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0日,星期四,多云
唉!今天上午真失败呀。花了三天时间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学生们怎么就没有一个对上点儿的呢?看着他们木然的样子,真让我气急败坏。备课时,我可是把自己高中时代的笔记都给翻出来了呀!
想来这道例题还真是经典。我至今仍记得当年的吴老师讲这题时投入而激动的神情。因为据他说这道题可以考查至少三个知识点,捎带着检验学生综合能力,最后的设问还带着脑筋急转弯,审题不清的同学大有上当的可能云云……讲到紧要处,他一边挽起袖子,一边指着公式、方程激动地强调说:“同学们!看这里看这里!我,要开始变形了!”
或许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自己走上三尺讲台,能像吴老师那样把课程讲授得引人入胜……现在方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了。看来得想想法子不断改进教学才行。
晚上下班后,我给吴老师打去长途电话。吴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不要急躁。看来你应该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适当关注一下。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吴老师的话让我将信将疑。现在的孩子们可比我们当年精明多了,难道还缺乏“创造性思维”?不会吧……
总之,明天先摸摸底再说。
3月21日,星期五,晴转多云
今天下午班会时间,正好同学们选定的主题是“我们要学会学习”。我拿出一道刻意准备的题目来。
请你对汉字“日”添加一笔,使它成为另外的一个汉字。
要求:自己做这道题;只能够添加一笔;至少写出十个符合要求的汉字:限时三分钟。
看得出来他们对题目很感兴趣,因为兴奋就挂在他们脸上,仿佛在说:“这还不容易吗?小菜一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纷纷呈苦思冥想状。
三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把大家的解答收上来一过目,连我也傻眼了,不少孩子都只写着“旦”与“旧”两个字,写得最多的孩子也仅完成了七个。也就是说,没有一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十个字来。
当时我的心里如同翻倒了五味瓶,的确很难用手中的笔把它形容出来。我在同学们的目光下慢慢公布着答案:电、巴、由、甲、田、目、旧、旦、白……
惊讶逐渐浮现在大家的脸上。我指着黑板说:“同学们,如果你的答案中前两个字是‘电’和‘巴’,说明你非常有创意;如果是‘由’和‘甲’,说明你有创意;但是如果像你们绝大多数人那样——‘白’‘旧’或者‘旦’,那么你大概是一个缺乏创意的人了……”
教室里霎时沸腾了!
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道题要考查的就是大家的思维模式,以及创新能力。一般说来,会学习的人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总是不同的。很久以前,我的老师曾将这道题出给我和我的同学们。其中有两名同学不约而同在纸上写下了‘电’和‘巴’。事实上也正是他们两个一直很懂得怎样去学习,他们后来都成为各自工作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我的老师在当时说过些什么,我已经渐渐淡忘了,但是这道平凡的题目带给我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过……”
3月26日,星期三,晴
上个星期的班会果然有效。这几天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合作精神、探究意识明显加强,特别是敢于表达自己独到、创新的见解了。不光是我觉得课堂气氛变好、变活了,其他任课的同事也有同感。
中午上课前,内向的张蓓同学给我送来一封信。回到办公室打开一看,原来是他的学习体会。
“徐老师:您好!这几周来,我觉得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好像有些开窍了。
我觉得您的班会开得挺好的。那天晚上吃完饭后,我爷爷给我和表弟出了一道题,问从晚上7:00到第二天早上7:00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到底重合几次?谁先做出来奖励谁。自以为数学学得挺棒的我马上跑去拿纸笔列方程,没想到那小子半分钟不到就做出来了。没想到吧?原来他拿着自己的小手表拨指针呢!当时我想到您班会上对我们说过的话……”
默默地看完信,我踱到窗前,正看到张蓓和好朋友从楼下快乐地走过。
后记
从教几年来,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学生创新素质的缺乏。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现在的孩子们读书好像不是为了求知,倒好像是为了考试:平时测验是点心,百吃不厌;期末考试是正餐,定时定量;中、高考是满汉全席,包罗万象。”应试教育促成了学生们的定势思维。
在应试教育中,素质与成绩的提高不能靠思维的提升,而是借助于反复的操练,异想天开常会被教师忽略或视为离经叛道。久而久之,那些“另类”的学生失去了创造性思维所必须的分析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不约而同地趋于呆板的统一。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思维像明媚的海滩,海滩上时常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唉!今天上午真失败呀。花了三天时间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学生们怎么就没有一个对上点儿的呢?看着他们木然的样子,真让我气急败坏。备课时,我可是把自己高中时代的笔记都给翻出来了呀!
想来这道例题还真是经典。我至今仍记得当年的吴老师讲这题时投入而激动的神情。因为据他说这道题可以考查至少三个知识点,捎带着检验学生综合能力,最后的设问还带着脑筋急转弯,审题不清的同学大有上当的可能云云……讲到紧要处,他一边挽起袖子,一边指着公式、方程激动地强调说:“同学们!看这里看这里!我,要开始变形了!”
或许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自己走上三尺讲台,能像吴老师那样把课程讲授得引人入胜……现在方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了。看来得想想法子不断改进教学才行。
晚上下班后,我给吴老师打去长途电话。吴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不要急躁。看来你应该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适当关注一下。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吴老师的话让我将信将疑。现在的孩子们可比我们当年精明多了,难道还缺乏“创造性思维”?不会吧……
总之,明天先摸摸底再说。
3月21日,星期五,晴转多云
今天下午班会时间,正好同学们选定的主题是“我们要学会学习”。我拿出一道刻意准备的题目来。
请你对汉字“日”添加一笔,使它成为另外的一个汉字。
要求:自己做这道题;只能够添加一笔;至少写出十个符合要求的汉字:限时三分钟。
看得出来他们对题目很感兴趣,因为兴奋就挂在他们脸上,仿佛在说:“这还不容易吗?小菜一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纷纷呈苦思冥想状。
三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把大家的解答收上来一过目,连我也傻眼了,不少孩子都只写着“旦”与“旧”两个字,写得最多的孩子也仅完成了七个。也就是说,没有一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十个字来。
当时我的心里如同翻倒了五味瓶,的确很难用手中的笔把它形容出来。我在同学们的目光下慢慢公布着答案:电、巴、由、甲、田、目、旧、旦、白……
惊讶逐渐浮现在大家的脸上。我指着黑板说:“同学们,如果你的答案中前两个字是‘电’和‘巴’,说明你非常有创意;如果是‘由’和‘甲’,说明你有创意;但是如果像你们绝大多数人那样——‘白’‘旧’或者‘旦’,那么你大概是一个缺乏创意的人了……”
教室里霎时沸腾了!
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道题要考查的就是大家的思维模式,以及创新能力。一般说来,会学习的人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总是不同的。很久以前,我的老师曾将这道题出给我和我的同学们。其中有两名同学不约而同在纸上写下了‘电’和‘巴’。事实上也正是他们两个一直很懂得怎样去学习,他们后来都成为各自工作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我的老师在当时说过些什么,我已经渐渐淡忘了,但是这道平凡的题目带给我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过……”
3月26日,星期三,晴
上个星期的班会果然有效。这几天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合作精神、探究意识明显加强,特别是敢于表达自己独到、创新的见解了。不光是我觉得课堂气氛变好、变活了,其他任课的同事也有同感。
中午上课前,内向的张蓓同学给我送来一封信。回到办公室打开一看,原来是他的学习体会。
“徐老师:您好!这几周来,我觉得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好像有些开窍了。
我觉得您的班会开得挺好的。那天晚上吃完饭后,我爷爷给我和表弟出了一道题,问从晚上7:00到第二天早上7:00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到底重合几次?谁先做出来奖励谁。自以为数学学得挺棒的我马上跑去拿纸笔列方程,没想到那小子半分钟不到就做出来了。没想到吧?原来他拿着自己的小手表拨指针呢!当时我想到您班会上对我们说过的话……”
默默地看完信,我踱到窗前,正看到张蓓和好朋友从楼下快乐地走过。
后记
从教几年来,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学生创新素质的缺乏。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现在的孩子们读书好像不是为了求知,倒好像是为了考试:平时测验是点心,百吃不厌;期末考试是正餐,定时定量;中、高考是满汉全席,包罗万象。”应试教育促成了学生们的定势思维。
在应试教育中,素质与成绩的提高不能靠思维的提升,而是借助于反复的操练,异想天开常会被教师忽略或视为离经叛道。久而久之,那些“另类”的学生失去了创造性思维所必须的分析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不约而同地趋于呆板的统一。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思维像明媚的海滩,海滩上时常会激起美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