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叙事、大气与平实的风格交织、个人与时代的内容映照等方面对纪录片《漫步长安街》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时代;历史;纪录片;《漫步长安街》
长安街,这条横贯北京中心的大动脉,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将日伪时期的启明门改名为建国门,这里曾是饱受苦难的国人寄托建设一个全新强盛国家的梦想之地。由这里一路向西直到长安街西端的复兴门,今天中国教育电视台就坐落于此。这条十余里的长街,见证过中华民族历史变迁中无数个重要时刻,留存了过往时代绵延不绝的深刻记忆,其自身的面貌也在时间的流转中不断地变换。2021年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首播的3集纪录片《漫步长安街》,正是以这条街道为切入点,以漫步的姿态走进长安街沿线每一处镌刻着历史痕迹的重要场所,揭开厚重的时间帷幕,重温中华民族百年奋进征程中的多个难忘瞬间。
时值建党100周年的光辉节点,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各族儿女谋求独立自主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激励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影视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山河岁月》《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纪录片作品,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叙事主流而产生的优秀力作。由曾经创作过《新中国外交》《海峡风云》《潮涌东方》等优秀文献纪录片的陈宏先生担任总导演的《漫步长安街》,既是遵循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规律的典范之作,也从立题、结构、风格等方面着力创新,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叙事质感。
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叙事
一直以来,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难点在于需要保证史料、史实的绝对真实性、立场的公正性、观点的客观性和叙述的权威性,但若过分拘泥于这种严肃话语风格,又会损伤纪录片的观赏性。长安街积淀了过去600年的重大人文历史亊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复兴的伟大征程。史料庞杂,维度众多,每一个阐述引展的角度可能都会很精彩,加之公众对长安街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立足当下的现代视角不枯燥不说教,且不能与过往书籍影像的回忆式和全局式纪录片雷同,这都成为内容選材与总体串接上的难点。如果按照历史叙事多以时间为轴,依照时间顺序缓缓展开历史讲述,这种常规结构方式虽脉络清晰,但却缺乏新意,也难以形成与当代观众情感的有力联结。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纪录片《漫步长安街》在叙述风格和影像呈现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漫步长安街》从立题上大胆地打破了单一时间叙事线的窠臼,以空间场域的跳转,带动时间轴线的回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时空流动叙事结构。长安街,勾连古今,见证变革。长安街及其沿线建筑,构成了纪录片特定的空间叙事场域。驻足在今天的空间场域,感受到的是时间的层叠与历史的积淀。走在一处处精心选取的空间中,时间随脚步而流转,历史的不同侧面渐次展开。
《漫步长安街》所呈现的空间,从长安街东端的建国门开始,一路向西,沿途兜转,终点是位于长安街西端的复兴门。这一漫步路线的方向设定,看似随意,实则巧妙。东段的古代文明沉淀、中段的改天换地大变革、西段的现代化民族复兴,既符合实际空间的气质,也暗含了内在的历史进展线条。自东而西,由古至今,走过历史,立足当下,迈向将来。
长安街东端的北京古观象台历经了600年的兴衰流变;中国海关总署目睹了百余年间国门主权丧失又重获的曲折;坐落于贡院旧址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语言文字变革的过程;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陈列的识字证、妇女选民证和土地证等物,是中国妇女地位提升的最直接体现;东安市场和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是中国城市商业由旧社会跨入新时代的地标;北京饭店在120年的命运沉浮中,留下了众多历史风云人物的足迹,回荡着各时代的音符。经由东长安街上的这些建筑,纪录片《漫步长安街》第1集深入刻画了在争取独立自主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一步步走来的坚定脚印。围绕大国之道,引申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治国之道。
第2集的叙事空间环绕着位于长安街中心位置的天安门广场展开,这里既连接东西,也承接古今。新中国的成立为天安门广场带来了大规模改造的契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每一个建筑都讲述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故事,彰显着泱泱大国日积月累的雄浑力量,引申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又是怎样凝聚了14亿人的国家认同。
作为纪录片收篇的第3集,以西长安街沿线建筑为叙事场域。新华门显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新气象;国家大剧院彰显了文化大国的艺术沉淀和文化自信;北京电报大楼见证过电信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西单商业区和金融街浓缩呈现了国家经济腾飞和金融繁盛;民族文化宫展现着各民族精诚团结共谋进步;“电化教育铁三角”则诠释了现代教育兴国安邦的理念。
纪录片《漫步长安街》以空间为场、时间为轴,在一横一纵的编织中,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砥砺前行谋求复兴的历史进程,犹如一幅华丽壮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观众眼前。
二、大气与平实的风格交织
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有着宏大叙事的传统,这种叙事风格的确立既符合对历史变迁内容的表达,也植根于我国电视观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惯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宏大叙事有着自己深厚的生长土壤。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纪实大潮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视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认知。以《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为先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度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对纪录片最朴素的理解。尽管90年代末之后,纪实大潮遇到了更为多元、丰富的新纪录理念的挑战,纪录片的形态愈加自由,而由纪实风潮确立的平实叙事却还是作为一种底层气质留存了下来。
《漫步长安街》的叙事基调在宏大与平实两种风格之间进行了恰当的调和。片中既有宏观俯视般的大气呈现,又有微观平视式的细部观察;既有大开大合的史实概览,又有脚踏实地的民生描摹。片名中的“漫步”一词也精准地指向了这个于宏大中蕴平实的叙事姿态。片中多处使用的缓缓移动的摄影镜头,好似在模拟一位漫步在长安街边的凝望者,时而驻足仰视巨大的建筑,感受拂过脸庞的时代微风,时而穿门而入拾阶而上,从个体的视角品读历史片段的样貌。就连片中解说词的写作与配音风格的把握也是尽量贴近漫步者的定位。不同于常见的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冷峻的男声,《漫步长安街》采用了温和内敛的女声解说,恰如其分地拉近了观众与片中内容的距离,形成了更好的代入感。
三、个人与时代的内容映照
纪录片这一特定片型,从1926年首次被命名起,就被有意强化了其含义中的“文献资料”价值。正如智利导演顾兹曼的名言所示,“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①具备文献资料的价值正是被比作“国家相册”的纪录片的重要功能。在纪录片发展史上,这一作用早已被无数纪录片作品反复印证。
20世纪90年代,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曾打出响亮的口号——“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辩证地阐明了在面向大时代的记录中,锁定个体人物的叙事立足点。一切历史进程都是由身处其中的个人完成的。为人物书写,为时代立传,已成为所有着眼于现实的纪录片创作者的共识,也顺理成章地延展至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中。在以各时期影像资料为重要叙事载体的文献纪录片创作中,个人故事书写也已经成为描绘历史大潮、撰写时代篇章的有效抓手。
纪录片《漫步长安街》在内容上融合了文献记录与当下记录,影像形式包括当下实拍片段、历史影像资料和动画特效演示。每一部分影像的构建和选取都着力突出个人的比重,以对个人经历和故事的讲述带动对时代精神和面貌的呈现。北京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手抓的技能、一团火的精神,既是特定年代中的个人特质,更是新中国服务业全新面貌的表征。在不足20平米的小屋中构建“天安门博物馆”的闫树军,用上万件藏品外化了国人对天安门的深厚感情和由衷骄傲。在天安门广场为游客拍照45年的摄影师高源,用照相机留住的是近30万人与天安门同框的表情。坚守在电报大楼最后一个电报窗口的刘大姐,坚持在电脑上使用电报代码输入汉字,珍藏着人们对电报时代的温暖情怀。个人的活动组合成了百年历史中的一个个事件过程,长安街边这些建筑的生命也正体现于活跃其中的这一个个灵动的人类个体。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世界上拥有成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作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的执政党,100年这一特殊时刻的到来更显意义独特。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献礼纪录片《漫步长安街》,以平实的姿态呈现历史的选择、聆听时代的强音、憧憬未来的走向,独特又精致,开阔且厚重,在众多献礼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
【关键词】时代;历史;纪录片;《漫步长安街》
长安街,这条横贯北京中心的大动脉,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将日伪时期的启明门改名为建国门,这里曾是饱受苦难的国人寄托建设一个全新强盛国家的梦想之地。由这里一路向西直到长安街西端的复兴门,今天中国教育电视台就坐落于此。这条十余里的长街,见证过中华民族历史变迁中无数个重要时刻,留存了过往时代绵延不绝的深刻记忆,其自身的面貌也在时间的流转中不断地变换。2021年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首播的3集纪录片《漫步长安街》,正是以这条街道为切入点,以漫步的姿态走进长安街沿线每一处镌刻着历史痕迹的重要场所,揭开厚重的时间帷幕,重温中华民族百年奋进征程中的多个难忘瞬间。
时值建党100周年的光辉节点,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各族儿女谋求独立自主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激励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影视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山河岁月》《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纪录片作品,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叙事主流而产生的优秀力作。由曾经创作过《新中国外交》《海峡风云》《潮涌东方》等优秀文献纪录片的陈宏先生担任总导演的《漫步长安街》,既是遵循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规律的典范之作,也从立题、结构、风格等方面着力创新,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叙事质感。
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叙事
一直以来,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难点在于需要保证史料、史实的绝对真实性、立场的公正性、观点的客观性和叙述的权威性,但若过分拘泥于这种严肃话语风格,又会损伤纪录片的观赏性。长安街积淀了过去600年的重大人文历史亊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复兴的伟大征程。史料庞杂,维度众多,每一个阐述引展的角度可能都会很精彩,加之公众对长安街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立足当下的现代视角不枯燥不说教,且不能与过往书籍影像的回忆式和全局式纪录片雷同,这都成为内容選材与总体串接上的难点。如果按照历史叙事多以时间为轴,依照时间顺序缓缓展开历史讲述,这种常规结构方式虽脉络清晰,但却缺乏新意,也难以形成与当代观众情感的有力联结。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纪录片《漫步长安街》在叙述风格和影像呈现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漫步长安街》从立题上大胆地打破了单一时间叙事线的窠臼,以空间场域的跳转,带动时间轴线的回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时空流动叙事结构。长安街,勾连古今,见证变革。长安街及其沿线建筑,构成了纪录片特定的空间叙事场域。驻足在今天的空间场域,感受到的是时间的层叠与历史的积淀。走在一处处精心选取的空间中,时间随脚步而流转,历史的不同侧面渐次展开。
《漫步长安街》所呈现的空间,从长安街东端的建国门开始,一路向西,沿途兜转,终点是位于长安街西端的复兴门。这一漫步路线的方向设定,看似随意,实则巧妙。东段的古代文明沉淀、中段的改天换地大变革、西段的现代化民族复兴,既符合实际空间的气质,也暗含了内在的历史进展线条。自东而西,由古至今,走过历史,立足当下,迈向将来。
长安街东端的北京古观象台历经了600年的兴衰流变;中国海关总署目睹了百余年间国门主权丧失又重获的曲折;坐落于贡院旧址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语言文字变革的过程;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陈列的识字证、妇女选民证和土地证等物,是中国妇女地位提升的最直接体现;东安市场和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是中国城市商业由旧社会跨入新时代的地标;北京饭店在120年的命运沉浮中,留下了众多历史风云人物的足迹,回荡着各时代的音符。经由东长安街上的这些建筑,纪录片《漫步长安街》第1集深入刻画了在争取独立自主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一步步走来的坚定脚印。围绕大国之道,引申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治国之道。
第2集的叙事空间环绕着位于长安街中心位置的天安门广场展开,这里既连接东西,也承接古今。新中国的成立为天安门广场带来了大规模改造的契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每一个建筑都讲述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故事,彰显着泱泱大国日积月累的雄浑力量,引申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又是怎样凝聚了14亿人的国家认同。
作为纪录片收篇的第3集,以西长安街沿线建筑为叙事场域。新华门显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新气象;国家大剧院彰显了文化大国的艺术沉淀和文化自信;北京电报大楼见证过电信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西单商业区和金融街浓缩呈现了国家经济腾飞和金融繁盛;民族文化宫展现着各民族精诚团结共谋进步;“电化教育铁三角”则诠释了现代教育兴国安邦的理念。
纪录片《漫步长安街》以空间为场、时间为轴,在一横一纵的编织中,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砥砺前行谋求复兴的历史进程,犹如一幅华丽壮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观众眼前。
二、大气与平实的风格交织
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有着宏大叙事的传统,这种叙事风格的确立既符合对历史变迁内容的表达,也植根于我国电视观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惯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宏大叙事有着自己深厚的生长土壤。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纪实大潮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视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认知。以《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为先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度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对纪录片最朴素的理解。尽管90年代末之后,纪实大潮遇到了更为多元、丰富的新纪录理念的挑战,纪录片的形态愈加自由,而由纪实风潮确立的平实叙事却还是作为一种底层气质留存了下来。
《漫步长安街》的叙事基调在宏大与平实两种风格之间进行了恰当的调和。片中既有宏观俯视般的大气呈现,又有微观平视式的细部观察;既有大开大合的史实概览,又有脚踏实地的民生描摹。片名中的“漫步”一词也精准地指向了这个于宏大中蕴平实的叙事姿态。片中多处使用的缓缓移动的摄影镜头,好似在模拟一位漫步在长安街边的凝望者,时而驻足仰视巨大的建筑,感受拂过脸庞的时代微风,时而穿门而入拾阶而上,从个体的视角品读历史片段的样貌。就连片中解说词的写作与配音风格的把握也是尽量贴近漫步者的定位。不同于常见的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冷峻的男声,《漫步长安街》采用了温和内敛的女声解说,恰如其分地拉近了观众与片中内容的距离,形成了更好的代入感。
三、个人与时代的内容映照
纪录片这一特定片型,从1926年首次被命名起,就被有意强化了其含义中的“文献资料”价值。正如智利导演顾兹曼的名言所示,“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①具备文献资料的价值正是被比作“国家相册”的纪录片的重要功能。在纪录片发展史上,这一作用早已被无数纪录片作品反复印证。
20世纪90年代,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曾打出响亮的口号——“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辩证地阐明了在面向大时代的记录中,锁定个体人物的叙事立足点。一切历史进程都是由身处其中的个人完成的。为人物书写,为时代立传,已成为所有着眼于现实的纪录片创作者的共识,也顺理成章地延展至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中。在以各时期影像资料为重要叙事载体的文献纪录片创作中,个人故事书写也已经成为描绘历史大潮、撰写时代篇章的有效抓手。
纪录片《漫步长安街》在内容上融合了文献记录与当下记录,影像形式包括当下实拍片段、历史影像资料和动画特效演示。每一部分影像的构建和选取都着力突出个人的比重,以对个人经历和故事的讲述带动对时代精神和面貌的呈现。北京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手抓的技能、一团火的精神,既是特定年代中的个人特质,更是新中国服务业全新面貌的表征。在不足20平米的小屋中构建“天安门博物馆”的闫树军,用上万件藏品外化了国人对天安门的深厚感情和由衷骄傲。在天安门广场为游客拍照45年的摄影师高源,用照相机留住的是近30万人与天安门同框的表情。坚守在电报大楼最后一个电报窗口的刘大姐,坚持在电脑上使用电报代码输入汉字,珍藏着人们对电报时代的温暖情怀。个人的活动组合成了百年历史中的一个个事件过程,长安街边这些建筑的生命也正体现于活跃其中的这一个个灵动的人类个体。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世界上拥有成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作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的执政党,100年这一特殊时刻的到来更显意义独特。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献礼纪录片《漫步长安街》,以平实的姿态呈现历史的选择、聆听时代的强音、憧憬未来的走向,独特又精致,开阔且厚重,在众多献礼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