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心理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因,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因素等,对于预防青年发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年 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252-02
2007年4月16日,一名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国籍学生赵承熙持枪在校园内杀死32名学生,之后自己开枪自杀。
2004年马加爵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在马加爵的忏悔书中他写道: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荒谬,多么无知啊!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残酷啊!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近年来,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以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行为偏差,非常有现实意义。
为了研究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09级、10级学生中抽样635人进行“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调查,发出635份问卷,收回600份。
样本的基本情况:调查样本中,年龄都在19岁到22岁,其中09级学生共380名,占全体调查学生的63.33%。10级学生共220人,占全体调查学生的36.67%。其中男生占70.17%,女生占29.83%。下面是我对这次调查的分析报告。
1 青年心理健康状况
从目前收回的调查表情况看,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还是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有37.11%的青年认为“精神压力过大”,14.33%的青年“经常感觉郁闷”,7.56%的青年认为“生活没有希望,就是混日子”。从分析统计量表的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年是心理健康的,远离心理危机的。但是即使是一小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年,也是必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1.1 抑郁
抑郁情绪是青年中普遍存在的情绪障碍之一,“郁闷”已经成为青年嘴边常说的的流行语。在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郁闷”同学高达39.32%。
1.2 焦虑
焦虑也是很常出现在青年身上的。本次调查中,“感到自己有焦虑情绪”的学生占17.1%。
1.3 自卑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消极情绪体验。本次调查中, “有时会有自卑心”的同学达44.77%。
1.4 冷漠
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对付焦虑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意志衰退、情绪低落、思维停滞等。本次调查数据现实有冷漠情绪的学生占12.27%。
在所有调查数据中发现,有“自杀或企图自杀”行为的青年占0.33%,这是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的。
2 影响青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自己先天的个性特征,除了个性特征外,影响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价值偏离
任何人的价值观与他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密不可分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俗话说:“世事无好坏,心境使其然”。价值观主要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归因,影响心境。因此,应该加强青年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对于青年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偏激行为的减少是至关重要的。
2.2 社会支持
研究青年犯罪心理的专家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青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最终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家庭对于青年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调查发现: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的社会支持系统密不可分。一般来说,获得家庭、朋友、老师等方面的社会支持越多,他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1)来自家庭方面的社会支持。亲子的关系,家庭的养成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见表1)
从以上调查不难看出,青年从家庭获得的支持还是相当多的,认真分析可以看出,青年的家庭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青年的家庭关系越亲密,青年在家庭中获得的支持越多,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好。家庭带给青年的,除了情感的支持外,同样可以带来压力。研究发现,青年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感情不和,以及父母对其学业的过高期望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对青年的精神状况带来影响。调查发现,家庭所带来的压力在很多青年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表2)
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3%的青年认为家人对其学业要求过高,有26.03%的青年家中时常有吵架事件发生。另一组资料显示,生活在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的青年的比例占11.6%,15.34%的青年认为自己与父母或家人的关系不好,亲子关系的不和谐,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的欠佳等因素,对青年的心理健康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来自朋友方面的社会支持。大部分青年人在很多时间都不愿意去和家人跟沟通,而是更愿意与朋友谈心,我们通过下面的调查结果来了解青年来自朋友方面的社会支持。(表3)
统计资料显示,青年获得来自朋友支持,总的来说,还是较多的,总分为35分,平均分为18.4分。研究资料显示,朋友支持与心理健康量表之间的相关达到0.294,显示出相当强的相关水平。即一个人获得朋友的支持越多,他的心理越健康。
(3)来自教师方面的社会支持。对于目前在在校学生来说,我们也调查了他们关于来自教师方面的情感支持。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相信老师的,有问题是愿意和老师交流,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不愿意和教师交流。
总体来说,家庭、朋友与教师都是对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的。但是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支持水平是最高的。
3 青年心理问题的预防途径与对策
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快,竞争压力大,青年成长与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心理健康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我认为在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1)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在心理等方面最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正如身处雪中急需送炭一样。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使他们感受到同学们的关心、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心境变得愉悦起来,从而鼓足勇气从心理问题的阴影中走出来。
(2)沟通疏导,有的放矢。创设一种情景,增加心理的透明度,让其自由地、毫无故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发泄出来。帮助他们分析其存在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树立克服心理问题的信心。还要注意语言技巧,语言要简明流畅,合乎逻辑,要亲切自然,切忌空洞说教。
(3)正确消除青春期的烦恼。青年期学生有特定的基本矛盾,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他人疏导以得到解脱。对患有恋爱的“心理疾病”者,应正确引导,讲清道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他们理智地克制自己,引导他们将性的冲动转移到学习与其他一些课外活动中去,尽快摆脱因爱带来的烦恼。
(4)心理调适,增强活力。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氛围环境,是维护并增进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心理辅导,及时疏导心理症结。可以用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健康讲座、板报专栏等形式解决青年的心理困扰,帮助青年消除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涂敏霞.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Z].
[2] 柏文涌,高忠有,董坤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Z].
关键词:青年 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252-02
2007年4月16日,一名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国籍学生赵承熙持枪在校园内杀死32名学生,之后自己开枪自杀。
2004年马加爵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在马加爵的忏悔书中他写道: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荒谬,多么无知啊!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残酷啊!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近年来,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以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行为偏差,非常有现实意义。
为了研究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09级、10级学生中抽样635人进行“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调查,发出635份问卷,收回600份。
样本的基本情况:调查样本中,年龄都在19岁到22岁,其中09级学生共380名,占全体调查学生的63.33%。10级学生共220人,占全体调查学生的36.67%。其中男生占70.17%,女生占29.83%。下面是我对这次调查的分析报告。
1 青年心理健康状况
从目前收回的调查表情况看,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还是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有37.11%的青年认为“精神压力过大”,14.33%的青年“经常感觉郁闷”,7.56%的青年认为“生活没有希望,就是混日子”。从分析统计量表的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年是心理健康的,远离心理危机的。但是即使是一小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年,也是必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1.1 抑郁
抑郁情绪是青年中普遍存在的情绪障碍之一,“郁闷”已经成为青年嘴边常说的的流行语。在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郁闷”同学高达39.32%。
1.2 焦虑
焦虑也是很常出现在青年身上的。本次调查中,“感到自己有焦虑情绪”的学生占17.1%。
1.3 自卑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消极情绪体验。本次调查中, “有时会有自卑心”的同学达44.77%。
1.4 冷漠
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对付焦虑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意志衰退、情绪低落、思维停滞等。本次调查数据现实有冷漠情绪的学生占12.27%。
在所有调查数据中发现,有“自杀或企图自杀”行为的青年占0.33%,这是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的。
2 影响青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自己先天的个性特征,除了个性特征外,影响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价值偏离
任何人的价值观与他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密不可分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俗话说:“世事无好坏,心境使其然”。价值观主要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归因,影响心境。因此,应该加强青年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对于青年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偏激行为的减少是至关重要的。
2.2 社会支持
研究青年犯罪心理的专家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青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最终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家庭对于青年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调查发现: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的社会支持系统密不可分。一般来说,获得家庭、朋友、老师等方面的社会支持越多,他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1)来自家庭方面的社会支持。亲子的关系,家庭的养成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见表1)
从以上调查不难看出,青年从家庭获得的支持还是相当多的,认真分析可以看出,青年的家庭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青年的家庭关系越亲密,青年在家庭中获得的支持越多,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好。家庭带给青年的,除了情感的支持外,同样可以带来压力。研究发现,青年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感情不和,以及父母对其学业的过高期望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对青年的精神状况带来影响。调查发现,家庭所带来的压力在很多青年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表2)
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3%的青年认为家人对其学业要求过高,有26.03%的青年家中时常有吵架事件发生。另一组资料显示,生活在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的青年的比例占11.6%,15.34%的青年认为自己与父母或家人的关系不好,亲子关系的不和谐,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的欠佳等因素,对青年的心理健康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来自朋友方面的社会支持。大部分青年人在很多时间都不愿意去和家人跟沟通,而是更愿意与朋友谈心,我们通过下面的调查结果来了解青年来自朋友方面的社会支持。(表3)
统计资料显示,青年获得来自朋友支持,总的来说,还是较多的,总分为35分,平均分为18.4分。研究资料显示,朋友支持与心理健康量表之间的相关达到0.294,显示出相当强的相关水平。即一个人获得朋友的支持越多,他的心理越健康。
(3)来自教师方面的社会支持。对于目前在在校学生来说,我们也调查了他们关于来自教师方面的情感支持。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相信老师的,有问题是愿意和老师交流,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不愿意和教师交流。
总体来说,家庭、朋友与教师都是对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的。但是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支持水平是最高的。
3 青年心理问题的预防途径与对策
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快,竞争压力大,青年成长与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心理健康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我认为在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1)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在心理等方面最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正如身处雪中急需送炭一样。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使他们感受到同学们的关心、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心境变得愉悦起来,从而鼓足勇气从心理问题的阴影中走出来。
(2)沟通疏导,有的放矢。创设一种情景,增加心理的透明度,让其自由地、毫无故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发泄出来。帮助他们分析其存在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树立克服心理问题的信心。还要注意语言技巧,语言要简明流畅,合乎逻辑,要亲切自然,切忌空洞说教。
(3)正确消除青春期的烦恼。青年期学生有特定的基本矛盾,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他人疏导以得到解脱。对患有恋爱的“心理疾病”者,应正确引导,讲清道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他们理智地克制自己,引导他们将性的冲动转移到学习与其他一些课外活动中去,尽快摆脱因爱带来的烦恼。
(4)心理调适,增强活力。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氛围环境,是维护并增进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心理辅导,及时疏导心理症结。可以用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健康讲座、板报专栏等形式解决青年的心理困扰,帮助青年消除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涂敏霞.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Z].
[2] 柏文涌,高忠有,董坤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