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性思维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判性思维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评判性思维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和正确处理困难的方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但如何融入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如系统化尚未形成、实施手段方法单一、思政工作者专业性不强等现状。因此,本文对评判性思维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一些探讨,以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大学生评判性思维。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探讨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ntegrate judgmental thinking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ing judgmental thinking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scientific thinking patterns and correct ways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and promotes college students to grow into talents. 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ith integration. Such as systematization has not yet been formed,the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is single,and the professionals of the government are not professional. Therefore,this paper makes some discussion on how to integrate judgmental thinking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hel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to better cultivate judgmental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ractical work..
  評判性思维即对思维的再思维,批判前一种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许多问题,面临不停地思考、判断、选择,目的就是做出自己做出最正确、最适合的决定。评判性思维,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排除干扰、情绪、无关考虑、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意见、作出判断、决定、形成决定。
  一、评判性思维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们经过长期实践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不断吸收优秀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这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保证。评判性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批判观点的重要体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认识方法。
  评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批判的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质疑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评判性思维有许多重要的技能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信息是否得当、区分理性的断言和情感的断言、区分事实和观点、识别证据的不足、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二)评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评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在工作中从质疑开始,进行论证,注重论证的科学性、准确性。在论证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我们在网络世界下很多学生不会区分事实和观点,认为观点就是事实。所以就给了谣言传播的土壤,形成比较大的社会舆论没造成一定的危害。而评判性思维会帮助我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区分事实和观点,成为舆论真理的掌握者。这样的工作会十分的科学严谨,有助于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高效开展工作的同时提升自身工作魅力和人格魅力。
  评判性思维在论证过程中要讲方法,形成评判性思维就会帮助形成创新的工作意识,在工作中做到推陈出新,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因此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
  (三)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评判性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面对人生发展问题,个人学业、生活问题,面对社会诱惑方面的能力都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评判性思维更加有助于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具体的案例中发生着许多令人惋惜的问题。如网贷、诈骗、传教、网络谣言等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评判性思维的科学的认知,质疑的思维,论证方法的掌握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二、评判性思维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一)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仍需加强
  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走访调研时大多数辅导员都知道应该结合评判性思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真正的把这种思维方式融入到工作实际中仍然有很大的问题。说明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组要落到实处。辅导员们普遍反应停留在口头上,深入开展的抓手不够,对评判性思维的理念了解不透彻。平时忙于日常工作,对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评判性思维融入缺乏系统化
  具体的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系统化,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应看到。很多评判性思维的都比较零星分布,想起来了就注意一下,想不起来就按自己主管经验,评判性思维没有成为自己工作的工具和方法。教育者自己没有形成系统,对学生的要求也没有形成系统。学生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生入学教育,班集体建设,社团组织建设,学生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集体文化建设,学生实习就业教育等方面没有系统的贯彻评判性思维。因此融入不彻底、不充分,很难真正发挥评判性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评判性思维素养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要培养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有助于我们提高我们自身工作亲和力,更是起着帮助学生养成评判性思维的作用。在对我校思政工作者的调查中看到,他们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差别很大,很多没有经过评判性思维系统学习的背景。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够和学生接轨,工作方式死板缺乏亲和力,固执坚持自身看法不能够有效吸收好的建议。在工作中往往主管的看待一些事情的发生,处理时不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评判性思维素养有待加强。
  三、评判性思维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把握评判性思维核心内涵
  要想把评判性思维更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充分把握评判性思维的核心内涵。评判性思维是即对思维的再思维,批判前一种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评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质疑的精神。当你在做结论时要思考你的论点有什么支撑?你用的前提可以支撑你的结论吗?你的观点在逻辑上是否成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评判性思维是对观点和被认同的知识所采取的主动的、持续的、仔细的思考;其方式是探究知识具备什么样的支撑,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在工作中应注意。论证的方法:论证由前提和结论构成。前提是为另一个断言提供理由的陈述,被前提支持的断言就是论证的结论。我们在进行论证或者判断论证是否正确的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论证的前提是否为真,是否存在论证前提不足或者论证的逻辑错误的问题。我们应该掌握的是判断从前提或者是论据到结论的过程。而不是轻易的相信结论。质疑的精神:他的观点可信度高吗?事实是什么?有没有利益相关方?只有基于自己的观察来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比如说校园里有许多做培训的机构,他们对低年级学生说,选择培训机构对自己的学习非常重要,不培训不会取得成功的。事实并非如此,学习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自己他们夸大了作用,影响学生的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基于事实理性的思考,不轻易被跟风被舆论带偏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制网络的谣言、甄别诈骗陷阱的时候起到重要作用。
  (二)评判性思维要系统化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评判性思维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潜在意识,成为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指导,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在新生入学教育,班集体建设,社团组织建设,学生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集体文化建设,学生实习就业教育等方面系统的融入评判性思维。注重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评判性思维方面发挥作用。
  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很多具体的实践方式:定期开展特定主题的辩论赛,抓住班会的作用,针对特殊群体的教育,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分析,用好谈话谈心,适当开会,批评。同时注意创新载体,运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利用好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因此批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系统化,科学化的对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产生影响。
  (三)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法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评判性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评价方法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评判性思维来思考学生的评价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每一名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鼓励学生养成質疑精神。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手段单一,评价抓手不够。用学生的量化成绩积分表来衡量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背后很难看到有用的成果需要改进和创新。一方面要科学的制定量化标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细分权重,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权重,注重学生的全过程表现分。同时增加其他维度评价,如辅导员意见,团委意见,党组织意见等评价标准。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评判性思维能力。
  1.不断加强系统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者培养评判性思维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改变因为自身学历背景不同评判性思维系统学习不足的现状。自身要充分利用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书籍、网络视频资源、相关论文文献资料。高校也要组织培训班,增加锻炼实践,引导和鼓励思政工作者形成评判性思维的理念。
  2.更新思维方法,培养质疑精神
  质疑是评判性思维的核心,当然质疑是基于评判性思维的质疑而不是凭空的。在培养质疑精神时要看到论证,即前提和结论完整的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质疑精神,不应该只看到表面的观点,要深层次的看到内部的联系,排除干扰,做出更正确的判断。拥有这种能力十分重要,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育人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有正确的导向性,一个错误的判断很容易失去学生的支持和好感,亲和力和自身魅力更无从谈起。评判性思维之质疑精神有助于这种导向性的形成。
  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可以感染的,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独立思考能力强才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素养,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之一。在分析问题和观点采择时都要独立思考,避免盲目。独立思考能力也不是闭门造车,要用批判性思维的系统观来看待独立思考能力。
  4.注重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有助于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增加工作效率,也有助于评判性思维的养成。团队合作要求更新思维,相互协作,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借鉴,更新观念更好地和学生接轨,有效吸收好的建议,改进工作方式。
  参考文献
  [1]  安明明.批判性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8):269-270
  [2]  宋哲旭.批判性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7:62
  [3]  邹菲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思维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92-94
  [4]  教社科 [2018]22 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Z].
  作者简介:张坤龙,男,河南鹿邑人,洛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模式识别系统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领域的信息急剧增加。鉴于信息的不确定性,这里就涉及模糊的概念。 模糊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处理不精确(imprecise)、不一致(inconsistent)、不完整(incomplete)等各种不完备的信息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模式识别;模糊集;粗糙集  一、模糊粗糙集理论的引入  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处理不精确(imprec
期刊
摘 要: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性不断增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群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随着我国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就业以及发展是十分注重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及现状后,发现学生自身也存在着片面性的自我认知和定位,导致自身在进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并不是新话题,而在新时代深入产教融合却赋予了新意义。以往产教融合更多的是物化到校企合作,并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因而产教融合效果不理想。深究其原因,以往产教融合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的视角和纬度开展校企合作,有违企业属性,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实现双赢、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时代深入产教融合,应站在国家的高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纬度,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职能和作用,共同
期刊
摘 要:随着各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地方对于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开发与设计也更加重视,设计富有特色的产品包装是产品推广的重要手段,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现代的绿色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地方文化与民俗特色,将富有地域性的元素融入包装中,才能实现产品包装的特色化。本文会以安溪铁观音的茶包装为例来探讨地方文化在包装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包装设计;地方文化;茶叶  一、包装的相关概述  (一)包装的概念  广义的
期刊
摘 要: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
期刊
摘 要: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滞后的紧迫性要求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社会维护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的合力。微公益模式及其推广旨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优化公益观念、养成良好生命价值理念、锻造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提升社会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进程,落脚于推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提升生命价值的合力。“一米阳光”临终关怀微公益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为大学生参与临终关怀事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个案样本。 
期刊
摘 要:“红色旅游”是很多以红色革命经典故地重游为主题的,旅游方式,由于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更多的人会在出门游玩的时候选择“红色旅游”景点,感受革命先辈的钢铁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红色精神。旅游市场的部分经济发展是依靠纪念品来带动的,旅游区纪念品多是以当地资源为依靠,延伸出来的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周边产品。而这些旅游产品中的红色文化元素的研究也是非常有趣的。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安全领域方面有应用价值。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当前已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众多方面,其中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脸部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计算机技术。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计算机处理性能的提升、计算机存储容量的扩大以及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在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优势。本文立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研究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并探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频率,将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数据广泛应用于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工业生产、学校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变革和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外语教学课堂的互动,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多种媒体和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介入,改变了传统课堂。当代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等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建构、合作“互动式”的过程。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言教学研究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课堂互动;多元识读能力  一、外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