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学设计阶段首先进行原子结构学科理解研究,通过阐释如何基于原子核认识原子的构成,如何基于核外电子运动认识原子的结构这2个本原性问题,对主题大概念原子结构模型进行本原性、结构化地理解.继而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收获、教师反思及专家评价等方面,系统地呈现了基于学科理解的“素养为本”“基于尺度再探原子结构”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
【机 构】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00;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 吉林长春130000;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000;东北师范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阶段首先进行原子结构学科理解研究,通过阐释如何基于原子核认识原子的构成,如何基于核外电子运动认识原子的结构这2个本原性问题,对主题大概念原子结构模型进行本原性、结构化地理解.继而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收获、教师反思及专家评价等方面,系统地呈现了基于学科理解的“素养为本”“基于尺度再探原子结构”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
其他文献
有效整合多重表征,是促进学生科学概念深度理解的一种有效策略.本研究整合了科学教育领域中的3个多重表征框架的内容,对高中必修模块的“原电池”进行了教学设计.首先引导学生依次学习原电池的宏观装置、微观原理和电极符号,初步建构原电池概念,之后基于氢氧燃料电池关联表征,让学生建构原电池的装置-原理二维模型图,理解原电池概念,最后依托生活中的纽扣电池应用二维模型图实现表征转换,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原电池概念的深度理解.
学生概念理解的可视化表征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图来展示,分析图示可以获取学生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入的信息.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中学生对“溶液”概念理解的研究,集中对学生的作图进行分析,呈现了中学生对“溶液”概念理解的可视化表征.针对作图发现的学生概念理解的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学生“溶液”概念理解的教学启示.
针对人教版选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4章第3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2“金属的防护”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融合STEM教育理念促进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选用任务情境“家用电热水器碳钢内胆防腐”,通过实验探究构建起电化学防护的认知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进行热水器内胆的防腐设计.在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将知识、方法、应用等3者融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逐步内化并表现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分析了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教学内容和“原子的结构”的相关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微粒观”建构存在的难题,提出利用反馈机制,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效果访谈.不仅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为了促进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设计自拟试题环节,给学生布置“自己拟定一套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的任务并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点评.旨在让学生通过此项训练,将所学知识点系统的总结与梳理,并且更全面深入的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最终有望促进物理化学的学习.
为了应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内容本位语言教学(content-based language teach-ing,CBLT)模式时具有中等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挑战,本研究以行动研究的形式,通过研究人员和实践者的合作,设计了一种将翻转课堂(FC)和内容本位语言教学法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笔者根据自己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反馈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Excel和定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监测FC-CBLT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
为保障新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高质量开展,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PDCA循环理论在“3+1+4+3”完全线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实践教学表明2者的融合能有效保证教学顺利有序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效果显著.
基于3种类型的翻转课堂——任务导向型翻转课堂、展示型翻转课堂和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在国际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探讨了如何在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本质的基础上,通过融入任务导向或项目驱动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专业引导作用,强化课前和课内连接而成的有机整体,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效率最大化,并最终引导学生成长为有后续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提出了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设计受控实验是科学实验实证的重要手段,这种科学探究的核心能力,也是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之一.在分析学生能力现状、教材内容后,经过教学实施,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认识变量控制要素,达成能系统地综合应用变量控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
金属有机框架(MOF)由于其结构新颖且功能丰富,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类新材料.粉末X射线衍射(PXRD)是一种传统的材料表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教学与科研中.通过分析不同方法制备的MOF-5的PXRD衍射峰实验强度与计算强度不相符的现象,激发学生对PXRD衍射峰强度公式赫尔/德拜-谢乐方程(Hull/Debye-Scherrer Equation)以及其中洛伦兹因子(Lorentz Factor)的兴趣.同时,尝试从构成洛伦兹因子的3个几何因子和晶体生长的择优取向深入探讨这种不一致产生的原因.此外,构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