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丹巴县特有气候土壤条件下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传播、侵染、发生危害情况和原因,提出了行政干预、农业工程设施建设、选用良种、农业措施(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生物菌肥、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等切合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病原因;防治技术;四川丹巴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58-02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unique climate and soil conditions,dissemination,dissemination,occurrence of damage and reasons of clubroot of crucifers in Danba County.Propose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acilities construction,selection and use of improved varieties,agricultural measures(reasonable rotation,rational fertilization,robust seedling cultivation,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ertilizer,strengthe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chemical control etc.
  Key words cruciferous vegetables;clubroot;cause of disease;control technology;Danba Sichuan
  十字花科根腫病是一种对十字花科蔬菜产量和品质危害非常严重的土传性植物病害,最早在地中海西海岸(英国,1737年)和欧洲南部(前苏联列宁格勒,1872年)发现,现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日本及中国[1-2]。1955年中国大陆报道发生[3]。2002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泸定县首次发现。由于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经过短短3年时间相继在该州的泸定、康定、九龙、炉霍、乡城、丹巴等县严重发生,成了十字花科蔬菜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了当地蔬菜生产。
  丹巴县属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区,山高谷深,以河谷北亚热带为基带,从河谷到高山气候带谱基本齐全,河谷为一年三熟区,高山为一年一熟区。丹巴县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210 hm2左右。十字花科蔬菜周年种植、周年上市,是丹巴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的65%)、复种指数最高、产量最高、供应时间最长的蔬菜,搞好其根肿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1 病原菌及危害蔬菜种类
  蔬菜根肿病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侵染所致,属粘菌门根肿属真菌。病菌在寄主细胞内形成休眠孢子囊,散生,密集呈鱼卵块状[1]。主要危害的蔬菜种类有大白菜、莲花白(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菜苔(白油菜苔、红油菜苔)、紫甘蓝、芫根、瓢儿菜、青菜等10余种主要十字花科蔬菜,其中大白菜、莲花白、花(椰)菜发生危害严重。
  2 发生危害特点
  丹巴县蔬菜基地根肿病发病时间在5—8月,植株感病初期田间没有任何症状,病株在田间常呈不规则的相嵌分布,一般低洼处发病早、病株多、危害重。发病初期病株生长迟缓、矮小,基部叶片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一般不会引起重视。发病后期基部叶片变黄,严重的形成老化苗,常常在莲座初期就停止长大。突然大发生一般是在连续阴雨5~7 d后晴天的下午病株迅速失水萎蔫,除极少部分第2天恢复外,绝大部分在7 d内枯死。病菜根部出现肿瘤,是最明显的特征。根据多年观察,大白菜根肿病的最佳侵染期为出苗至五叶期,5叶前病菌主要侵染主根形成主根根瘤,5叶后主要侵染侧根形成侧根瘤。主根上的肿瘤大、数量少、奇形怪状,有鸡蛋大小或更大,或呈生姜形、花(椰)菜形、纺锤形、手指形等。侧根和须根上的肿瘤大小不一、小如米粒,成串生长、数量较多。后期肿根被其他杂菌侵染而腐烂,有臭气。
  病菌完成侵染后在根内分裂繁殖,形成肿瘤,阻碍根系对水肥和养分的吸收传导,蔬菜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受侵染愈晚,危害愈轻。苗期遭侵染的植株,一般只有主根根瘤,侧根和须根极少或者是没有根瘤,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病菌侵染根系已经完全形成的植株,只在少数侧根上分布有大小不一的肿瘤,造成的产量损失小。
  2004年在丹巴县城附近的章谷、水子和中路3个乡镇发现根肿病,2006年根肿病在全县所有蔬菜基地上发现,并大发生,危害面积约100 hm2,占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的75%,平均产量损失达28%~35%,严重地块损失达82%。
  3 传播与侵染
  3.1 传播
  丹巴县每年消费的蔬菜50%以上依靠外调,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最初侵染源就来源于外调的带菌蔬菜。病菌孢子囊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病菜根或带菌种苗、泥土的转运,田间传播则主要依靠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带[4-5]。
  3.2 侵染
  病菌休眠孢子囊壁有几丁质[3],抗逆性强,能在土壤中休眠存活6~7年[6]。在条件适宜时,休眠孢子(囊)萌发释放出1个具有长短两条鞭毛的能在土壤自由水中作短距离游动的游动孢子,从根毛侵入寄主细胞,刺激根部薄壁细胞分裂。经过8~10 d的分裂繁殖病根膨大,形成肿瘤[7]。病根膨大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休眠孢子囊,后期肿瘤龟裂、腐烂,孢子囊散落到土壤里,进行再侵染或休眠。   4 发病因素
  4.1 土壤酸碱度
  酸性、弱酸性土壤适宜病菌的侵入,发病相对较重。土壤pH值为5.4~6.5时发病很重,pH值>7.2发病较轻[3]。
  4.2 土壤温、湿度
  在发病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土壤湿度起决定性的作用。病菌孢子囊的萌发、游动孢子的活动与侵入,均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在50%~98%之间都能够发病,以70%~90%最为适宜。土壤含水量在45%以下,病菌容易死亡,发病不严重。适宜的发病温度为19~25 ℃[3,8]。
  4.3 休眠孢子数量
  在适宜侵染的黏重土壤中,病菌休眠孢子囊数量>2万个/cm3才能引起甘蓝发病。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休眠孢子囊数量则必须>20万个/cm3才能发病。腐殖质含量高的老菜园病害有可能比腐殖质含量低的新菜园轻。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行政措施
  根肿病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发现,但仍然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发现。有的省、市、县也只是在局部小范围内发现。因此,严格检疫,封锁疫区,严禁从疫区调运鲜菜和种苗到无病区,是费省效宏的办法。
  5.2 工程措施
  在蔬菜基地修建配套灌渠、填埋池以及沤青池。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保证低洼地不积水,不串灌,田间水不乱流;染病植株不作饲料的放入填埋池,并撒石灰覆盖,要作饲料的要求煮熟再喂;没有染病又不作饲料的菜叶入沤青池,尽量做到清洁生产,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5.3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除大白菜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均没有抗病品种销售。在大白菜品种选择上全部选用CR系列抗病品种,当前使用较多的有霁虹(中国)、东方皇冠(韩国)、康根51(韩国)、春鸣(韩国)、春皇后(韩国)等品种。
  5.4 农业措施
  5.4.1 合理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5~6年,并结合深耕,可以有效地减轻病害。在轮作期满后,要注意十字花科蔬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的轮作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内部间的轮作。如果蔬菜生产上实在轮作困难,可以种植萝卜、芫根、苤蓝、青菜等感病较轻的和产量损失相对较小的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
  5.4.2 合理施肥,改良土壤。丹巴县耕地熟化程度普遍偏低,土壤肥力低,培肥地力显得尤为重要。均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整地时重施草木灰,改良土壤质地和酸碱度,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搭配使用钙、硅、镁及微量元素肥料。
  底肥:将草木灰1 200 kg/hm2、硝酸铵钙(NH4NO3·CaCO3)750 kg/hm2、磷酸一铵(NH4H2PO4)300 kg/hm2、硫酸钾(K2SO4)225 kg/hm2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追肥:从定苗就开始用化肥精(含有多种微量元素)1.5 kg/hm2对水800~950 kg/hm2浸泡30 min后,于晴天7:00—10:00、16:00—19:00或阴天无雨时喷施,要求叶子正、反2面都要喷到。全生育期喷3次,间隔10~15 d喷施1次。从白菜抽筒期开始,用钙尔美(200 g/瓶)对水500 kg叶面喷施2次,每次间隔15 d,如果加上磷酸二氢钾、硼优多、奇农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5.4.3 培育健壮苗。选择无病地育苗和营养钵育苗,不用带病土壤育苗。移栽定植时淘汰病苗、弱苗,严格挑选健苗定植,增强幼苗抗病力。
  5.4.4 生物菌肥。土壤磷素活化剂是抗重茬高效菌肥(惠民),基施45 kg/hm2。
  5.4.5 加强栽培管理。丹巴县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坡地多,在种植十字花科蔬菜时要求顺坡开沟分厢栽培,沟深25 cm,保证厢面不积水。及时铲除田边十字花科杂草。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出并放入填埋池。菜收完后,彻底清洁田园。直播的可用草木灰与泥土按1∶3的比例拌匀后覆盖种子。
  5.5 化学药剂防治
  5.5.1 苗床處理。用草木灰500 g拌土1.5 kg撒入1 m2苗床后,用75%百菌清500倍液 土壤磷素活化剂10 kg/hm2 福根2.25 g/hm2喷淋1次。在出苗或者是定植后7、15~20 d、移栽前3 d用75%百菌清500倍液 福根1.5 kg/hm2各喷淋1次,共3次。
  5.5.2 大田预防。针对发病轻、质地黏重的地块在定根水中加入75%达可宁制成2 000倍液灌根。移栽后第7天用75%百菌清500倍液 福根1.5 kg/hm2进行第1次灌根,第15天用石硫合剂300倍液 土壤磷素活化剂10 kg/hm2进行第2次灌根,20 d后用硝酸铵钙750 kg/hm2对水进行第3次灌根。
  针对没有发病、质地轻的地块用4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灌根处理。第1次在播种时用作种苗水,以后每间隔20 d灌根1次,共3次。
  5.5.3 大田防治。植株发病时,用对好的药液灌根,每隔7 d灌根1次,连续3次,用量0.25~0.40 kg/株。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8%枯必治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8%金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混掺50%福美双600倍液、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1 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200倍液防治。
  6 参考文献
  [1] 王倩,黄云,李小兰,等.十字花科根肿病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1,37(6):153-158.
  [2] 刘锋,张丽辉,姬广海.云南和西藏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J].中国蔬菜,2013(20):77-81.
  [3] 李明远.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EB/OL].[2015-12-01].http://www.doc88.com/p-6621182964986.html.
  [4] 冯东莲,张传功.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2,23(12):120-121.
  [5] 肖银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06.
  [6] 周俊.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J].植物医生,2011,24(6):42-43.
  [7] 粱谊,张爱芳,王文相,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6):746-749.
  [8] 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EB/OL].[2015-12-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76ba201018bxw.html.
其他文献
研究复杂巷道集成建模问题,目前建模方法缺乏对巷道相交处的建模处理与显示。为了能对复杂巷道相交处进行圆滑处理,并且保证巷道内部的连通性,在对称建模[1]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冗余点取中线中点法对简单巷道与复杂巷道进行集成建模,立井与平巷的集成建模分为上立井与平巷、下立井与平巷和通立井与平巷三种情形分别处理。以VC++6.0为开发工具,结合OpenGL开发出三维巷道模型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并以银母寺铅锌矿为
第九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2015年11月9至13日在中国厦门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NSMSA),厦门大学材料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阐述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马铃薯上的肥效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改善了马铃薯的成产因素,平均折合产量增加1 250-4 175 kg/hm^2,增产率为3.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