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005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编码RNA即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主要包括微小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在细菌、真菌、哺乳动物等许多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广泛的调控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者开始关注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机体各个系统疾病的关系,人们逐渐意识到,非编码RNA的研究对了解人类疾病防治及生物进化探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异质性强,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难度较大。1971年以来,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和国际狼疮研究临床协作组多次推荐的分类标准,也仅为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的"老式"临床组合,至今也没有发现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本文对分类标准的分析,提示未来的研究可能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角度,更加细化分类标准的研究。
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可以成为研究多因素复杂疾病的最佳候选基因。近年来,青少年发病成人型糖尿病(MODY)发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导致2型糖尿病(T2DM)遗传易感性增加的现象逐渐被重视。笔者对国内外MODY基因SNP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家族(E2F)3以及Retinoblastoma(R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RB通路失活与E2F3高表达在膀胱癌组织中的关系及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E2F3和RB在112例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12例不同分期的膀胱癌组织样本中,有83例膀胱癌样本表现为RB的失活,这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基因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为探讨肿瘤的早期诊断、监测转移以及评判预后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宫颈癌是常见妇女恶性肿瘤。随着早期筛查及手术的广泛应用,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死亡率却无明显降低趋势,患者多死于癌症转移和复发。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细胞间黏附和连接复合体的中心环节,已被大量文献证实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密切联系。现就E-cadherin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并予以综述。
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紊乱和失衡,可导致抗肿瘤免疫反应减弱及肿瘤免疫治疗低反应性。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通过进一步的调节和激活DC,增强DC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患者对肿瘤的清除能力。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Ⅰ、Ⅱ期临床试验表明DC疫苗能诱导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且副作用少。目前部分研究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DC疫苗的应用使得部分肿瘤患者从中获益,不同程度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DC疫苗
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25羟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除了影响钙、磷代谢外,亦参与调节肾性贫血,笔者将从维生素D与铁代谢、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微炎症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叙述25羟维生素D水平对肾性贫血的影响。
TEM8是肿瘤内皮标志物(TEMs)之一,TEM8在肿瘤血管和某些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的血管及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少或者不表达,这种差异性的表达提示TEM8在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炎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风湿免疫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为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是新的致炎因子。研究发现许多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血浆中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较正常对照人群明显升高,提示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可能在风湿免疫疾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篇综述中,笔者将讨论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风湿免疫疾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临床上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常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导致电解质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目前医学研究发现脑耗盐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中枢性低钠血症发生的常见原因。作为病情判断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中枢性低钠血症往往增加神经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影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