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奶酷:“谁也动不了我的梦想”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Spencer Johnson在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这样写到: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但很多人却闻奶酪色变,认为那是重口味。对于曾在法国留学6年的刘阳来说,把手工奶酪作坊开到中国,让中国人吃上地道的法式奶酪却是他一生的梦想。
  小标:舌尖上的奶酪
  见到刘阳时,他正在用流利的法语跟客户沟通,外表儒雅,谈吐淡定,身上掺杂着某种说不出的奶酪气质,专注且纯正。作坊里混杂着各种奶酪的气味,不大的接待室里零零总总摆放着各种生产用的器具,矗立在门口的工作计划牌上写着近期将要参加活动所需要准备的奶酪。除了偶尔外出,他几乎每天都在作坊里度过。于他而言,做奶酪不仅仅是生意,也是生活,更是所有梦想的初衷。
  2005年,在法国留学的刘阳搬到了一个叫科西嘉岛santo-pietro-di-venaco的村庄里。他送给邻居一瓶中国白酒,邻居回赠了自制的奶酪。“他们两兄弟寡言少语,有个祖传的奶酪作坊,只做三种奶酪,用自家养的羊挤的奶,每天就五十多块。”这是他第一次品尝到手工制作的正宗法式奶酪,柔柔的奶酪在舌尖缓缓融化,他彻底被这种美味所征服。
  那里人口稀少,生活着很多的牧民。恰巧邻居就以放羊为生,奶酪作坊很小,经常是开着门生产。此后一段时间,刘阳经常去邻居家观察奶酪制作过程,看到他们没什么帮手,便提出去帮忙。
  当时已经是刘阳在法国学习的第五个年头,回国找工作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何不开一个奶酪作坊?国内的手工制作奶酪行业几乎无人问津,国人没有机会吃到正宗的法式手工奶酪。拿到文凭后,刘阳去了一所农业学校系统学习奶酪制作工艺,也遇到了很多坚守手工作坊的奶酪匠人。
  2007年回国,刘阳在经济和家人支持上都有着很大压力。他把自家厨房变成了奶酪实验室。奶酪是经过提炼牛奶的干物质后发酵而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影响其品质。2008年底,刘阳把一批能拿出手的奶酪送给几位法国朋友品尝,“他们吃完后那个兴奋劲儿啊,我一看心里就有底了。那是我的第一款奶酪,软质的,有点像卡门贝尔的口感,有蘑菇的清香味,我给它起名叫北京灰。”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刘阳的奶酪坊终于在2009年开张,他给这家小店起名为北京布乐奶酪坊。布乐源于法语的蓝色,是他最喜欢的颜色,也是有名的蓝纹奶酪的颜色。
  刘阳仍坚持反复地做实验。先后招聘了三四个员工,奶酪的制作过程需直接用手操作,手怎么洗,洗到什么程度,洗到什么位置都有一定要求,并且不同的季节都会影响到奶酪品质。用他的话说,很多时候是要靠一点感觉,于是只能靠自己掌握生产工艺。
  渐渐地,他的奶酪在法国人的圈子里得到认可,大家口口相传。除了各大西餐厅厨师长的大力推荐,很多外国人也都知道一个叫做布乐奶酪的作坊。国内本土的年轻一代消费人群也被吸引,在微博上交流奶酪带来的口感体验。
  刚回国时的刘阳很孤单,像他这样试图和工业化生产抗衡的手工业者似乎并不多。直到他去参加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他在那里做了品尝会,让人们了解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的区别,鲜奶酪、软质奶酪和硬质奶酪各有什么特点,比如北京灰可以放在烤箱加热后蘸着面包吃,北京蓝可以熔化成汁浇在牛肉上吃。
  因为对手工业的迷恋,刘阳多次拒绝了把作坊变成工厂的邀约,“每一次手工都充满了惊喜”。目前国内超市货架上摆放的多是一些味道清淡的奶酪,口味偏重、气味强烈的奶酪往往乏人问津。面对国人接受能力的质疑,刘阳表现了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除了生产和销售以外,还致力于向中国客户推广奶酪文化,普及奶酪的吃法和烹饪方法,分享奶酪带来的快乐。
  尽管面临各种困难,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我的事业就是做奶酪。虽然作坊小,但很有意义,因为它可能是中国唯一一家做手工法式奶酪的地方。我会成为一个标志、一个品牌,乃至一种饮食习惯。”
  Grace:为什么坚持手工做奶酪?
  “手工奶酪是有生命的,每一块都独一无二。工业化奶酪一般采用巴氏消毒牛奶,而传统的作坊用生奶,保留了很多酶和菌素,赋予奶酪独特的味道。有些手工奶酪用的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木头模具,上面有很多发酵菌,让奶酪格外醇香。”
  Grace:一路上是什么支撑着你走下来?
  “假如当初我没有选择做奶酪的话,现在肯定会后悔。很难想象作为职员去给别人打工、实现别人梦想的状态。一旦有了自己的梦想,必须随着它前进。”“
  Grace:目前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奶源。只有获得优质奶,才能做出优质的奶酪。好不容易在顺义找到一个合作的牧场,当要制作新鲜奶酪的早上,我就派员工去取鲜奶。”
其他文献
来,把家里拾掇成丛林,然后开始就地冒险!  1 轻便多用途纸凳子 REMEMBER RMB219  变成亚马逊土著后,你当然就坐不到海绵沙发了。  2 宝石奇异鸟(全球限量版) Iittala RMB7460  原始森林里怎能少了鸟语和花香?  3 玻璃狒狒摆件 Jonathan Adler $198  这家伙就那么一坐,丛林的气息马上就来了。  4 尼克斯花瓶 Jonathan Adler $4
期刊
《小时代3》在北京首映时,我在现场。开场不到半分钟,郭敬明突然喊道,“音效不对,重放!”全场观众大笑,然后一切归于平静,重新开始。  很久没有在看过一部电影后始终无法抽离,也很久没有迫切地想写一篇文字来分享一部电影,这样的观后感像是以前上初中时候的家庭作业,《小时代》同样是那个时代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跟着郭敬明一块哭、一块笑,一块回忆,不到两个小时,集合了太多的人情冷暖。  林萧,一个努力想通过自
期刊
当年慈禧为一己享乐,挪用巨额军费大兴土木重修颐和园,为人们诟病百余年,然而也使颐和园成为了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生活中的慈禧,在旅欧多年的御前女官德龄公主的影响下,竟喜欢上了西餐,面包成了她最钟爱的小点心。在皇室的示范作用下,北京开了第一家西餐馆,西餐也在京城悄然风行起来。  在颐和园东宫门外,有一片上百年历史的院落,颐和安缦绿盎扒房西餐厅就坐落在这里。虽然西餐厅的菜品都少不了那几样,但满眼的红墙黛
期刊
一说起珠宝,一般人马上会联想起价值连城的巨钻、皇冠、令牌、各色宝石珍藏,坊间介绍珠宝的故事也大多以西方珠宝的发展为主线。其实珠宝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对珠宝的理解略有不同,珠宝在中国历史代表着权力、信物和家族传承。  中国历史里描述的兵符、玉壁、印玺、冠,是用玉、黄金、宝石、玛瑙等各色贵重材料制成。帝王的命令和绶权由一件珠宝传达,调动千军万马,我们听过的虎符、帅印、国玺都是其中的代表。 
期刊
这则广告于一个清晨拍摄于迪拜冠军赛场,这里每年都会举行迪拜沙漠精英赛。初生的太阳将第一缕光辉洒在空旷的高尔夫球场上,为影片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这则由罗里?麦克罗伊出演的广告片有着不同寻常的拍摄角度。片中,罗里将球击向了由迪拜恢宏的天际线与沙漠景观组成的引人入胜的风景中。
期刊
两百多年来,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爱情传奇感动着世人。在品牌诞生230周年之际,CHAUMET推出了Josephine约瑟芬皇后珠宝系列。约瑟芬皇后婚戒设计将昔日拿破仑为其加冕的钻冕幻化为指间的美戒,从此,爱的加冕不再只是限于头梢,更来自手上指环。
期刊
A.玛塔考瑞(Matakauri Lodge):湖畔奏鸣曲  1. 临湖而居  我的车子穿过皇后镇最热闹的街区,沿着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的公路疾驰。此时正是中午,天空中有一些云,阴晴不定,不断变幻的光线,给湖畔和不远处的卓越山脉(The Remarkables),带来了一种时时变化的场景。  拐入一条小路,两旁浓密的树影婆娑生姿,路上几乎没有其他车辆,顿时安静下来了。沿着这道深
期刊
全新亮相的马德里精品店秉承万宝龙始终坚持的高品质欧洲工艺的品牌精神,呈上精密腕表、纷繁创意的书写工具、璀璨雅致的男女珠宝以及兼具品质和设计感的皮具。 该店座落于萨拉曼卡区,该社区聚集了众多国际奢侈品品牌、顶级酒店与高档餐厅。
期刊
能够将品牌名称与尚蒂伊(Chantilly)古董车展相提并论,Richard Mille坦言荣幸之至。古董车大展是法国的一项传统,兴起于二十世纪的20年代,后来逐渐式微。这一次的活动,无疑是这项传统的辉煌复兴。由Peter Auto公司创办的尚蒂伊古董车大展,将所有车行与博物馆所珍藏的美丽汽车珍宝,以及汽车制造商所设计最独特前卫的概念车,与9月7日齐聚在法国瓦兹省的尚蒂伊城堡园林中。
期刊
新设计亮丽登场,完美演绎该系列的精致、典雅。白兰地色的表盘上刻有扭纹装饰图案,让人不禁联想起美丽的花瓣。浓烈的古铜色和白兰地色调、精巧的尺寸、纤薄的外型、以及自产自动上链机芯,均传递出一种精致的典雅之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