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機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内需、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作出了系统安排。会议明确,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
GDP超过100万亿元,经济增速达2.3%,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GDP达54.3%,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这份来之不易的中国经济“2020答卷”,不仅让疲弱的世界经济为之一振,也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其中,“消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它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消费热起来,内需活起来。宏观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一片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0年“双十一”,包括淘宝、京东、拼多多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国货新品“逆袭”国际大牌;1406个县域41万款农产品在线上销售;超四成外贸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7.5%和10.9%;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崛起;下沉市场和农村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所有惊喜,都指向了内需爆发的方向。
中国内需潜力的释放,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智利开通“樱桃航线”直送中国;韩国、荷兰、丹麦、挪威等20国的外交官,客串“主播”为各自国家“带货”;202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近3500亿元,占比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一个开放的大市场,令全球期待。
当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活起来,热起来,转起来,新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对扩大内需、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作出系统安排,要求“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并明确了扩投资、促消费的新路线图。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特别是在疫情造成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当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政策助力扩内需为经济循环加油
1月8日,在国新办就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1—2019年,我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3.4%,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宁吉喆说。
“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是潜力最大的内需,也是超大规模市场的直接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撰文指出,2019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18.2%,按照汇率计算的GDP占世界的比重为16.4%,但是,我国最终消费支出额只占世界总额的12.1%。如果能够使我国的消费支出额在世界的占比达到与GDP占比相同,就意味着尚有超过4个百分点的消费潜力可以挖掘,由此产生的消费增量相当于英国目前的消费总规模。可以设想,如果进一步把我国消费的世界占比提高到与我国人口的占比相一致的水平,可以产生的新增需求则更为显著。
围绕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真招实招”,着力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
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从线上线下、创业就业、文化体育、餐饮旅游、城镇改造等多个角度,推出全方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19条具体措施。
2021年1月,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强化政策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1项措施。
……
一系列着力扩内需、促消费的务实举措,为需求潜力“松绑”,为经济循环“加油”。
市场潜力14亿人口大市场的诱惑
中国内需的潜力在哪里?囊括了近300个地级市、2000个县城、4万个乡镇和66万个村庄的下沉市场必须有一席之地。
2020年,农产品进城与优质消费品下乡,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形成了明显的“商品对流”。 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正呈现“向下趋省、向上趋好”两大消费趋势,他们对最顶尖商品的需求旺盛,也是产地直发的平价农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
“一根网线”网来好生意,“一部手机”推动脱贫致富……不少地方积极打造产地直销的水果生鲜、食品等农(副)产品上行通道,探索实施惠农利民的电商扶贫新模式,使一二线城市居民能够更多地消费农产品,完成消费反哺。
与此同时,快消品牌、电商互联网、家电汽车、餐饮旅游等诸多行业企业,也都在拼命发力“下沉市场”,去争夺那里诱人的“10亿消费者”。
农村无疑是下沉市場的庞大基座。汽车、空调、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与手机等在城市趋于饱和的消费品,在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深受消费者欢迎。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此前透露,农村地区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诸多优势条件,为促进适合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多部门在2020年7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走过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海南海口、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共5站后,新能源汽车下乡效果颇丰。初步统计,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4个月销量超过18万辆。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有利条件不断释放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称。
“农产品进城”与“优质消费品下乡”,商品层面的流通带动了要素层面的城乡融合,由此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国内统一市场。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大加速了中国线上经济进程。2020年,线上消费一枝独秀,成为拉动中国消费复苏的重要力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杜希双透露,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等新消费模式强势增长,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新型消费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成熟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
随着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直播带货等业态日益完善,“618”“双11”等购物狂欢节、“消费券”等新型促销形式快速发展,远程教育、远程问诊等新型场景不断涌现,线上市场正在释放出强劲的消费活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万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9%,快递业务量达833.6亿件,电商直播超2000万场,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线上销售和到家业务,线上线下加快融合。
不仅如此,线上经济快速发展还催生了一批就业新形态,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电商主播、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医生……可以想见,未来新型业态工作会依托于不同的平台与服务环节,以更多形式出现。
“中国产业的数字化、数字的产业化趋势明显,反过来也促进更多线上消费的实现,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如是说。
企业活力“新国货”崛起于“新消费”
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意味着难得的机遇,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机遇在于,一个包括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偏好的14亿人口市场群体,需求潜力无限,将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消费红利;挑战则在于,如何用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技术,服务好差别巨大的市场群体?
这是每一个希望抢抓机遇的市场主体必须回答的问题。
政策暖风频吹的同时,企业也纷纷在抢抓内需机遇上花心思、动脑筋。
过去几年,国货崛起,“国潮”成潮,老字号在新生复兴,更有大批新品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多中国品牌一改此前的“颓势”,成为耀眼的“国货之光”。
有数字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淘宝、天猫购物车里,平均每10件商品中就有8件是国货。华为、小米、完美日记取代耐克、苹果、雅诗兰黛,成为年轻人的最爱。
“妈呀,李宁的闪击6和全城9太让人心动了,但凡我有点钱就下单了。”1月3日,90后小钱(化名)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这样一段话,“最近让我有购买欲望的没有一双Nike,有3双国产鞋 。”
李宁,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品牌之一,曾被质疑“老”了,被年轻人抛弃了,公司业绩持续低迷,一度巨亏超过30亿元人民币。但经过了转型阵痛期之后,李宁积极求变,重塑自身,焕发新生。如今,90后的李宁牌(创立于1990年)让90后也爱上了它,旗下副牌“中国李宁”更是成为年轻消费者追逐的“潮牌”,公司股价也一路上扬,市值超过1000亿元。
2020年“双11”期间的一大亮点,就是不少国货新品和新品牌“现象级爆发”,纷纷成为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黑马”。
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从11月1日到11日,有16个新品牌在天猫双11累计成交额突破1亿元,这个数量接近上年的3倍。比如,完美日记及旗下新锐品牌小奥汀成交额双双破亿,还有花西子、Ubras、添可、蕉内、Beaster、三顿半、认养一头牛、云鲸……也都纷纷加入“亿元俱乐部”。
曾经有人追问:为什么日本人爱买日系车,韩国人爱买韩系车,但中国人却不爱买国产车?如今问题变成了: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用国货?
“国货”崛起,屡创惊人销售纪录,究其原因,还是消费者需求和时代潮流的变化。如今,中国消费市场已经进入了产品消费、品牌消费、个性化消费并存的阶段,市场需求长期旺盛。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90后、00后人口规模达3.4亿人,在总人口中占比接近四分之一,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这些不唯大牌、热爱尝鲜和品味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人群,抓住他们才能抓住未来。
“疫”中寻机超四成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及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许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需要跨境流动的外贸行业。疫情暴发后,外贸企业普遍面临海外市场需求锐减,大批出口订单遭延迟或取消,新订单签约受阻、外贸货品积压严重等困难。
虽然疫情对市场大气候造成了影响,部分市场嗅觉敏锐的企业家依然“迎难而上”,努力打破桎梏,在萎缩的市场环境下找到了生存发展之路。不少企业迅速应对,关停了生产主要出口货品的工厂,集中力量转战逐渐回暖的国内市场。
在珠三角的家电王国——广东佛山顺德,汇集了一批全国著名的家电企业。顺德勒流的一家中小型家电企业在2020年一季度销售实现了逆势增长,奥妙在于顺应疫情带来的消费新变化,积极创新产品促消费。
广东佛山顺德某家电企业负责人刘奎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疫情期间,电热饭盒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复工以后,很多人要上班,叫外卖也不方便,就自己带饭自己煮。这类产品非常符合疫情期间分餐制的需求。面对全面复苏的国内市场,企业加快了推出新品的节奏,疫情之下不裁员反增员。
据报道,同样受疫情影响,主要依赖出口的江西鳗鱼产业带一度陷于停滞困境,产业带商家火线转型电商。通过电商平台出口转内销,3个月内卖出超过300万条、1500吨鳗鱼,帮助养殖户实现脱困,带动相关产业复工复产。
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亦为其中之一。“我们现在每月可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钟表约6000只,依托电商,2020年以来得利钟表的内销增长了300%,有力地应对了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得利钟表董事长梁伟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有效解决传统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帮助外贸企业加快“换挡”,拓展内销渠道,融入国内大循环,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为外贸企业量身定制了政策套餐,针对出口企业转向内销市场面对的主要挑战出台支持措施,确保产业链及供应链畅通运转。
为支持企业加快“换挡”,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大、行动速度之快出人意料。浙江、广东、江苏等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文件来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2020年7月,浙江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若干意见》,帮助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8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拓展内销市场、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对外贸企业给予支持;10月,在第128届广交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发布了广东关于支持出口转内销的若干措施,鼓励广东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帮助企业纾困解压。
高處着眼,实处着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仅浙江省就组织了260多场内销促进活动。广东省深圳、东莞利用电商平台举办了400多场线上直播活动,精准对接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外贸出口企业调整发展布局、应对外部挑战创造了广阔的回旋空间。许多企业没有因“路径依赖”而拒绝调整,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孕育的新机遇。
“从2020年7月开始,服装生意就恢复得差不多了。8月以后,订单排得很满,排到2021年了,有些订单是从海外转过来的。”江西于都纺织企业主谢隆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于都招商签约纺织服装类项目22个,签约金额48.85亿元,其中既有成衣生产企业,也有面辅料制造商等配套企业。
“2020年,国内疫情率先控制住了,国外印度、越南疫情很厉害,很多订单转移到我们这里来了。”2020年11月,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办主任丁有胜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既然订单来了,客户就能看到我们的供应链能力,就不会再离开,今后就要稳住这些客户,而2021年将是于都服装产业腾飞的关键之年。”
仅经过半年的发力,巨大的改变已经发生。
2020年11月,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透露,对4130家外贸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外贸企业已经开展出口转内销的业务。
“通过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转内销,稳定了外贸主体和产业链、供应链,拓展了国内消费和产业经济需求,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李兴乾称。
李兴乾亦直言,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依然存在国内市场培育、品牌宣传推广、内销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商务部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国务院各项政策举措,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和空间,促进内外贸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内销市场是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场,是家门口的市场,企业应该把这个市场开拓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如是说。
毕竟,出口产品转内销并非疫情之下的“权宜之计”,在经历疫情的洗牌之后,这是企业加速自身战略转型、抢抓市场机遇的窗口和节点。
内需“时时活”,经济新气象
消费热起来,内需活起来,这成为中国经济稳住基本盘后、逆势进击的生动脚注。
不过,让内需市场从“一时活”到“时时活”,仍有“短板”待突破。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这也成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同时推动“促消费”与“扩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既要以消费为牵引,避免结构失衡,还要立足经济转型升级,释放相关产业的“投资乘数”效应。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将为经济强基固本、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政策逐步落地,更广阔的内需潜力正在爆发。
市场需求转变,企业创新求变,政策助力蝶变……“活起来”的内需大市场,将涌动中国经济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