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准确切入,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理解和感悟打下基础。因此,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中心句多数都比较明显,不仅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概括,更是体现作者写作方法独到之处的典范。在教学中,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可以理清全文脉络,并使学生思维更具条理性。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文章抓住“美丽”和“诱人”的特点,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了从课文的中心句进行切入的教学方法。通过大屏幕展示文章的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然后让学生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兴安岭景色诱人和说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展开阅读,这种从文章中心句进行切入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深化学习效果。
又如,在《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对海底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愿望,在教学时也可以采取从中心句切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找出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种切入方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究思考,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从课文的中心句切入,可以使学生直奔主题,就学习的主要内容展开思维,可以使学生自主阅读的脉络更清晰,思维更具条理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二、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切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切入,可以使学生在一个知识的学习获取中拓展出更多的知识来,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对“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上,引导学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提问:“魅力”是什么意思?学生说魅力就是很吸引人。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生活中什么很吸引人。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有的说书很吸引人,网络很吸引人……然后,再就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请你用一句话发挥出自己语言的魅力来。”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像“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不要践踏草坪”“随手关灯”“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同学们的魅力语言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逐步领悟了“魅力”一词的深刻内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语文课堂。
在教学时,就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进行切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为学生知识的生成提供了条件,显示出语文的魅力。
三、从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切入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困惑,也有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困难。在教学时就学生课文理解的疑难点进行切入,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审视,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落花生》一课中,文章的重难点是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所含的深刻意义。这句话对于社会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深奥难懂。因此,在教学时,在学生理解的疑难点上进行切入,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逐渐走向深刻。在教学时:先把父亲的话用大屏幕出示,然后询问学生,父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结合花生、桃子、石榴和苹果想一想有什么不一样。通过阅读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炫耀自己”等特点,苹果、桃子、石榴“高高的挂在树枝上,炫耀”。在学生对父亲的话有了初步感受以后,让学生就父亲的话再次进行深层次阅读。在阅读中使学生明白并不是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对社会无用,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要做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要做心灵美、表里如一、内在美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就学生理解的疑难点进行切入,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对课本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上,且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也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升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切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关键是教师能够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引发学生思维,使其在教师的恰当点拨、引导下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激活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雁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一、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中心句多数都比较明显,不仅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概括,更是体现作者写作方法独到之处的典范。在教学中,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可以理清全文脉络,并使学生思维更具条理性。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文章抓住“美丽”和“诱人”的特点,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了从课文的中心句进行切入的教学方法。通过大屏幕展示文章的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然后让学生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兴安岭景色诱人和说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展开阅读,这种从文章中心句进行切入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深化学习效果。
又如,在《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对海底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愿望,在教学时也可以采取从中心句切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找出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种切入方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究思考,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从课文的中心句切入,可以使学生直奔主题,就学习的主要内容展开思维,可以使学生自主阅读的脉络更清晰,思维更具条理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二、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切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切入,可以使学生在一个知识的学习获取中拓展出更多的知识来,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对“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上,引导学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提问:“魅力”是什么意思?学生说魅力就是很吸引人。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生活中什么很吸引人。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有的说书很吸引人,网络很吸引人……然后,再就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请你用一句话发挥出自己语言的魅力来。”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像“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不要践踏草坪”“随手关灯”“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同学们的魅力语言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逐步领悟了“魅力”一词的深刻内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语文课堂。
在教学时,就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进行切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为学生知识的生成提供了条件,显示出语文的魅力。
三、从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切入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困惑,也有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困难。在教学时就学生课文理解的疑难点进行切入,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审视,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落花生》一课中,文章的重难点是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所含的深刻意义。这句话对于社会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深奥难懂。因此,在教学时,在学生理解的疑难点上进行切入,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逐渐走向深刻。在教学时:先把父亲的话用大屏幕出示,然后询问学生,父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结合花生、桃子、石榴和苹果想一想有什么不一样。通过阅读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炫耀自己”等特点,苹果、桃子、石榴“高高的挂在树枝上,炫耀”。在学生对父亲的话有了初步感受以后,让学生就父亲的话再次进行深层次阅读。在阅读中使学生明白并不是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对社会无用,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要做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要做心灵美、表里如一、内在美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就学生理解的疑难点进行切入,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对课本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上,且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也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升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切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关键是教师能够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引发学生思维,使其在教师的恰当点拨、引导下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激活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雁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