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眼于时代、社会、职场对人才的特殊要求,融“承继”、“变易”于一体,立体地探究当代大学生的能力构成及其教育模式,广泛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既是对过往的反思,又注重对现实运作的构想,旨在为大学教育的科学谋划提供一孔之见。
[关键词]能力构成 六大基石 塔式形态 培养模式
一、学生能力构成的六大基石
1.厚实的文化积淀。这里提及的“文化”概念,特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哲学、政治、历史、伦理、科学、教育、语言、文学、艺术、经济、军事、法律等。
2.鲜明的时代意识。新的时代特别要求当今的大学生拥有与之合拍的信息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 。新时代的变革,迅疾深刻,无所不及,包括观念、体制、技术,不与之适应,就只能落伍、“下课” 。
3.完善的知识结构。受教育资源短缺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大学教育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上平添了一项补课任务,而且是责无旁贷。完善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座博、专、新协调整合的金字塔。博,根基就宽,支撑就稳。
4.丰富的生活体验。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快乐与痛苦,体验顺境与逆境,体验模仿与创造,……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将是记忆的刻骨铭心、情感的升华、阅历的丰富。学校为学生创设体验的平台,学生有意识地多点体验,所谓丰富的生活体验就会成为可能。
5.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虽是内在的,却决定着一个人潜能的大小。如果具备了广阔性的品质,则思路开阔,观察与分析全面,能有效避免孤立片面。如果具备了深刻性的品质,则善于分辨现象与本质、枝叶与主干、眼前与长远,避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6.良好的行为行惯。培养并形成审视慎辨的观察习惯,思、问、习结合的读书习惯,多疑、求是的分析习惯,戒贪、戒滥、戒怠的自律习惯,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宽以待人的交往习惯,“兼听” 、博采的求知习惯,于现实和未来、学习和工作、事业和生活都具有非凡的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能力构成的塔式形态
一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可分解为:使包括初步感知、深入理解、反复强化、实际运用、效果检测在内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的优化学习过程的能力;借鉴先进的成果,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的活用学习方法的能力;根据对象特点选取方法的驾驭学习内容的能力;发掘自身潜能和信息资源,提高效果的利用学习条件的能力;熟练利用工具书、网络类现代化载体摄取知识的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
二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被视为人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总称)的核心,是理性认识、创造活动的枢纽所在。对照事物之间的同异,辨别是非、区分优劣、决定取舍的比较能力;从众多事物中提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的抽象能力。
三是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思维、认知、心理调节、智力开发和审美愉悦等多种功能。语言或繁或简、或文或白、或抑或扬、或顿或挫,巧用比喻、警策、对比、回环、倒装等方式,美化语言的修辞能力。
四是策划能力。现实社会,策划无处不在,或表现为专门职业,或渗透于不同行业、不同工作、不同岗位当中。区分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公关、广告、管理、研究、生产等不同类型,实现策划与项目协调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探寻
1.奠基式教育。就本质而言,大学教育属于专业基础教育;就大体而言,大学教育属于职业准备教育。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职场变化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着力锻造尽可能宽厚、坚实的根基,避免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教育的失衡,避免变能力教育为文凭教育,变专业教育为证书教育,变应用教育为应试(升本考研)教育,变开放教育为封闭教育。
2.能力主线式教育。能力主线式教育强调以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为主要线索编织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模块,选择教学形式,或者界定为以能力为经线,以相关知识为纬线编制课程及具体内容。同根据学科体系定课程体系、根据学科内容定教学内容的学科主线式教育相比,它具有紧扣能力目标、强化能力要素、提高教育效率的特点。
3.临床式教育。能力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尤其少不得实践的锻炼。学以致用,注重通过实践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培养多种能力,通过富于针对性的实践实现学业与职业的零距离。
4.复合式教育。实施复合式教育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多种能力复合,能适应特定职业的需要,适应职业转换的需要,适应自主择业、创业的需要。与此相反,专业面过于狭窄,就缺乏应变力、可塑性,也就少了主动权。复合式教育的运作,应因专业制宜,因人制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尝试语文教师、编辑记者、秘书文员能力的复合教育。在传媒专业则可以尝试新闻写作、广告营销、公关策划能力的复合教育。
[关键词]能力构成 六大基石 塔式形态 培养模式
一、学生能力构成的六大基石
1.厚实的文化积淀。这里提及的“文化”概念,特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哲学、政治、历史、伦理、科学、教育、语言、文学、艺术、经济、军事、法律等。
2.鲜明的时代意识。新的时代特别要求当今的大学生拥有与之合拍的信息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 。新时代的变革,迅疾深刻,无所不及,包括观念、体制、技术,不与之适应,就只能落伍、“下课” 。
3.完善的知识结构。受教育资源短缺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大学教育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上平添了一项补课任务,而且是责无旁贷。完善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座博、专、新协调整合的金字塔。博,根基就宽,支撑就稳。
4.丰富的生活体验。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快乐与痛苦,体验顺境与逆境,体验模仿与创造,……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将是记忆的刻骨铭心、情感的升华、阅历的丰富。学校为学生创设体验的平台,学生有意识地多点体验,所谓丰富的生活体验就会成为可能。
5.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虽是内在的,却决定着一个人潜能的大小。如果具备了广阔性的品质,则思路开阔,观察与分析全面,能有效避免孤立片面。如果具备了深刻性的品质,则善于分辨现象与本质、枝叶与主干、眼前与长远,避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6.良好的行为行惯。培养并形成审视慎辨的观察习惯,思、问、习结合的读书习惯,多疑、求是的分析习惯,戒贪、戒滥、戒怠的自律习惯,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宽以待人的交往习惯,“兼听” 、博采的求知习惯,于现实和未来、学习和工作、事业和生活都具有非凡的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能力构成的塔式形态
一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可分解为:使包括初步感知、深入理解、反复强化、实际运用、效果检测在内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的优化学习过程的能力;借鉴先进的成果,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的活用学习方法的能力;根据对象特点选取方法的驾驭学习内容的能力;发掘自身潜能和信息资源,提高效果的利用学习条件的能力;熟练利用工具书、网络类现代化载体摄取知识的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
二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被视为人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总称)的核心,是理性认识、创造活动的枢纽所在。对照事物之间的同异,辨别是非、区分优劣、决定取舍的比较能力;从众多事物中提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的抽象能力。
三是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思维、认知、心理调节、智力开发和审美愉悦等多种功能。语言或繁或简、或文或白、或抑或扬、或顿或挫,巧用比喻、警策、对比、回环、倒装等方式,美化语言的修辞能力。
四是策划能力。现实社会,策划无处不在,或表现为专门职业,或渗透于不同行业、不同工作、不同岗位当中。区分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公关、广告、管理、研究、生产等不同类型,实现策划与项目协调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探寻
1.奠基式教育。就本质而言,大学教育属于专业基础教育;就大体而言,大学教育属于职业准备教育。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职场变化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着力锻造尽可能宽厚、坚实的根基,避免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教育的失衡,避免变能力教育为文凭教育,变专业教育为证书教育,变应用教育为应试(升本考研)教育,变开放教育为封闭教育。
2.能力主线式教育。能力主线式教育强调以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为主要线索编织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模块,选择教学形式,或者界定为以能力为经线,以相关知识为纬线编制课程及具体内容。同根据学科体系定课程体系、根据学科内容定教学内容的学科主线式教育相比,它具有紧扣能力目标、强化能力要素、提高教育效率的特点。
3.临床式教育。能力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尤其少不得实践的锻炼。学以致用,注重通过实践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培养多种能力,通过富于针对性的实践实现学业与职业的零距离。
4.复合式教育。实施复合式教育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多种能力复合,能适应特定职业的需要,适应职业转换的需要,适应自主择业、创业的需要。与此相反,专业面过于狭窄,就缺乏应变力、可塑性,也就少了主动权。复合式教育的运作,应因专业制宜,因人制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尝试语文教师、编辑记者、秘书文员能力的复合教育。在传媒专业则可以尝试新闻写作、广告营销、公关策划能力的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