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一提到园林,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花绿叶,亭台楼阁。人们感触园林,也都是先从园林的感官形式开始的,通过对园林中植物、建筑、雕塑、山水、小动物等各种构成元素的形式的欣赏,得以放松紧张心情,疏解压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样,在城市居住区中,园林形式美的营造,也成为了居住区园林规划建设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园林建筑;形式美;节奏韵律;调和与对比;疏与密;动与静;组合造型
1引言
"所谓形式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科学领域中审美客体形式因素及其有规律的组合,即一定色彩、线条、形状、声音、节奏、旋律的组合安排等。形式美作为一种审美存在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和价值。"形式美是由审美客体的外在形式演化而来的,园林形式美亦是如此,是由园林各构成要素的外在形式演化而来,在我们营造居住区园林形式美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园林形式美所具有的特征和规律,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其规律特征,才能正确运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构思、设计并把它实施、建造出来。无论什么样的园林规划设计,其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形式美的规律。
2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节奏韵律
既然是园林,其中大部分就要涉及到各式各样的园林植物,有独立高大的乔木,有成丛成簇的花灌木,更有成片矮小的草本花草。这些植物相互搭配组合,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变化万千,把园林中的节奏韵律规律体现得淋漓尽致。
2.1组合造型中的节奏韵律
在社区中,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植物重复出现的简单的韵律排列已经显得单调而缺乏装饰效果,取而代之的是多树种、多排列组合的交替韵律。多种乔木树种配合各种花灌木、草本花坛的相间组合、交替排列,会更加丰富园林的节奏韵律感。人工修剪的绿篱也不再是修成一色的"小平头"了,而是在修剪的过程中注意各种形式的变化,或方正的城墙状,或起伏的波浪状;或圆形,或菱形。多姿多彩,富于变化,在形体造型中体现"形体韵律"的规律。
2.2植物内容变化、排列变化、色彩、季节性中的节奏韵律
现代园林布局中,常见到多种多样的图案式花坛和园林小品,这些花草树木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色彩分明、排列组合多变,此起彼伏,给人们以强烈的韵律感。并且,利用各种植物不用的特性,如花期、绿化期、结果期等,通过合理安排配置,使得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看到花开花落,各种色彩、季相都在交替的变化中,如同在演奏一曲交响乐,使人们置身于这节奏旋律之中,体会音乐般的美妙的感觉。
2.3植物与周围景观相映成趣的节奏韵律
园林植物不单单靠其自身来体现形式美的节奏韵律,同时还依靠周边的景观事物来组织配合,我们常在水体旁边种植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与水中倒影、水旁山石、甚至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树冠枝条的随风轻动,落叶花瓣的随水漂流,虚虚实实而又真真切切,这也是一种协调的韵律之美,让人坪然心动。
3园林山水、建筑中的节奏韵律
从整个社区园林来看,社区中的植物、山水、建筑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重复出现而又不是呆板的重复,合理的搭配这些景物,使其具有诗歌书画般的美感,就要注重节奏与韵律在其中的作用。如花坛的布置,我们可以把它按自然式的园林做出各种曲折多变的曲线,有大有小,有宽有窄,重复中富含变化,这样的处理比起单独的去布置一个规则的大型花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地势,即实用又美观。同时,整体布局中,要尽量避免单调的重复,在重复中求变化,这才是节奏韵律感的根本所在。
4调和与对比
所谓调和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相互联系与配合,在差异中趋于统一或一致,使其更加完美,也就是多样化的统一。所谓对比就是统一中趋于差异,由于差异大而失去了调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形成了对比。在园林艺术中,调和与对比的表现是广泛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逐一来进行分析研究。
4.1调和
"协调有时也被称为谐调、调和、和谐等。意思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多样化中的统一。"不管词语怎么变化,它的含义是不会变的,是在差中求同。在园林中,园林景物的形状、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影等等,都可以作为要求调和的对象。园林景物之间要相互调和就必须相互有关联,含有相同或相近的因素。调和的审美效果就是相互融合,在差异中寻求统一。
4.2对比
1、疏与密。在园林设计营造过程中,各造景要素在布局上总是要求疏密得当,尤其在自然式园林中,疏与密之间的恰到好处的对比关系,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园林中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原则,疏与密的对比相当的强烈,在园林的建造中,树木的布局往往是模仿自然中的树木排列的,很少会看到整齐划一的布置,树木时疏时密,树木之间的间距不等,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无一定之规,这样才能创造出自然优美的园林景观。
2、动与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越是安静的环境,反而要通过动态的声音和事物来烘托,在平静的湖边点缀一排垂柳,一阵微风吹过,柳枝随风摆动,水中倒影闪烁,偶尔掉落的柳叶飘落水中,形成一副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这些都是动与静对比形成的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观。
3、主与从。一般采用对比的时候,一方面是被突出的景物(主景),另一方面是充当从属的配景,主从关系十分明确。正如舞台上的主要演员和舞台背景的关系一样。在主景和配景中,主景要占有绝对的优势,有显著的地位,这才能构成对比,而这种绝对优势不是靠面积和数量来决定的。鲜明的颜色、显著的位置都可以突出主景的地位,作为从属的配景则需要最大限度的配合主景、服务于主景,不能喧宾夺主。
4、明与暗。明暗的对比在园林中也是常用到的对比手段,特别是对于阴影的运用,合理利用植物、建筑、雕塑等景物的阴影,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阳光充沛的休憩草坪上点缀一些高大树木,树木的树荫和草坪上的阳光形成对比,明中有暗,令人感到舒适,既实用又美观。相反,在原有自然的茂密的树林中,我们就要开辟出林间的间隙,使原有的阴暗的树林透进更多的光线,使暗中有明。
5、大与小。园林艺术中的大与小,不是绝对的大小,更多的是相对的,对比而言的。大与小的对比,有时是为了显示大的宏伟,有的则是为了表现小的景致。"山小显水大,水小显山高"。在大片园林植物中的小亭则显得别致,在灌木丛、小草地上的苍天古树则显得壮美。我们要利用其规律,突出主题,营造美的氛围。
5结束语
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中国城市居住区园林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的只追求绿化的数量、只顾及经济利益而简单拼凑、堆积,缺乏应有的美感,有的不顾及实地的物质文化条件,盲目追求审美,白白浪费资源,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些现实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区园林环境引起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谢甫云. 风景园林师职业基本价值观探讨[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2] 沙新美. 传统文化对苏州造园艺术的影响[J]. 安徽建筑, 2008,(02)
[3] 尹家琦. 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 安徽建筑, 2008,(06)
[4] 杨亭,杨庆媛,张安明. 从使用者观点评价都市河岸空间规划--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6)
作者简介:韩正祥(1980~),男,汉族,宁夏大武口人,200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规划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园林建筑;形式美;节奏韵律;调和与对比;疏与密;动与静;组合造型
1引言
"所谓形式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科学领域中审美客体形式因素及其有规律的组合,即一定色彩、线条、形状、声音、节奏、旋律的组合安排等。形式美作为一种审美存在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和价值。"形式美是由审美客体的外在形式演化而来的,园林形式美亦是如此,是由园林各构成要素的外在形式演化而来,在我们营造居住区园林形式美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园林形式美所具有的特征和规律,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其规律特征,才能正确运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构思、设计并把它实施、建造出来。无论什么样的园林规划设计,其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形式美的规律。
2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节奏韵律
既然是园林,其中大部分就要涉及到各式各样的园林植物,有独立高大的乔木,有成丛成簇的花灌木,更有成片矮小的草本花草。这些植物相互搭配组合,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变化万千,把园林中的节奏韵律规律体现得淋漓尽致。
2.1组合造型中的节奏韵律
在社区中,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植物重复出现的简单的韵律排列已经显得单调而缺乏装饰效果,取而代之的是多树种、多排列组合的交替韵律。多种乔木树种配合各种花灌木、草本花坛的相间组合、交替排列,会更加丰富园林的节奏韵律感。人工修剪的绿篱也不再是修成一色的"小平头"了,而是在修剪的过程中注意各种形式的变化,或方正的城墙状,或起伏的波浪状;或圆形,或菱形。多姿多彩,富于变化,在形体造型中体现"形体韵律"的规律。
2.2植物内容变化、排列变化、色彩、季节性中的节奏韵律
现代园林布局中,常见到多种多样的图案式花坛和园林小品,这些花草树木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色彩分明、排列组合多变,此起彼伏,给人们以强烈的韵律感。并且,利用各种植物不用的特性,如花期、绿化期、结果期等,通过合理安排配置,使得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看到花开花落,各种色彩、季相都在交替的变化中,如同在演奏一曲交响乐,使人们置身于这节奏旋律之中,体会音乐般的美妙的感觉。
2.3植物与周围景观相映成趣的节奏韵律
园林植物不单单靠其自身来体现形式美的节奏韵律,同时还依靠周边的景观事物来组织配合,我们常在水体旁边种植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与水中倒影、水旁山石、甚至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树冠枝条的随风轻动,落叶花瓣的随水漂流,虚虚实实而又真真切切,这也是一种协调的韵律之美,让人坪然心动。
3园林山水、建筑中的节奏韵律
从整个社区园林来看,社区中的植物、山水、建筑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重复出现而又不是呆板的重复,合理的搭配这些景物,使其具有诗歌书画般的美感,就要注重节奏与韵律在其中的作用。如花坛的布置,我们可以把它按自然式的园林做出各种曲折多变的曲线,有大有小,有宽有窄,重复中富含变化,这样的处理比起单独的去布置一个规则的大型花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地势,即实用又美观。同时,整体布局中,要尽量避免单调的重复,在重复中求变化,这才是节奏韵律感的根本所在。
4调和与对比
所谓调和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相互联系与配合,在差异中趋于统一或一致,使其更加完美,也就是多样化的统一。所谓对比就是统一中趋于差异,由于差异大而失去了调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形成了对比。在园林艺术中,调和与对比的表现是广泛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逐一来进行分析研究。
4.1调和
"协调有时也被称为谐调、调和、和谐等。意思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多样化中的统一。"不管词语怎么变化,它的含义是不会变的,是在差中求同。在园林中,园林景物的形状、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影等等,都可以作为要求调和的对象。园林景物之间要相互调和就必须相互有关联,含有相同或相近的因素。调和的审美效果就是相互融合,在差异中寻求统一。
4.2对比
1、疏与密。在园林设计营造过程中,各造景要素在布局上总是要求疏密得当,尤其在自然式园林中,疏与密之间的恰到好处的对比关系,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园林中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原则,疏与密的对比相当的强烈,在园林的建造中,树木的布局往往是模仿自然中的树木排列的,很少会看到整齐划一的布置,树木时疏时密,树木之间的间距不等,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无一定之规,这样才能创造出自然优美的园林景观。
2、动与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越是安静的环境,反而要通过动态的声音和事物来烘托,在平静的湖边点缀一排垂柳,一阵微风吹过,柳枝随风摆动,水中倒影闪烁,偶尔掉落的柳叶飘落水中,形成一副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这些都是动与静对比形成的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观。
3、主与从。一般采用对比的时候,一方面是被突出的景物(主景),另一方面是充当从属的配景,主从关系十分明确。正如舞台上的主要演员和舞台背景的关系一样。在主景和配景中,主景要占有绝对的优势,有显著的地位,这才能构成对比,而这种绝对优势不是靠面积和数量来决定的。鲜明的颜色、显著的位置都可以突出主景的地位,作为从属的配景则需要最大限度的配合主景、服务于主景,不能喧宾夺主。
4、明与暗。明暗的对比在园林中也是常用到的对比手段,特别是对于阴影的运用,合理利用植物、建筑、雕塑等景物的阴影,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阳光充沛的休憩草坪上点缀一些高大树木,树木的树荫和草坪上的阳光形成对比,明中有暗,令人感到舒适,既实用又美观。相反,在原有自然的茂密的树林中,我们就要开辟出林间的间隙,使原有的阴暗的树林透进更多的光线,使暗中有明。
5、大与小。园林艺术中的大与小,不是绝对的大小,更多的是相对的,对比而言的。大与小的对比,有时是为了显示大的宏伟,有的则是为了表现小的景致。"山小显水大,水小显山高"。在大片园林植物中的小亭则显得别致,在灌木丛、小草地上的苍天古树则显得壮美。我们要利用其规律,突出主题,营造美的氛围。
5结束语
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中国城市居住区园林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的只追求绿化的数量、只顾及经济利益而简单拼凑、堆积,缺乏应有的美感,有的不顾及实地的物质文化条件,盲目追求审美,白白浪费资源,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些现实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区园林环境引起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谢甫云. 风景园林师职业基本价值观探讨[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2] 沙新美. 传统文化对苏州造园艺术的影响[J]. 安徽建筑, 2008,(02)
[3] 尹家琦. 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 安徽建筑, 2008,(06)
[4] 杨亭,杨庆媛,张安明. 从使用者观点评价都市河岸空间规划--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6)
作者简介:韩正祥(1980~),男,汉族,宁夏大武口人,200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规划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