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成果初显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即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本次会议持续至2015年12月11日,共有147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参加会议的还包括来自全球的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参会人员超过4万人,主要目的是为了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
  巴黎时间2015年12月12日晚7点半,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拿起带有大会标志的绿色小锤敲了一下,宣告里程碑式的 《巴黎协定》诞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国代表团成员全体起立鼓掌,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了安排而欢呼。
  1997年,《京都议定书》一度让忧心气候变化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但它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而且随着不少国家的退出,人们渐渐将它抛于脑后。接下来的气候大会甚至没能达成任何协议。而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峰会上,气候谈判跌入谷底,公众对气候大会的态度也随之转向了负面。
  与此同时,全球升温所显示出的数据越来越可怕:冰盖面积越来越小,风暴越来越猛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越来越高。我们清楚地看见,世界正面临着一个真正的威胁:全球变暖。人们认识到,世界必须为此做点什么。而此次巴黎会议则达成了一份全面、平衡、有力度、有法律效力、包含29条内容的《巴黎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好消息1:谈判终于着陆
  好消息是,在巴黎的气候大会上,在不间歇的两个星期谈判后,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和部长们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第一个普遍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协议制定的目标是相较前工业水平,全球变暖应“远低于”2℃,并“努力”使变暖的温度低于1.5℃。
  195个国家同意了协议。人们将试图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水平,限制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如果这个协议真的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也许可以避免变暖带来的某些灾难性后果,或者至少减缓它。而且协议要求对国家进行定期审查,这至少为将来更有力的减排行动奠定了基础。
  在联合国框架内,这些规定是有法律约束力的,比如“对国家进行定期审查”和“每个国家需要提交减排指标”。另外,发达经济体还将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以帮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能源——这意味着人们将远离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如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好消息2:协议带来了新机遇
  协议给了商界一个长期的信号:投资者也许应转向低碳技术投资——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或者核能。
  企业也许能通过参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和能源效率领域,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协议的签订也会激发人们更多的热情,让创新者和风投者对能源行业更有兴趣。这增加了彻底转变一直以来都十分保守的产业——能源产业——的机会。但电力和煤炭公司这种碳排放量很高的公司要注意了,因为这些公司以后很可能会处境艰难。
  同时,这意味着人们将减少对“老式能源”化石燃料的开采,大部分的化石燃料储量将继续待在地下,而不是用来燃烧产能。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意味着全球市场也将遵循这一原则。
  虽然这些都是利好消息,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坏消息1:减排目标“没有法律约束力”
  目前协议的问题之一是减排的具体目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每个国家要减多少将由他们自己决定。协议里“邀请”了各个国家开展“绿色转变”,而且在2018年将提高减排目标——但它没法“要求”这些国家这么做。减排的目标被称为“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值”(Intended 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即INDC)。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87个国家提交了他们的INDC。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减排目标本身在国际法上没有法律约束力?这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有关。对国家施加约束性的目标,是当时谈判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巴黎,一些新兴经济体不愿意签署一个他们认为可能阻碍自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协议。
  协议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新系统的有效性。它所带来的变化速度将取决于各国是否在2020之前开始实施大会上制定的新规则。
  坏消息2:目前我们达不到协议的目标
  如果每个国家都遵守协议规定,结果会令人满意吗?答案也许仍然不能尽如人意。数据显示,即使所有在巴黎承诺了减排的国家都完成了既定目标,最终的结果也将是全世界温度升高近3℃——离协议的目标2℃(或者1.5℃)还差得远(见图1)。协议里甚至根本没提到两个污染最大的行业——国际航运和航空。这使得减排目标更加“不正常”。所以,这意味着每个国家除了自觉执行协议内容之外,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减排目标,甚至还得算上技术创新,才可能让全世界达到巴黎协议的目标。
  如图1所示,到2100年,如果所有国家都不行动,那么全球平均升温将达到4.5℃;如果按照现有政策减排则是3.6℃。而如果按照巴黎协议的规定,升温将是2.7℃。但这还远远不够。虽然前途仍未明朗,但巴黎协议至少迈出了第一步。
  地缘政治的变化
  因为联合国尽量让每一个国家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帮助了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等国家在会议上的崛起。这些国家指出了海平面上升和风暴对自己国家的影响,并利用这些案例提出了“1.5℃”的目标,以及应对严重风暴的计划。它们成为连接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有效桥梁。马绍尔群岛外交部长托尼·德布鲁姆说 :“我们是太平洋上一个非常脆弱的国家。现在我得到了世界各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协议,让我可以回家告诉本国人民,我们并未失去生存的机会。”   同时,在巴黎谈判期间出现了不少令人惊讶的合作:欧盟和太平洋岛屿国家站在了一起;昔日的竞争对手开始合作——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发展之际所达成的削减彼此碳排放的协议是历史性的。但这并不是全部。新的联盟出现,而旧的则破裂了。峰会结束前四天发生了一个大动作: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分歧,新的联盟出现了。它是一个贫穷和富裕国家之间的联盟,最终包括了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后面还有一长串国家,从非洲到加勒比,到太平洋。它不是一个正式的联盟,但这些国家相互展示出在金融和政治方面的友好姿态。


  发达国家会向那些在减排里挣扎了十几年的贫穷国家提供支持,让全球变暖低于1.5℃。他们也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钱放在“桌子”上。作为回报,受到帮助的国家则需要共同面对更强硬的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度、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等,给其施加道德和政治压力。后者则试图把谈论领回原来的方向:推行更为严厉的减排措施,建立国际间报告的规则,并定期审查所有国家的进展。
  美国对这项协议的关键部分——国内气候指标与金融的某些方面——并没有提出任何立场。国内减排的具体指标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否则协议提交到美国参议院后就会迅速死掉。
  而会议上有较大话语权的不只是美国,还有中国和印度。两国在闭门会议上施展着影响力,影响着从长期温度目标到国内气候计划审查等等的一切。但因为这两个国家的碳排量越来越大,他们在一部分地方做出了让步。
  这个协议后续可能会推动更多的地缘政治变化。它能帮助美国和日本这样的科技创新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能帮助相对贫穷的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从而创造繁荣的新兴经济;也会导致那些适应性更慢的发展中国家陷入能源劣势。同时,石油价格下滑,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主要石油生产国的权力可能会有所削弱。
  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取决于许多因素:你是谁,住在哪里,怎么从甲地到乙地,如何谋生,如何花钱,以及如何度过空闲时间。
  如果你生活在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小岛屿上,新的协议将给你带来希望。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那么这就要取决于政府和大型企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它可能会影响你的缴税,影响你的开车成本,影响你怎么养活你和你的家人。
  如果世界不做出这个限制性的升温目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系统所多花费的开支也会影响你的生活成本。许多研究,包括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有关研究都证明,我们不采取行动的代价将大大超过转向低碳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的开销。
  现实之殇:这只是第一步
  即使是最支持该协议的观察人士也认为,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2℃的要求颇高,更别说1.5℃了。事实上,我们已经快要来到上升1℃的那个时刻了。
  世界各地政府的财政部门都得把减少碳排放作为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然而过去的证据表明,这将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只要经济增长稍有波动,减排就会被放到一边去。环保政策要么已被搁置、减少或是忽略,要么干脆从法律文书里被去除掉。
  协议只是第一步,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接下来要转向国内行动,要继续联合政府、城市、企业和民众,以更大力度落实减排行动,确保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获得应有的投资、弱势人群和生态脆弱地区得到保护。而在不远的将来,各国需继续回到圆桌上来,落实并加强各自做出的承诺。
  在中国,人们似乎更加关心切身体会到的气候污染事件——雾霾,对气候变化则不太关心。治理雾霾和减排的道路其实是有所重合的,这个结合点就是能源结构转型。中国的煤炭,有一半都是直接燃烧了。中国需要加快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来替代散烧煤。减少散烧煤,就减少了排碳量,也同时减少了雾霾。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巴黎气候大会的国际义务其实高度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可相互支持、互为补充。
其他文献
@有梦想的虾米:迪顿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人们对消费选择的理解,他的研究将发展经济学从一门基于总体数据的理论科学,转变为基于具体家庭调查数据的实证学科,改变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解。  先前的研究都将关注点放在总量数据上,而今天的学者即使在研究宏观层面的经济关系时,也往往将个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加总个体行为,更加谨慎地计算出整个经济体的数据。在研究个体数据时,标准理论还能给出
期刊
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之一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11月16日在深圳揭晓。以林毅夫研究组(林毅夫、蔡昉、李周组成,以下简称林毅夫研究组)、张军、樊纲为主要贡献人的“过渡经济学理论”获此殊荣。  “过渡经济学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囊括了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所有重大问题。“过渡经济学理论”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不同方
期刊
@黑白曲线zzy:分享型经济势必成为未来绿色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和行业。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信息的分享促使大家逐渐转变为全球公民。全新资源、能源形势下的开拓理念,都在形成适合分享型经济成长并爆发的环境。目前,分享型经济就全球而言,尚没有过多依赖政府监管,而是依靠人们的自我监督和彼此信任的机制。新鲜事物诞生后,可能出现与原有相关规范并不适用的情况。这个时候,政府采取的新
期刊
@文蔚绪生:前海靠近香港,横琴紧临澳门,所以南沙自贸区会有很多的港澳元素。现在它的定位跳出了港澳,更多地面向国际,与发达国家接轨,这是南沙将来的一个总体定位。对比南沙过往的规划定位,面向世界是一大新亮点。
期刊
一个良好的监管体系能够促进创新,它可以创造一种生产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同时促进产量增长  创新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报告:全球农业生产现在面临众多挑战,你觉得突破口在哪里?  潘克礼: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而言,我们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农业的创新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所以在我看来,创新是应对这些挑战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具。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短期来看,我们很难控制人口的增长,也很难改变
期刊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贸易影响到全球的粮食供给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11月14日,在北京举办的2015(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及蒙古国代表伯希米西卡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孤立的,一个国家不可能不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关系。一个国家需要与不同的国家通过贸易来获得不同的产品。
期刊
欧洲难民危机同样也是商业问题,只有转危为机才能化解社会、政治和经济  风险,所有行业领导者为自身利益考虑也应该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其中  面对数十年来涌入欧洲的最大规模难民潮,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的对策和政策建议都各不相同,讨论也极度政治化。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救援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以及教皇弗朗西斯和坎特伯雷大主教等宗教界领袖也参与进来。但有一个团体寂然无声且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商界。  
期刊
2015年,科学一如既往地加深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它一边继续推动技术的进步,一边继续充当讨论与合作的基石,同时也不忘反思自己,将前进的步伐调整得更加踏实  10合作:巴黎协议  2015年12月14日,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全世界历史性地达成了一个普遍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自《京都议定书》以来,气候大会未能促成广泛性协议的历史,在2015年末终结了。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因燃烧化石燃料排
期刊
在全世界不得不面对巴黎恐怖主义暴行的更广泛的影响和后果之际,有一条重要信息有可能被淹没在报道和分析中:私营公司在计划和应对紧急情况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且,其中大有深意。  随着一波同步袭击的展开,全世界人民通过Twitter实时跟进。巴黎的Twitter用户们还主动发起倡议,迅速创建了“开门标签”——#PorteOuverte和#OpenDoor——倡议大家打开家门,让陷入混乱中的陌生人先暂时避
期刊
当前的国际经济状况用“脆弱”一词来形容比较恰当。尽管世界经济出现了回暖的势头,但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如果中国经济转型和银行业改革同步进行,转型可能会更加顺利    全球经济:复杂且脆弱  中国经济报告:请问你如何看待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全球经济,你会选哪一个?脆弱、复苏,还是其他?你对2016年的全球经济有何期待?  道格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