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也开始摆上了议事日程,而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的过程,也是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通过学科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动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就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学生多想、多看,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把实验扩大到课后、校外,提高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改进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积极思维是对专用科学符号、术语、概念、规律的明确掌握,学生的积极思维是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开始.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开端,也是学生独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一种能力.
例如,在讲“简单机械杠杆”时,教材是从撬石头的硬棒给杠杆下定义的.我上课一开始提出问题:如何用木尺把铅球撬起?有几种方法?让学生思考酝酿,学生个个积极参与.铅球是圆的,易滚动,连续让两个学生做这个演示实验都没有成功.学生开始失望,班上鸦雀无声.这时我又提出:“不用木尺直接撬铅球行不行?”班上又沉默了几分钟,有个学生自告奋勇走向讲台,先用废纸擦一擦铅球上的泥土,再用手帕把铅球包扎好,紧扣在木尺的一端,铅球不再滚动,终于离开桌面被撬起来了.这个学生靠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实验终于成功了,其他学生感到这是一个创新.“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我追问道.有的学生答:“用废泡沫盒垫在铅球的下面.”“用网袋装也可以.”每个同学都讲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归纳得出:杠杆是一种在力的作用下,能使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同时,我指出手所用的力为动力、铅球的重力为阻力等一些概念名词.
实验不仅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出概念、规律、公式,这样就学得活,记得牢.
二、增加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科学家发现的“真理”.但也可以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挖掘素材,帮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在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应及时提出设问和反问,以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扩大实验,到校外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比较习惯根据已有的知识规律,直接寻求答案.作为一般认识,这样做还是对的.但是,如果遇到新的问题,从已有知识规律中往往找不到直接答案,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去分析、去判断、去创新.
例如,在讲“密度知识运用”时,利用下午课后时间带学生去建筑工地(在学校附近),测量一堵砖头墙的质量.在课间提出讨论思考题:(1)用天平(地磅或杆秤)能测出庞大的砖头墙的质量吗?(2)用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方法能称出砖头墙的质量吗?(3)提出你测砖头墙的质量的测量方案.分组进行讨论,各组推荐最佳方案,排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结果一致认为:(1)无法用称量的方法去测量出质量,世界上还没有这么巨大的天平(地磅或杆秤).(2)用历史《曹冲称象》的方法也行不通,没有这么大的起重机,也没有这么大运输车,无法搬动巨大的墙.(3)使用密度m=ρ
一、改进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积极思维是对专用科学符号、术语、概念、规律的明确掌握,学生的积极思维是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开始.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开端,也是学生独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一种能力.
例如,在讲“简单机械杠杆”时,教材是从撬石头的硬棒给杠杆下定义的.我上课一开始提出问题:如何用木尺把铅球撬起?有几种方法?让学生思考酝酿,学生个个积极参与.铅球是圆的,易滚动,连续让两个学生做这个演示实验都没有成功.学生开始失望,班上鸦雀无声.这时我又提出:“不用木尺直接撬铅球行不行?”班上又沉默了几分钟,有个学生自告奋勇走向讲台,先用废纸擦一擦铅球上的泥土,再用手帕把铅球包扎好,紧扣在木尺的一端,铅球不再滚动,终于离开桌面被撬起来了.这个学生靠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实验终于成功了,其他学生感到这是一个创新.“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我追问道.有的学生答:“用废泡沫盒垫在铅球的下面.”“用网袋装也可以.”每个同学都讲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归纳得出:杠杆是一种在力的作用下,能使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同时,我指出手所用的力为动力、铅球的重力为阻力等一些概念名词.
实验不仅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出概念、规律、公式,这样就学得活,记得牢.
二、增加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科学家发现的“真理”.但也可以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挖掘素材,帮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在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应及时提出设问和反问,以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扩大实验,到校外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比较习惯根据已有的知识规律,直接寻求答案.作为一般认识,这样做还是对的.但是,如果遇到新的问题,从已有知识规律中往往找不到直接答案,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去分析、去判断、去创新.
例如,在讲“密度知识运用”时,利用下午课后时间带学生去建筑工地(在学校附近),测量一堵砖头墙的质量.在课间提出讨论思考题:(1)用天平(地磅或杆秤)能测出庞大的砖头墙的质量吗?(2)用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方法能称出砖头墙的质量吗?(3)提出你测砖头墙的质量的测量方案.分组进行讨论,各组推荐最佳方案,排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结果一致认为:(1)无法用称量的方法去测量出质量,世界上还没有这么巨大的天平(地磅或杆秤).(2)用历史《曹冲称象》的方法也行不通,没有这么大的起重机,也没有这么大运输车,无法搬动巨大的墙.(3)使用密度m=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