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吴德本,今年64岁,是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人。我从小随父捕鱼,改革开放后从捕鱼转为养鱼,经逐年发展,承包鱼塘达到140亩。1997年,我看到浙江人在邵伯湖边养鸭效益不错,便萌发了养鸭的念头,养鸭规模从最初的5000只很快增加到11万只。当年年底,我发起成立了“邵伯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开始时的8名社员、养鸭8万只,至2009年发展到社员163人、养鸭115万只,日产蛋48吨,年产蛋1.73万吨,创造禽蛋销售产值2亿元(含帮别人销售鸭蛋0.5亿元),获利1250万元。
“过三关”闯出路
起初养鸭时,我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销售渠道,这“三无”成了制约我养鸭发展的“三关”。
首先是资金关。我虽然多年养鱼,自己的积蓄也只有2万多元,我又找朋友借了5万元、贷款2万元,到宁波购回了5000只苗鸭,在浙江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养鸭。
第二是技术关。我开始对鸭饲料怎么配比、防疫如何实施、不同鸭龄期怎样管理和喂料等问题一无所知。我一方面向镇上兽医站的兽医请教,请他们给予指导帮助;另一方面到浙江人的养鸭场学习,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边干边学,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攻克了各种技术难关。
第三是蛋品销售关。开始时,我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好请浙江的朋友帮助代销。与此同时,我跑高邮、去泰州、奔山东、到湖南,吃尽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销售渠道。在邵伯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与当地的7个养鸭户一起成立了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大伙推选我当社长,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使养鸭事业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
“四统一”促发展
邵伯镇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3年的发展和探索,事业越搞越大,使社员们既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又获得了成功的经验。2001年,合作社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得以完善和规范。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合作社实行一本账对外、内部分户核算的管理模式,具体运作实行了四个统一:
一是统一采购苗鸭或青年鸭。合作社年初与各饲养户商定当年发展计划,根据各户提供的饲养总量,专人到杭州、宁波与客户签订购鸭合同,到时候由供货方专车送货上门,资金由合作社统一结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苗鸭数量、质量、时间都可得到保证;二是价格得到优惠,因为批量大,与零售市场相比,苗鸭每只便宜0.1元,青年鸭每只便宜2.5~3元。
二是统一采购饲料和药品。根据年初确定的饲养量,合作社按照鸭子不同时期的需求,统一预算各种配料的总量,分别与供货厂家、店家签定饲料供货合同。合作社有5辆专用车,又外租2辆,共有7辆车,专门装运饲料和药品,驾驶员根据合作社的凭证将货直接送到饲养户。合作社与供货方10天或1个月结1次账,资金由合作社统一支付。这样做,一是在价格上量大从优,二是货源紧缺时,供货方优先保障合作社。
三是统一防疫。防疫关系到养鸭的成败和效益,合作社统一组织8个人的专业免疫队伍,免费为各养鸭户防疫,每天可防疫2万只鸭,避免了各行其是,确保了最佳防效。
四是统一销售蛋品和老鸭。养殖户的蛋品统一由合作社对外销售,国内销售范围为湖南、安徽、上海、山东、江苏、河南等省市,国外主要销往意大利,外销蛋品占总销量的60%左右。
老鸭销售是根据各户老鸭的膘情好差定价,基本上做到淘汰一批销售一批。
“富帮穷”作贡献
我养鸭致富之后,不忘还在贫困线上奋斗的乡亲,10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合作社成员在鸭苗选购、技术指导、防疫治病、成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还对其中的20户进行资金上的扶持,这20户大多属于贫困户,他们有劳力,无门路,想养鸭致富,缺少启动资金。为了帮助他们实现养鸭致富的梦想,我多则几万元,少则几千元,借给他们购苗鸭、建鸭舍、买饲料。吴正光一家5口人,生活贫困,1999年我借给他2万元养鸭3000只,第二年又借给他3万元,他家的鸭群发展到7000只,第三年,他不仅归还了欠我的5万元借款,还建了楼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郭安得原来在养殖场养鱼,后来因承包竞标未中,无路可走,我鼓励他养鸭,为他担保贷款7000元,又借给他资金2万元,他开始养鸭2500只,后来发展到1万只,3年后不仅还清借款,自家也建了楼房,供儿子上了大学,过上了小康生活。曾在我的鸭场打工的周祥,自己也想养鸭,我借给他3万元资金,他购回3500只幼鸭饲养,第一年就赚了5万元钱。几年后,我在经济上支持的20个养鸭户,户户脱贫致富,家家建起楼房。
今年年初,我又在高邮市红桥镇租了200亩低产田,继续扩大养鸭规模,我的目标是5年内发展社员到100户,鸭饲养量达到200万只,销售值突破4亿元,并准备自办炕坊,走自孵、自养之路。
(吴德本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水禽养殖合作社 邮编:225200)
“过三关”闯出路
起初养鸭时,我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销售渠道,这“三无”成了制约我养鸭发展的“三关”。
首先是资金关。我虽然多年养鱼,自己的积蓄也只有2万多元,我又找朋友借了5万元、贷款2万元,到宁波购回了5000只苗鸭,在浙江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养鸭。
第二是技术关。我开始对鸭饲料怎么配比、防疫如何实施、不同鸭龄期怎样管理和喂料等问题一无所知。我一方面向镇上兽医站的兽医请教,请他们给予指导帮助;另一方面到浙江人的养鸭场学习,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边干边学,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攻克了各种技术难关。
第三是蛋品销售关。开始时,我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好请浙江的朋友帮助代销。与此同时,我跑高邮、去泰州、奔山东、到湖南,吃尽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销售渠道。在邵伯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与当地的7个养鸭户一起成立了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大伙推选我当社长,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使养鸭事业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
“四统一”促发展
邵伯镇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3年的发展和探索,事业越搞越大,使社员们既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又获得了成功的经验。2001年,合作社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得以完善和规范。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合作社实行一本账对外、内部分户核算的管理模式,具体运作实行了四个统一:
一是统一采购苗鸭或青年鸭。合作社年初与各饲养户商定当年发展计划,根据各户提供的饲养总量,专人到杭州、宁波与客户签订购鸭合同,到时候由供货方专车送货上门,资金由合作社统一结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苗鸭数量、质量、时间都可得到保证;二是价格得到优惠,因为批量大,与零售市场相比,苗鸭每只便宜0.1元,青年鸭每只便宜2.5~3元。
二是统一采购饲料和药品。根据年初确定的饲养量,合作社按照鸭子不同时期的需求,统一预算各种配料的总量,分别与供货厂家、店家签定饲料供货合同。合作社有5辆专用车,又外租2辆,共有7辆车,专门装运饲料和药品,驾驶员根据合作社的凭证将货直接送到饲养户。合作社与供货方10天或1个月结1次账,资金由合作社统一支付。这样做,一是在价格上量大从优,二是货源紧缺时,供货方优先保障合作社。
三是统一防疫。防疫关系到养鸭的成败和效益,合作社统一组织8个人的专业免疫队伍,免费为各养鸭户防疫,每天可防疫2万只鸭,避免了各行其是,确保了最佳防效。
四是统一销售蛋品和老鸭。养殖户的蛋品统一由合作社对外销售,国内销售范围为湖南、安徽、上海、山东、江苏、河南等省市,国外主要销往意大利,外销蛋品占总销量的60%左右。
老鸭销售是根据各户老鸭的膘情好差定价,基本上做到淘汰一批销售一批。
“富帮穷”作贡献
我养鸭致富之后,不忘还在贫困线上奋斗的乡亲,10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合作社成员在鸭苗选购、技术指导、防疫治病、成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还对其中的20户进行资金上的扶持,这20户大多属于贫困户,他们有劳力,无门路,想养鸭致富,缺少启动资金。为了帮助他们实现养鸭致富的梦想,我多则几万元,少则几千元,借给他们购苗鸭、建鸭舍、买饲料。吴正光一家5口人,生活贫困,1999年我借给他2万元养鸭3000只,第二年又借给他3万元,他家的鸭群发展到7000只,第三年,他不仅归还了欠我的5万元借款,还建了楼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郭安得原来在养殖场养鱼,后来因承包竞标未中,无路可走,我鼓励他养鸭,为他担保贷款7000元,又借给他资金2万元,他开始养鸭2500只,后来发展到1万只,3年后不仅还清借款,自家也建了楼房,供儿子上了大学,过上了小康生活。曾在我的鸭场打工的周祥,自己也想养鸭,我借给他3万元资金,他购回3500只幼鸭饲养,第一年就赚了5万元钱。几年后,我在经济上支持的20个养鸭户,户户脱贫致富,家家建起楼房。
今年年初,我又在高邮市红桥镇租了200亩低产田,继续扩大养鸭规模,我的目标是5年内发展社员到100户,鸭饲养量达到200万只,销售值突破4亿元,并准备自办炕坊,走自孵、自养之路。
(吴德本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水禽养殖合作社 邮编: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