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之王汉源花椒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源县地处川西的青藏高原边缘,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如今又被誉为攀西阳光第一城、中国花椒之乡。
  汉源花椒,古称黎椒,在汉源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传说,汉源花椒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路过建黎乡,因见山路崎岖,满山瘴雾,百姓苦不堪言,为解救民众脱离苦海,特插黎杖化为椒树,滋生传种至今,这就是现汉源建黎乡“岩槽头”的千年椒王树。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汉源花椒被列为贡品,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免贡,列贡时间长达1000多年,因此汉源花椒有了“贡椒”的美名。汉源花椒果实上多有并蒂附生的1~3颗小椒粒,俗称“娃娃椒”。其果粒圆大、油囊鼓实、芳香醇麻、色泽殷红、味居全国之冠,享有“川味之王、川菜之魂”的美誉。
  汉源花椒为纯阳之物,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甾醇与不饱和有机酸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汉源花椒千粒净重14.5克左右,其含油多、香气浓纯、麻味足、无怪味,是重要的食品调料,果皮种子也可入药。
  汉源花椒的香、麻皆为群椒之冠。2005年,汉源花椒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也是四川省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多次获部、省级以上质量奖,荣获中国食品名牌、巴蜀食品节特别金奖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博览会金奖等。
  汉源花椒的制作工艺可以用摘、露、晒、翻、收、储6个字来形容。摘是指在农历立秋后1周,汉源花椒呈鲜红、油囊饱满时,选择晴天或不下雨天为宜,以左手扶椒枝,右手大拇指和二指尖摘椒,采摘花椒放入竹筐内。露是将摘回的鲜花椒用簸箕或晒垫铺在地上,摊晾(称露椒),厚度约10~13厘米,露一至两天。晒则是选择大好晴天,事先将晒垫置于院坝内,将露过的花椒撒在晒垫上,以越薄越好为宜。翻则是待太阳慢慢升起,慢慢升温,晒3小时左右,以竹竿拨花椒,将其翻动,让花椒均匀受热至全部裂口。收是指待太阳落山后,将晒垫折叠约半小时,让花椒慢慢散热,冷却,将干花椒连仁收回,收至竹筐内。以天气晴好,一天晒干的颜色最红,品质最佳。储就是用麻袋、纸袋将花椒装好,封好口,置于木柜内。
  目前,汉源花椒种植面积近9万亩,年产量15万千克(干花椒),产值1.2亿多元。如今,汉源县政府正在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协调、引导和服务“三农”,走“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创新发展道路,以助农增产创收,促使汉源花椒产业做大做强。
其他文献
华夏幸福集团副总裁兼产业规划院院长顾强:  很高兴有这次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就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华夏幸福打造产业集群的实践,以及如何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首先是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我们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来看,我们都看到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现在正在推进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未来的AR+,可以这样说,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
期刊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走入社会……近年来,我国“三农”领域出现一系列新现象和新挑战。   农为国之本,今后应如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帮助“农二代”更好发展?这些话题引起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   绿色农业发展呼唤切实转方式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既有很大成绩,也有不少忧患。我们过去以单纯追求产量为主,拼资源、拼消耗的农业发展方式
期刊
当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包括棉粮油糖等10多个品种在内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期货市场价格成为安排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价格信号,有利于缓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但如何让农民更好参与期货市场,如何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靠天吃饭都是很多农民无法避免的现实,而农产品期货似乎与农村还有一些距离,农民看着近,但实际上离得还很远。实际上,有关文件多
期刊
建设占用耕地时,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抢救耕地”工程今年将全面推进。近日,就这一流失耕地“起死回生”话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接受了媒体专访。   城镇化再着急 土壤也要先剥离   问:为什么说这是抢救工程?   王世元: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在全国普遍推开。   耕作层是耕地精华,
期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正如人们的期待,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与往年相比,虽然今年一号文件内容上出现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但粮食安全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以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在任何人眼里,这都是我国农业发展毋庸置疑的显著成绩。   然而多年来,伴随着粮食的增产增收,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不减
期刊
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大约便是纺织起源发展的重要动机。   关于中国纺织历史的起源,历史学家尚无一致的定论,有一种说法将其追溯到10万年前,认为原始先民们用植物纤维或动物肠子制成网状,将磨制石球装在里面,采用投石索的手段来猎取猎物;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纺织起源是从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的,依据是众多遗址中发现的纺专
期刊
代表农民走进中南海   2015年的春节,对于商水县魏集镇许寨村农民刘天华及其一家人来说,过得特别有意义,心暖而劲足。他说,做梦都没想到作为一个种粮的农民能走进中南海,还受到共和国总理的接见倾听农民的心声!   这不,农历新年还没过完,刘天华一家就在田里忙着给小麦施肥,喷药。他说,现在正是除草的最佳时节,错过了这个时节草就会疯长,很难控制,小麦一拔节,机器就进不了地,不然,就会伤到麦子。   为采
期刊
“对人类来说,土壤具备农业经济范畴的功能,其目的为保障居民粮食并获得工业原料。农业经济是所有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在农业生产中,很多物质都能对土壤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最为重要的为滥用化肥、农药。”这是一段来自于党永富编著的新书《土壤污染与生态治理》上的一段文字。   “我是一个基层农民。”介绍自己时,党永富总喜欢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性情谦和的他,被称为“中国治土人”,是中国农资次生灾害污染治理与农业安
期刊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12月23日在京闭幕。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新华视点”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破除“天花板”“紧箍咒”迫在眉睫   会议提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我国农业生产正遭遇生产成本上升、
期刊
相传,法创始于远古的舜帝时期。当时,有一名叫皋陶的大臣被任命为“理官”,他正直无私,执法公正,非常受人爱戴。他在处理案件时,若有疑难,就令人牵出一头神兽,令其决断,据说这就是法治的雏形。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法治也早已由“神兽决狱”演变为依据法规理条的审判,并代表着正义、公平,成了人们判断是非曲直、惩治邪恶所秉持的依据。  肇始于远古时代的法治,始终沿循着“农”味十足的根源与脉络,延承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