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俗画就是以某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始于魏晋而兴于宋。特别是北宋后期以及南宋,风俗画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其中,吉祥题材的风俗画是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这和当时繁荣的经济和成熟的文化分不开。在以往专家学者的著述中,大都是针对年画或者人物画进行分析研究的,本文就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研究做系统的梳理和整合。
关键词: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
一、宋代风俗画产生的背景
黄宗贤在著作《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84页)中叙述了宋代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以反映市井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大量出现,是宋代美术的新现象。
杨成寅等选编的《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论文集1978-1989》(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81-84页)中,列举出宋代风俗画兴盛的原因: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物质生活提高,对于文化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市民文学的兴起和风俗画的繁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宋代翰林画院对风俗画的兴盛起积极作用。民间的风俗画家被召入宫廷从事创作。统治者以考试任用人才,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的风俗画高手。平时以应付宫中之需,画院画家也常从民间风俗画中汲取养分。
二、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表现形式
1.年画或节令画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与年俗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也是风俗画最重要的一部分,吉祥题材的代表画种。
薄松年在著作《中国年画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里提到了苏汉臣和宋代节令画,结合社会历史背景,着重分析了苏汉臣具有节令意味的几幅传世佳作以及宋代遗留下来的部分节令画作品。
张懋镕编著的《绘画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第119页)将节令画作为一个小节进行阐述。
王树村著作《中国年画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62页)中“宋代年画”一节中详细记载了年画内容大多以驱邪禳灾、迎福祈祥色彩为主。主要题材有门神及门画、灶王马等。手工绘制主要描写乡村世俗生活,着重反映了农家喜庆丰收、合家欢乐的场面。
唐家路和孙磊的著作《中国吉祥装饰》(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2页)和王海霞著作《透视 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8页),都提到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年关将至,市井中有商贩在印卖门神、桃符、钟馗等画帖的事情;在王逊著作《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472页)“民间年画艺术”一节中提到了年画的内容可分为戏文故事、美人娃娃吉庆寓意、耕织生产、风景人物等。
王方语《宋代节令画探究》(2012年河南大学硕士论文)详细的从宋代节令画的渊源、吉祥题材的艺术特质、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研究宋代吉祥题材的节令画具有一定的帮助性。
2.婴孩画
宋代不少宫廷画家都擅画近似年画且具有吉祥寓意题材的风俗画,比如苏汉臣的《婴戏图》、《秋庭戏婴图》等佳作,苏汉臣所画的婴孩系列是当时特别流行的题材。都反映着民众对门庭兴旺,富贵多子的愿望。
王小娟和牟克在《中国传统婴戏图发展脉络及特征》(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8-111)中,叙述了宋代是婴孩图的成熟期,从表现手法到文化内涵,即画面中加入的吉祥符号的程式化,某种植物、动物或生活中的物品总是代表着固定的吉祥寓意。以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为例,阐述了宋代很多绘画作品具有象征意义,画面寄寓多子多孙的观念。
3.花鸟画
唐家路和孙磊的著作《中国吉祥装饰》(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2页)中,提到了宋代不少宫廷画家都擅画近似年画且具有吉祥寓意题材的风俗画,其中黄居寀所画的《蜂蝶戏猫图》、《牡丹竹鹤图》也是吉祥题材的绘画。《唐宋遗记》中所记:“江淮南北,五月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其巧,凡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仙佛、禽鸟、虫鱼、百兽之形”。
扈陆在《中国画葫芦题材的图像意义及风格特征》(国画家,2012年第6期,68-69)中论述了在宋代工笔重彩大兴,绘画偏重写实,草虫入画既能表现天地造化万物之奇,又能托寓吉祥,是体现宋画精微及丰富文化内涵的好题材。
4.剪纸画
在邹文,李渊主编的《民间诸艺经典》(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和王海霞著作《中国民间美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72页)中提到了,早在宋代,已有剪纸“扫晴娘”来祈求停雨的窗画艺术形式出现。
刘静宜在《剪纸艺术研究》(2013年河北大学硕士论文)提到剪纸在端午节期间的用途。这便是宋代剪纸画的由来。题材多以吉祥图案为主,并一直影响至当代民众的心理审美需求。对于吉祥的表现,有的取谐音,有的取寓意。
三、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现实意义及对于后世的影响
在栾布、朱咏、郭明生、刘钰琏编著的《美术鉴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3页)中记载了宋代风俗画直接影响了元明清插图和年画的发展。
史春阳《秋庭婴戏图研究》(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阐述了宋代之后画家們对于宋代婴孩图的推崇与传承。也提到了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启示。
侯小峰和谢梦伟《浅析宋代民俗画与民俗装饰图案的兴盛》一文中阐述了,宋代风俗画汲取民间美术的淳朴与吉祥之意,对明清时期的绘画产生深远影响。
王方语《宋代节令画探究》(2012年河南大学硕士论文)中阐述了宋代节令画中的特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后世在进行绘画创作,文化认同以及文化保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王小娟和牟克在《中国传统婴戏图发展脉络及特征》(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8-111)中总结了宋人的婴戏画,画风上承隋唐之雄浑,下启元明之飘逸,是我国绘画史上精彩的一笔。
总结
通过收集资料发现,各种著作对于风俗画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风俗画的种类有很多记载,但利用图像学研究风俗画的艺术特点,比如构图、线条、设色等内容记载甚少。对于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研究也往往大篇幅描写年画或者节令画、婴孩画几种,但是关于吉祥题材的山水画或者花鸟画偏少,对风俗画的社会背景以及图像中所显现的历史内容的研究着墨许多。反而忽略了属于艺术性的绘画风格或创作立场的考量。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有关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知识,对于我们以后深入探究有一定帮助。
作者简介
王鹏程(1994—),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
一、宋代风俗画产生的背景
黄宗贤在著作《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84页)中叙述了宋代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以反映市井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大量出现,是宋代美术的新现象。
杨成寅等选编的《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论文集1978-1989》(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81-84页)中,列举出宋代风俗画兴盛的原因: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物质生活提高,对于文化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市民文学的兴起和风俗画的繁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宋代翰林画院对风俗画的兴盛起积极作用。民间的风俗画家被召入宫廷从事创作。统治者以考试任用人才,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的风俗画高手。平时以应付宫中之需,画院画家也常从民间风俗画中汲取养分。
二、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表现形式
1.年画或节令画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与年俗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也是风俗画最重要的一部分,吉祥题材的代表画种。
薄松年在著作《中国年画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里提到了苏汉臣和宋代节令画,结合社会历史背景,着重分析了苏汉臣具有节令意味的几幅传世佳作以及宋代遗留下来的部分节令画作品。
张懋镕编著的《绘画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第119页)将节令画作为一个小节进行阐述。
王树村著作《中国年画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62页)中“宋代年画”一节中详细记载了年画内容大多以驱邪禳灾、迎福祈祥色彩为主。主要题材有门神及门画、灶王马等。手工绘制主要描写乡村世俗生活,着重反映了农家喜庆丰收、合家欢乐的场面。
唐家路和孙磊的著作《中国吉祥装饰》(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2页)和王海霞著作《透视 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8页),都提到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年关将至,市井中有商贩在印卖门神、桃符、钟馗等画帖的事情;在王逊著作《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472页)“民间年画艺术”一节中提到了年画的内容可分为戏文故事、美人娃娃吉庆寓意、耕织生产、风景人物等。
王方语《宋代节令画探究》(2012年河南大学硕士论文)详细的从宋代节令画的渊源、吉祥题材的艺术特质、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研究宋代吉祥题材的节令画具有一定的帮助性。
2.婴孩画
宋代不少宫廷画家都擅画近似年画且具有吉祥寓意题材的风俗画,比如苏汉臣的《婴戏图》、《秋庭戏婴图》等佳作,苏汉臣所画的婴孩系列是当时特别流行的题材。都反映着民众对门庭兴旺,富贵多子的愿望。
王小娟和牟克在《中国传统婴戏图发展脉络及特征》(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8-111)中,叙述了宋代是婴孩图的成熟期,从表现手法到文化内涵,即画面中加入的吉祥符号的程式化,某种植物、动物或生活中的物品总是代表着固定的吉祥寓意。以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为例,阐述了宋代很多绘画作品具有象征意义,画面寄寓多子多孙的观念。
3.花鸟画
唐家路和孙磊的著作《中国吉祥装饰》(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2页)中,提到了宋代不少宫廷画家都擅画近似年画且具有吉祥寓意题材的风俗画,其中黄居寀所画的《蜂蝶戏猫图》、《牡丹竹鹤图》也是吉祥题材的绘画。《唐宋遗记》中所记:“江淮南北,五月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其巧,凡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仙佛、禽鸟、虫鱼、百兽之形”。
扈陆在《中国画葫芦题材的图像意义及风格特征》(国画家,2012年第6期,68-69)中论述了在宋代工笔重彩大兴,绘画偏重写实,草虫入画既能表现天地造化万物之奇,又能托寓吉祥,是体现宋画精微及丰富文化内涵的好题材。
4.剪纸画
在邹文,李渊主编的《民间诸艺经典》(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和王海霞著作《中国民间美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72页)中提到了,早在宋代,已有剪纸“扫晴娘”来祈求停雨的窗画艺术形式出现。
刘静宜在《剪纸艺术研究》(2013年河北大学硕士论文)提到剪纸在端午节期间的用途。这便是宋代剪纸画的由来。题材多以吉祥图案为主,并一直影响至当代民众的心理审美需求。对于吉祥的表现,有的取谐音,有的取寓意。
三、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现实意义及对于后世的影响
在栾布、朱咏、郭明生、刘钰琏编著的《美术鉴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3页)中记载了宋代风俗画直接影响了元明清插图和年画的发展。
史春阳《秋庭婴戏图研究》(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阐述了宋代之后画家們对于宋代婴孩图的推崇与传承。也提到了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启示。
侯小峰和谢梦伟《浅析宋代民俗画与民俗装饰图案的兴盛》一文中阐述了,宋代风俗画汲取民间美术的淳朴与吉祥之意,对明清时期的绘画产生深远影响。
王方语《宋代节令画探究》(2012年河南大学硕士论文)中阐述了宋代节令画中的特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后世在进行绘画创作,文化认同以及文化保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王小娟和牟克在《中国传统婴戏图发展脉络及特征》(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8-111)中总结了宋人的婴戏画,画风上承隋唐之雄浑,下启元明之飘逸,是我国绘画史上精彩的一笔。
总结
通过收集资料发现,各种著作对于风俗画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风俗画的种类有很多记载,但利用图像学研究风俗画的艺术特点,比如构图、线条、设色等内容记载甚少。对于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研究也往往大篇幅描写年画或者节令画、婴孩画几种,但是关于吉祥题材的山水画或者花鸟画偏少,对风俗画的社会背景以及图像中所显现的历史内容的研究着墨许多。反而忽略了属于艺术性的绘画风格或创作立场的考量。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有关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知识,对于我们以后深入探究有一定帮助。
作者简介
王鹏程(1994—),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