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督导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通过创新工作体系,完善选拔程序,制订系统培训方案,搭建微服务平台,河南科技学院探索了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践模式,以供借鉴。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前言
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一种帮助方式,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简便有效性等特点。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效率及覆盖率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學生朋辈心理辅导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大、高校专业咨询师少等问题的有效方式,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一条便捷途径。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
1. 理论研究
综合国内研究成果,目前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具有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疗法,重视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反对说教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认为咨询师可以充当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而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正是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等技巧,帮助来访者打开心扉,正视问题,缓解情绪,化解难题,最终实现助人与自助的目标。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学习。因此他强调的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朋辈心理辅导之所以能对来访大学生产生作用,是因为经过选拔和培训的朋辈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来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榜样。
(3)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访者通过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感受到了朋辈心理咨询师的尊重、温暖、真诚,满足了他们多层次的心理需要。
(4)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以人的积极力量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逆境中的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还要帮助正常人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在朋辈辅导过程中,通过引导来访者对幸福感、希望、乐观、创造性、宽容等积极心理体验进行关注,帮助来访者获得幸福生活。
2. 应用研究
朋辈辅导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朋辈辅导的形式、培训课程建设、朋辈辅导的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
(1)朋辈心理辅导形式的研究
根据辅导群体的不同,朋辈心理辅导形式有个体心理辅导和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两种。由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天然优势,多数学者认为团体形式更能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根据辅导途径的不同,朋辈辅导分为面谈和非面谈两种方式。非面谈方式通过网络、热线、书信等形式开展辅导。研究发现,非面谈的形式由于不受时空限制,隐蔽性强,更有利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找出来访者的真正目的,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2)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研究
许多学者就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养、管理机制展开了研究。如结合案例法、素质拓展、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开发基于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特征的培训课程等。这些成果有效地探讨了专业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方法。
(3)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研究者普遍关注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有研究指出,朋辈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两性交往有显著效果,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后续的干预和支持。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倦怠、焦虑等的干预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影响朋辈心理辅导的因素大致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品德修养、专业素质等;环境因素包括学校重视程度、接受辅导的学生认可度、朋辈心理辅导的制度建设、专业督导配备等。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证研究偏少,且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督导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和奖励制度也不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我国朋辈心理辅导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实践探索
结合目前国内有关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以及我校多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实际,目前探索出以下工作模式。
1. 创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体系
我校建立了包括自主提升工程、助人自助工程、协同互助工程在内的工作体系,旨在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辐射作用,促使大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2. 完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程序
从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助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道德模范、文明学生、学习标兵中挑选出一批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学生,结合SCL-90、16PF等专业心理问卷的测评结果,筛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朋辈心理辅导员。
3. 制订系统的培训方案
对于招募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我校心理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其中包括常用的咨询技巧、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危机干预程序等,结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团体辅导等形式,使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此外,我校结合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擅长领域开展针对性培训。如:选取情感细腻、观察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开展朋辈辅导;选取交际能力强、擅长协调宿舍关系的学生专门针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开展朋辈辅导;选取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热心助人的学生专门针对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开展辅导;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社团骨干帮助解决在求职与就业方面有问题的学生。
4. 搭建朋辈心理辅导微服务平台
依托新媒体工具,通过学生常用的QQ 群、论坛、微博、微信等通信手段,我校建立朋辈心理辅导交流群,培养意见领袖,在网络平台上发声,引领主旋律。同时利用这些平台发布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动态,宣传优秀典型,实现朋辈心理辅导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总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尝试,有效解决了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师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问题,使我校初步形成了“自助—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科技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肖倩(1988—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南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前言
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一种帮助方式,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简便有效性等特点。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效率及覆盖率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學生朋辈心理辅导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大、高校专业咨询师少等问题的有效方式,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一条便捷途径。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
1. 理论研究
综合国内研究成果,目前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具有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疗法,重视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反对说教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认为咨询师可以充当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而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正是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等技巧,帮助来访者打开心扉,正视问题,缓解情绪,化解难题,最终实现助人与自助的目标。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学习。因此他强调的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朋辈心理辅导之所以能对来访大学生产生作用,是因为经过选拔和培训的朋辈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来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榜样。
(3)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访者通过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感受到了朋辈心理咨询师的尊重、温暖、真诚,满足了他们多层次的心理需要。
(4)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以人的积极力量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逆境中的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还要帮助正常人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在朋辈辅导过程中,通过引导来访者对幸福感、希望、乐观、创造性、宽容等积极心理体验进行关注,帮助来访者获得幸福生活。
2. 应用研究
朋辈辅导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朋辈辅导的形式、培训课程建设、朋辈辅导的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
(1)朋辈心理辅导形式的研究
根据辅导群体的不同,朋辈心理辅导形式有个体心理辅导和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两种。由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天然优势,多数学者认为团体形式更能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根据辅导途径的不同,朋辈辅导分为面谈和非面谈两种方式。非面谈方式通过网络、热线、书信等形式开展辅导。研究发现,非面谈的形式由于不受时空限制,隐蔽性强,更有利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找出来访者的真正目的,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2)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研究
许多学者就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养、管理机制展开了研究。如结合案例法、素质拓展、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开发基于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特征的培训课程等。这些成果有效地探讨了专业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方法。
(3)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研究者普遍关注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有研究指出,朋辈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两性交往有显著效果,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后续的干预和支持。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倦怠、焦虑等的干预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影响朋辈心理辅导的因素大致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品德修养、专业素质等;环境因素包括学校重视程度、接受辅导的学生认可度、朋辈心理辅导的制度建设、专业督导配备等。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证研究偏少,且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督导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和奖励制度也不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我国朋辈心理辅导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实践探索
结合目前国内有关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以及我校多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实际,目前探索出以下工作模式。
1. 创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体系
我校建立了包括自主提升工程、助人自助工程、协同互助工程在内的工作体系,旨在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辐射作用,促使大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2. 完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程序
从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助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道德模范、文明学生、学习标兵中挑选出一批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学生,结合SCL-90、16PF等专业心理问卷的测评结果,筛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朋辈心理辅导员。
3. 制订系统的培训方案
对于招募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我校心理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其中包括常用的咨询技巧、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危机干预程序等,结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团体辅导等形式,使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此外,我校结合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擅长领域开展针对性培训。如:选取情感细腻、观察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开展朋辈辅导;选取交际能力强、擅长协调宿舍关系的学生专门针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开展朋辈辅导;选取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热心助人的学生专门针对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开展辅导;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社团骨干帮助解决在求职与就业方面有问题的学生。
4. 搭建朋辈心理辅导微服务平台
依托新媒体工具,通过学生常用的QQ 群、论坛、微博、微信等通信手段,我校建立朋辈心理辅导交流群,培养意见领袖,在网络平台上发声,引领主旋律。同时利用这些平台发布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动态,宣传优秀典型,实现朋辈心理辅导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总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尝试,有效解决了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师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问题,使我校初步形成了“自助—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科技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肖倩(1988—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南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