。不久,他便捏造罪状,迫使武则天将狄仁杰调到更远的复州(今湖北沔阳)去做刺史。后又降为洛州司马。

初任宰相,蒙受冤屈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
  次年,即天授二年,武则天终于发现自己偏信张光辅的妄告,使狄仁杰蒙受了不白之冤。于是她立即将狄仁杰调回京城,升任地官(户部)侍郎,署理尚书事,并加授同凤阁鸾臺(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当朝宰相。
  在一次谈话中,武则天问狄仁杰:“以前你在豫州有善政,但有人却诬告你,你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狄仁杰从容答道:“陛下认为臣有过,臣当改之;若认为无过,则是臣之幸也。”武则天听后称赞狄仁杰为“长者”,即特别忠厚之人。
  狄仁杰官居宰相时,也是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地位显赫、谋求做太子之时,他认为狄仁杰是自己被立为皇嗣的障碍之一。于是在长寿元年(692),武承嗣联合武则天的宠臣、酷吏来俊臣,诬告宰相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以及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等“谋反”。此时,正值武则天改唐称周登上帝位的第三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她利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对唐朝元老勋贵及李氏宗室,横加诬陷,甚至大开杀戒。
  狄仁杰等以“谋反”之名获罪,遭逮捕下狱。此时的武则天怎么也不会想到狄仁杰会谋反,因此对此事心存疑惑。她命给事中李峤、大理寺少卿张德裕等详察狄仁杰是否确实谋反。谁知张德裕、李峤之流惧怕得罪酷吏,他们明知狄仁杰等清白无罪,却仍附和来俊臣的诬陷不实之词。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造反者得免死”;如果不承认,就会用毒刑拷打。狄仁杰知道来俊臣的狠毒,所以,他在被审问时说:“大周建国,万物维新,我是唐室旧臣,谋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便将狄仁杰等收监,等候发落。来俊臣又让一个判官对狄仁杰说,如果你肯把另一位宰相杨执柔牵连进来,就可以减罪。63岁的狄仁杰听后十分气愤,说道:“天哪!你们竟叫我干这样无耻的事吗!”于是用头撞柱,血流满面,判官吓得不敢再说话,只好道歉安慰。
  趁狱中监管放松之时,狄仁杰找了块绸子,写好申诉的状子,藏在被子里,然后对狱吏说,天气暖和了,叫我家里人给我换条薄被子吧。狄仁杰的儿子为父亲换好被子,回到家里拆开旧被子一看,里面有一冤状,于是立刻上报朝廷。武则天接到冤状,召见了狄仁杰,问道:你说自己冤枉,那为什么当初要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如果我那时不承认,早就死于拷打之下了!
  最终,这些人都被无罪释放,只是被降为地方官。其中狄仁杰任彭泽县令(今江西彭泽)。当时,彭泽县正值大旱,颗粒无收。狄仁杰为民请命,奏请减免彭泽一切租税。武则天当即表示同意。年底,狄仁杰对前任拘捕的全县囚徒三百人逐一审问,辨明案情。随后,他大胆地将这些人全部放回家中过年,约期返狱。到期后,仅有二囚迟到,一为大风所阻,一为母亲治丧。当初,众囚约定,返狱之日,每人怀土一兜,堆放狱侧,遂成一小丘,后人称之为“纵囚墩”,并于墩旁,建狄公生祠,以纪念狄仁杰的盛德。到了宋代,名臣范仲淹还撰写了《狄公祠碑记》,立于祠内。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造反,率领人马南下打到河北境内。武则天得知此事,急忙调回狄仁杰,任命他为魏州刺史。前任刺史抵御契丹,施行的是守城战术,每当敌人袭来,便尽行驱赶百姓入城,缮修器具,披甲执锐,登城死守。狄仁杰到任后,认为敌人还在远方,未必敢深入此地,这样过早地使百姓劳累,完全没有必要。于是他下令让百姓回乡生产。不久,李尽忠被击败。为了表彰狄仁杰在河北地区的安抚工作,武则天亲赐紫袍、龟带,还亲手在紫袍上题了十二个字:“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再次拜相,鞠躬尽瘁


  神功元年(697),狄仁杰再次拜相,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当时,武则天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十分苦恼,是传给武姓,还是传给李姓呢?她的侄子武三思力劝她传给武姓,武则天便要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表示反对,提出应传位给李姓。他说:“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如匈奴犯边,陛下让梁王三思招募勇士,一个月招募不到一千人,而庐陵王(李显)不到十天,就能招募五万人。如果要立继统之人,非庐陵王不可。”武则天听后十分生气,下令不再商讨。
  然而,立储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储位空缺,定会导致人心不稳。于是狄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劝说武则天:儿子当了皇帝,母后千秋万岁后可入太庙,享受后人的祭祀;若是侄儿当了皇帝,从没有听说将姑母附于庙堂的事情。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更亲呢?武则天听后说道:无论立谁为继承人,都是我的家事,你就不必掺和了。狄仁杰沉着而郑重地应对道:古来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所有百姓都是您的臣子,怎么能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您是国家的统治者,臣子就好比股肱,义同一体。况且我作为宰相,怎么能对立储这样的大事不闻不问?最终,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下诏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早年被废为庐陵王的中宗李显接回都城。
  就这样,李唐的国祚得以维系。狄仁杰也因此被历代政治家、史学家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义士,誉为“唐室砥柱”。
  狄仁杰还注重为朝廷举荐贤才。据《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新唐书·狄仁杰传》还记载了他内举不避亲的故事。当时,武则天让几位宰相各自举荐一人充任郎官,狄仁杰首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狄光嗣。经过考察,光嗣十分称职。武则天得知此事,说道:“祁奚内举,果得人。”
  有一次,武则天让狄仁杰举荐贤才,欲委以宰相之重任。狄仁杰回答:“如果您要的是文采斐然的风流之士,那么李峤、苏味道是最合适的人选;您若要寻找治国安邦的奇才,那就非荆州长史张柬之不可了。张柬之虽上了年纪,却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宰相之才。”
  这时的张柬之已八十岁了,武则天思虑再三,擢升他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宰相人选。狄仁杰说:“我向陛下推荐了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武则天搪塞说:“我已经提拔他了啊。”狄仁杰不以为然,说道:“我之所以向陛下推荐张柬之,是因为这个人是当之无愧的宰相之才,如果只叫他去做洛州司马,那真是屈才了。”
  过了些时日,宰相姚崇也向武则天鼎力举荐张柬之。于是,武则天下诏,任命张柬之为宰相。张柬之也不负重托,在宰相任上干得风生水起。
  面对武则天的奢侈和挥霍,狄仁杰则积极劝谏。武则天崇奉佛教,想造一尊大佛像,打算命天下僧尼每人每天捐献一文钱相助。狄仁杰知道后,上书力谏,认为造寺造像,耗资巨大,必然会增加百姓的劳役和财物负担。他说:“工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并且对这位老臣表示了极大敬意,说:“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
  晚年的武则天越来越信任、敬重狄仁杰,满朝文武,无人可比。在朝见时,武则天让狄仁杰不用按常礼跪拜,并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经常呼其为“国老”而不称名。
  狄仁杰由于年事已高,屡次请求告老还乡。武则天屡次挽留,并叫他不用和其他宰相一样到朝内值班住宿,还嘱咐其他大臣说:“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久视元年(700),71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悲痛不已,流着眼泪叹息说:“朝堂空矣!”此后,国家有大事,朝中大臣们一时不能决断时,武则天便叹息说:“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文惠。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再次登上皇位,恢复了唐朝的国号,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时又追封其为梁国公,后人因此称他为狄梁公。
  纵观狄仁杰一生,青年入仕,古稀而逝,为唐室效力数十载。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忠于朝廷,尽心竭力,鞠躬尽瘁;他破除迷信,关心百姓,政绩卓著;他刚正不阿,直陳己见,深受敬仰;他具有远见,知人善任,堪称股肱。与他同时代的蔺仁基评价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称其为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大诗人杜甫则对狄仁杰延续唐朝社稷之功大加赞赏,写诗道:“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策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其他文献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a。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b,历官知成都府,为政清简。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坐事贬商州c,累迁兼侍御史知杂事d。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迁谏议大夫,仍为开封判官。时许王元僖尹开封,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e,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f。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二使曰:“有诏推君。”端神色自若,顾从者曰:“取帽来。”二使曰:“何遽至此
期刊
截至2014年1月1日,45个国家(地区)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个人因私前往实施免签、落地签证政策。其中,我国已与塞舌尔、毛里求斯等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另有韩国济州岛等6个国家(地区)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单方面免签,马尔代夫、泰国、尼泊尔、埃及等35个国家(地区)单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抵达入境口岸时办理落地签证。  即使不是旅游爱好者,也会有旅行的冲动。  鸡血
期刊
坝上姿态
期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门,是出入住宅的必由之处。谈到人类的居所,我们就有必要说一说“门”。  “门”的甲骨文字形像两扇对开的门,有的字形还在两扇门的上边增加了一条长长的横木,这就更加形象了。之后诸字体一脉相承,变化不大。“门”的简化字写法是从它的草书字形变化而来的。  “门”最初是指房屋的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期刊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b。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c,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瓜d,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e,皆浣花溪委也f。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g。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h,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i,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
期刊
《尸子·劝学》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a;使女工缫之b,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c。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d;子贡,卫之贾人e;颜涿聚f,盗也;颛孙师,驵也g;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h。昆吾之金i,而铢父之锡j,使干越之工k,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
期刊
孝女叔先雄  犍为叔先泥和,其女者名雄。泥和至永建元年为县功曹,县长赵祉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以十月乘船于城湍堕水死,尸丧不得。雄哀恸号咷,命不图存,告弟贤及夫,令勤觅父尸,若求不得,吾欲自沈觅之。时雄年二十七,有子男贡,年五岁,贳三岁,乃各为作绣香囊一枚,盛金珠环,预婴二子。哀号之声,不绝于口,昆族私忧。至十二月十五日,父丧未得,雄乘小船,于父堕处哭数声,竟自投水中,旋流没底。见梦告弟:“至二十
期刊
迈阿密 风云飙起  《速度与激情1》  新晋警官布莱恩为了破获屡屡发生的飞车党劫车案,打入飞车党卧底。很快,他凭借高超车技赢得了飞车党老大多米尼克的欣赏和信任,并与其妹米娅堕入爱河,更与原本敌对的飞车党二把手文斯在多番接触后结下深厚友谊。当警察使命遭遇友情和爱情的双重羁绊,布莱恩陷入了困境……  导演:罗伯·科恩  主演:保罗·沃克/范·迪塞尔/乔丹娜·布鲁斯特/米歇尔·罗德里格兹  上映日期:2
期刊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全宋词》)【赏析】  此乃一阕巧词。全词以“枕畔风摇绿户”为界,之前是梦醒后身处的现实之境,可谓松阴清凉凉,碧帐宜人睡;之后是梦中所见之境,又可谓是石瘦泉寒,清幽至极。总之,梦里梦外皆是清净凉爽的好去处,读之令人难辨真境与梦境孰伯孰仲。而此词之巧就在于“枕畔风摇绿户。唤人
期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诗人杜甫这句发自肺腑的感慨,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温暖舒适的住房,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情结。  “房”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字,之后历经篆、隶,再到楷书,其字形一脉相承,基本上都是由“户”和“方”组成,“户”表示字的意义跟门户有关,“方”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  《说文解字》:“房,室在旁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