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泽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继承、创新,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与此同时,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进程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全社会发起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江泽民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不仅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肯定,也更是对邓小平“实事求是精髓”认识的突破。在他看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是内在一致的。要想不偏不倚,就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而要开动机器,放下包袱,换脑筋,就必须要实事求是。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中共八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充分昭示,社会领域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理论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是自动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换句话说,什么时候我们坚持这一思想路线,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反之,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失败。面对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变革,站在时代的高度,江泽民提出与时俱进。这样,他充分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之紧密联系并深入发展,形成一个有机体。坚持解放思想,就要不受传统老旧思想的约束,善于考虑实际,努力拼搏前进;实事求是,就是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来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做到主客观相符,做到科学决策。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也是中共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为此,他要求党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他的倡导之下,十五大完善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理论基础。
2 充分运用继承、创新的原则,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
马列主义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理论,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多次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紧密结合。他认为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是能否以新观念、新理论、新措施来指导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从而不断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注入新的血液。作为中共第三代政治领袖,他高瞻远瞩,振聋发聩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永续的内驱动力。理论创新,能够积极引导其他各种创新,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全方位、宽领域的立体创新系统的建立,从治国理政的国策高度把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应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理论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抽象,实践是永远前进的不停歇运动,创新因此也就不会走向终结。“三个代表”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连接点,根本就在于其理论形式的变换并未切断理论之基的文理脉络,八十年的光辉岁月,八十载的理论与实践的推移,为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的指导。不难看出,没有普通劳苦大众的参与,离开亿万民众和社会精英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空中楼阁,其现实性和可能性便不复存在。基于上述考量,他多次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必须善于坚持运用群众理论,贯彻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带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努力将自身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洪流中去,让马克思主义保持永久生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需要亿万民众前仆后继伟大事业,唯有党的领导与民众的实践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在中国大地开花、生根、结果。
3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觀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朝代更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力武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之基。江泽民在多年的国务实践中,最为擅长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他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抽象并升华为出高度概括的理论总结,并且卓越地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全面创新。
在深入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后,他指出无论革命、建设、改革都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工作重心,多研究些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颠簸不破的真理。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中国的语境下、文化下、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让源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多说中国话,多做中国问题的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形式,在中国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让中国的土壤里生长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中国社会在经济成分、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舆论导向、收入和分配形式能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实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冲击着人们旧有的价值观、思想体系,引起了社会的激烈变革。如何理性看待社会的巨变,如何找到应对与解决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积极稳妥处理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社会的平稳过渡,这些都是需要执政党有勇气、有能力、有担当来解决的。很显然,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答,势必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说白了,缺乏足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更会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空谈。江泽民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成为践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实践也充分证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髓和科学体系,就是不断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的不停歇进程,就是千秋万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观念创新的过程。
课题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泽民胡锦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比较研究”(编号:2010QNZX36)系列研究成果论文。
关键词: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全社会发起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江泽民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不仅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肯定,也更是对邓小平“实事求是精髓”认识的突破。在他看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是内在一致的。要想不偏不倚,就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而要开动机器,放下包袱,换脑筋,就必须要实事求是。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中共八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充分昭示,社会领域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理论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是自动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换句话说,什么时候我们坚持这一思想路线,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反之,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失败。面对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变革,站在时代的高度,江泽民提出与时俱进。这样,他充分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之紧密联系并深入发展,形成一个有机体。坚持解放思想,就要不受传统老旧思想的约束,善于考虑实际,努力拼搏前进;实事求是,就是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来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做到主客观相符,做到科学决策。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也是中共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为此,他要求党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他的倡导之下,十五大完善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理论基础。
2 充分运用继承、创新的原则,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
马列主义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理论,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多次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紧密结合。他认为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是能否以新观念、新理论、新措施来指导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从而不断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注入新的血液。作为中共第三代政治领袖,他高瞻远瞩,振聋发聩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永续的内驱动力。理论创新,能够积极引导其他各种创新,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全方位、宽领域的立体创新系统的建立,从治国理政的国策高度把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应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理论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抽象,实践是永远前进的不停歇运动,创新因此也就不会走向终结。“三个代表”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连接点,根本就在于其理论形式的变换并未切断理论之基的文理脉络,八十年的光辉岁月,八十载的理论与实践的推移,为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的指导。不难看出,没有普通劳苦大众的参与,离开亿万民众和社会精英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空中楼阁,其现实性和可能性便不复存在。基于上述考量,他多次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必须善于坚持运用群众理论,贯彻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带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努力将自身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洪流中去,让马克思主义保持永久生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需要亿万民众前仆后继伟大事业,唯有党的领导与民众的实践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在中国大地开花、生根、结果。
3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觀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朝代更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力武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之基。江泽民在多年的国务实践中,最为擅长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他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抽象并升华为出高度概括的理论总结,并且卓越地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全面创新。
在深入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后,他指出无论革命、建设、改革都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工作重心,多研究些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颠簸不破的真理。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中国的语境下、文化下、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让源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多说中国话,多做中国问题的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形式,在中国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让中国的土壤里生长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中国社会在经济成分、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舆论导向、收入和分配形式能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实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冲击着人们旧有的价值观、思想体系,引起了社会的激烈变革。如何理性看待社会的巨变,如何找到应对与解决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积极稳妥处理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社会的平稳过渡,这些都是需要执政党有勇气、有能力、有担当来解决的。很显然,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答,势必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说白了,缺乏足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更会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空谈。江泽民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成为践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实践也充分证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髓和科学体系,就是不断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的不停歇进程,就是千秋万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观念创新的过程。
课题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泽民胡锦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比较研究”(编号:2010QNZX36)系列研究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