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门静脉癌栓(PVTT)发病率高、预后差,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国际上对于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标准仍未达成共识。因此,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推出了《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并于2018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国内外在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方面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启动了指南的更新,旨在为我国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最新的指导性建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静脉癌栓(PVTT)发病率高、预后差,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国际上对于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标准仍未达成共识。因此,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推出了《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并于2018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国内外在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方面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启动了指南的更新,旨在为我国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最新的指导性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海南省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将1 002名2014年6月1日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海南省老年人纳入研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问卷、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劳顿量表(Lawton-IADL)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收集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疾病史、营养状况、日常活动功能状况和抑郁症患病情况等资料。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得分与抑郁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总人群和不同日常活动功能状况亚组人群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是否可用于肯尼迪病(KD)脑干受累评估。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KD患者20例(KD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三种类型VEMPs,包括胸锁乳突肌(SCMM)记录的 c-VEMP,参数p13、n23;咬肌记录的m-VEMP,参数p11;下斜肌记录的o-VEMP,参数n10、p15;记录各波的潜伏期,c-VEMP波间期、两侧差,校正波幅及波幅非对称比;同时行双侧SCM
目的:探讨中国9个长寿地区老年人尿砷水平与贫血的关系。方法:以2017—2018年参与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的1 896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通过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BMI),采集血液和尿液标本后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b)、血糖、血脂、血浆维生素Bn 12和尿砷等指标。将尿砷水平(μg/g 肌酐)按四分位数分为n Q1(<18.7)、n Q2(18.7~34.5)、n Q3(34.6~69.
目的:评价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DIA)系统用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类计数的性能。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常规检验外周血涂片379份,疟原虫感染外周血涂片18份,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通过DIA系统完成白细胞(WBC)预分类(DIA直接分类)、再分类(DIA分类后人工审核),以及人工直接显微镜分类。分别计算DIA系统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n CV)进行重复性验证;以人工分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DIA系统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并对其外周血原始细胞形态学计数、血小板(PLT)形态学计数及疟原虫形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一种好发于中年女性的良性肝脏富血供肿瘤,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仅为20%~52%,尤其是乏脂肪型AML最易误诊为肝细胞癌(HCC)。AML与HCC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准确区分两者可避免AML患者因误诊为HCC而接受不必要的治疗。为研究乏脂肪型AML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上的表现,并能够在低危HCC患者中准确区分两者的影像学特征,该研究纳入2004年11月至2013年11月12例经病理证实为肝AML且无发生HCC危险因素的患者,并按照同样的纳入标准收集27例HCC患者作为对照,由两
目的:比较绿激光解剖性汽化切除术(AVIT)和选择性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手术的患者136例,年龄53~85岁。前列腺体积30~104 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68例行AVIT(纳入观察组),68例行PVP(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例和66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术前高血压、糖尿病、
为了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KCONVAC)在健康成人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健康受试者中开展了随机双盲对照的Ⅰ和Ⅱ期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共入组60名受试者,按4∶1的比例随机分配在疫苗组(5 μg或10 μg)和安慰剂对照组,均为0~14 d免疫程序。Ⅱ期临床试验为0~14 d和0~28 d免疫程序组,共入组500名受试者,各组受试者以2∶2∶1的比例分别接种5 μg、10 μg的试验疫苗或安慰剂。Ⅰ期试验的主要安全性终点是接种后28 d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Ⅱ期试验的主要
目的:探索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307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口服阿司匹林分为治疗组(124例,移植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对照组(183例,移植后未服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初诊及确诊TRAS发生率、肾动脉吻合血管、狭窄时间、狭窄位置及并发疾病等指标;同时将治疗组根据阿司匹林应用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92例)和延迟组(32例),并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的307例患者中,男241例,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引起较轻的症状,但仍需要有效的手段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在这类人群中的传播,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2020年8—9月,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的随机、双盲对照的Ⅰ、Ⅱ期临床试验。按3~5、6~12和13~17岁区分3个年龄层,每个年龄层的受试者按1∶1:1∶1比例被随机分为4组,按照0-28-56 d 的免疫程序分别接种2 μg、4 μg、8 μg疫苗或安慰剂。收集从首剂接种到完成全程免疫后30 d 内的不良事件来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CoronaVac(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本研究旨在评价第3剂CoronaVac加强针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安全性结果以及18岁以上健康成年人2剂免疫程序的免疫持久性结果。第一个单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在江苏省开展,分为0~14 d和0~28 d免疫程序,每种免疫程序分为3 μg疫苗组、6 μg疫苗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比例为2∶2∶1。每种免疫程序中有一半受试者在第2剂疫苗接种后28 d接种第3针疫苗(窗口期30 d)(1a-14d-2m和2a-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