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各中文译本的比较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是人们最熟悉的本生故事,为中国佛教壁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在《贤愚经》《金光明经》等佛经中都有记述。本文试以“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为个案进行分析,试图探寻促成该故事版本不同的原因、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思想。
  关键词:本生故事;舍身饲虎;译本比较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是佛经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在许多佛经中都有记载。其主要讲述的是:在过去世中,释迦牟尼曾是萨埵王子。一日王子外出游玩,见一母老虎产子之后困乏饥饿,意欲食子,王子生大悲心,投身虎前,自取利木,刺身出血,虎得以舐血啖肉,母虎与幼虎才得以存活,故事主要在于歌颂佛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助众生、甚至不惜自我牺牲的道德精神。
  各中文译本的佛经中对这个故事的讲述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就慧觉译的《贤愚经》、竺大力及康孟祥译的《修行本起经》、失译者名附东汉录《分别功德论》、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失译者名附东晋录《佛说菩萨本行经》、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昙无谶译的《金光明经》、法盛译的《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和宝唱译的《经律异相》中所叙述的这个故事,从译本的类型、故事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并简要阐述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首先,从译本的类型来说,《贤愚经》是将“以身施虎”这个故事作为独立的一品,是专门讲述这个故事的佛教经典,在以上所列各译本中,全篇只讲述这个故事的还有《金光明经》、《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以及《经律异相》。而《分别功德论》、《六度集经》则是把这个故事缩略为一小段,与其它故事共同构成完整的一品,从而表达相关佛法佛理。此外,余下的《修行本起经》、《佛说菩萨本行经》以及《大智度论》,在这些经文中,舍身饲虎这个故事只是作为典故来引用,从而说明相关佛理,因此常常只有一两行文字,甚至更少,基本不占篇幅,经文本身重点亦在于阐明佛法佛理。
  其次,从故事的具体内容来说,虽然整体故事情节没有太大差异,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各译本之间仍存在一些不同,本文将试从故事背景、人物、叙述详略等方面予以比较说明。
  第一,故事背景。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在不同译本中有不同的回答。《贤愚经》记录的是:佛在舍卫国乞食之时,遇到一位老妇人求救,于是佛从铡刀下救下了老妇人的两个犯了罪的儿子,随后,佛又为母子三人说法,使其得道,“尔时阿难,目见此事,叹未曾有”,疑惑世尊为何对他们这么好,“母子三人,宿有何庆,值遇世尊”,于是佛为了解答阿难的疑惑,讲述其中因缘,即过去世中佛舍身饲虎这个故事。
  在《金光明经》当中,菩提树神请求佛说昔日苦行因缘,“为利众生,受诸快乐”,于是佛现身说法,向弟子们展示了过往修行中的舍利以及供奉舍利的七宝塔,“尔时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这枚舍利即佛舍身饲虎之后产生的舍利。
  在《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中,故事产生缘由又不一样,“时佛微笑,口出香光,光有九色,遍照诸国,香熏亦尔”众人见此奇瑞之相,欲闻其中因缘,佛便予以说解。
  《经律异相》属于类书,广事收罗众多散见于经律中的稀有异相故事,摩诃萨埵太子以身施虎便是其中一个小故事。“异相”是针对“同相”而言的,佛教认为宇宙事物的“同相”,是指真相、本原,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因此必须借助“异相”的譬喻、故事来说明。
  在《分别功德论》中,引用这个故事则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弥勒成佛在释迦牟尼之后,从而点明“道无前后,意决为先”的道理。
  《六度集经》内容主要是讲述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的本生事迹,记载佛于王舍国鹞山中,为五百罗汉和一千菩萨讲说布施,例如布施的动机是“欲求佛擢济众生,令得泥洹,不复生死”,布施的对象应该是“跨天踰地,润弘河海,布施众生”,布施的内容离不开日常物质器具,要让“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等等,布施的态度应该是“索即惠之”,舍身饲虎的故事之所以在此处出现,就是因为与“布施”有关,是为了阐明佛为普度众生不惜舍身赴死的道德精神。因此舍身饲虎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与之并列的还有割肉喂鹰、投海喂鱼等,都是佛在修菩萨道时的故事。
  《修行本起经》讲述的是菩萨投胎的故事,也是过去世中的修行本生故事,但文章中的在于讲述菩萨投胎,因此舍身饲虎只是一笔带过。
  《佛说菩萨本行经》也是讲述佛的本生故事,在故事开篇点明佛的意图,即“我从无数劫以来,所作功德,作大誓愿,我今以此正真之行,除去一切众生身病并除意病”,随后列举了佛在过去世舍身度化众生的故事,其中就包括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表示佛践行了他的誓言。“世尊自说前世宿行所作,结于誓愿今皆得之。今我以此正真之教,除去一切众生灾祸”,下文于是开始讲述更多关于佛舍身的故事,目的也是在于阐明佛危己济众的利他精神,由于舍身饲虎已经是过去世中发生过了的事情,因此在此处便以一句话简略概括。
  《大智度论》则是为了说明佛在修行过程中面临两难时的抉择,“菩萨是时兴大悲心,即以身施,菩萨父母以失子故,忧愁懊恼,双目失明”,舍身饲虎在此处正是作为两难情景出现的。
  第二,故事人物。在舍身饲虎的故事中,各译本的出场人物都不尽相同,主角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一些配角不完全一样,而每个人物形象各自指代的对象,各译本之间也出现了差异。此外,在《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这一译本之中,还出现了太子傍臣阇耶(阿难)、山上神仙道人(弥勒)、裴提舍王(难陀)、婆罗门(罗云),是所有译本中人物最多的。除了表格中的四个译本,余下诸译本里,《修行本起经》、《分别功德论》、《六度集经》、《大智度论》的主角都只言“菩萨”,但根据上下文来看,实际上仍是指佛,《佛说菩萨本行经》里只提了摩诃萨埵太子,与其它译本相比,出场人物只有舍身饲虎的主角,没有旁人,也没有指代对象。
  第三,從故事情节的叙述详略来看,《金光明经》无疑是最详细的,在散文叙述之后,又用偈语概括地复述了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在描写上,《金光明经》也增加了一些细节,例如三位王子在竹林中关于“怖惧”“忧愁”的讨论,在见到饿虎之后关于“难舍己身”的对话,都十分细致,也暗藏一些佛理。《贤愚经》的故事叙述也十分完整,详细程度仅次于《金光明经》。《经律异相》则是在《金光明经》基础上的归纳概括,短小精炼。值得注意的是,在《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这一译本之中,在舍身饲虎之前还有太子卖身布施、上山求道等情节,故事主要在于表达太子一心向佛、不惜舍身求道的精神,因此就故事情节而言,在这些译本中是最与众不同的。剩下的其它版本虽然情节完整,但都相对简略,例如《六度集经》和《分别功德论》。最后,在《修行本起经》、《佛说菩萨本行经》、《大智度论》这些把舍身饲虎作为典故引用的译本中,故事往往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无情节详略可言。   最后,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分析。首先,各版本中有些人物的身份相同,但是名字却不同,各自指代的对象也不是完全相同,这些可能是译者及其所处的年代不同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译者各自参考的底本不一,从而造成诸多细节上的差异。或者说,这个故事在印度当地也是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起初并不统一,加之后来在传播过程中遭遇到的情节增减、改编等,便造成了今日各译本之间的差异。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其次,各版本中“舍身饲虎”这个故事详略不同,这是因为每个故事在整篇文章中地位不同,以及每篇文章主旨不同。有些版本将这个故事作为文章中心,通篇详细阐述该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心理活动以及人物对话。而有些只是作为例证来阐述说明文章想要表达的另外的中心思想,于是简略得多,没有太多细节描写,短短几行字便足矣。
  萨埵王子以身施虎这个故事在中国的流行度很高,从译本的数量和在其它佛教经典中被提及的次数中我们便有所体会,它也是佛教美术的重要题材,在敦煌石窟中保存有多幅历代以来关于此故事的壁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起先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后人不断增加细节描写,对它详加叙述,例如《金光明经》比《六度集经》就详细得多。同时它不断被作为典故运用,当提及“舍身饲虎”,寥寥数字人们立马能反应过来这是怎么样的故事,而不用再一一细说进行“扫盲”,从故事上升为典故,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故事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呢?此外,故事在诸多译本中都有出现,这种重复度更是进一步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流行度之高。
  佛教里有很多关于“舍身”的故事,例如割肉喂鹰、投海喂鱼等等,这里所说的“舍身”,虽然带有夸张的神话色彩,但主要目的是为了表明佛的慈悲,为求佛道,度化众生,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是为了宣扬一种大无畏的菩萨精神。并没有唆使人们不珍惜生命,作无谓的牺牲,因此我们在理解上也不能陷入偏差与误解。
  参考文献:
  [1]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2]董华锋.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舍身饲虎”图像考辨[J].敦煌学辑刊,2015年第1期.
  [3]梁丽玲.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所据佛典之判读[M].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上),2002年.
  [4]项楚.敦煌变文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作者简介:
  吴茜茜(1988—),女,湖北荆州人,教师,201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任职于广州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物理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教
[摘 要] 通过对比实验,揭示了语义韵知识的介入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即语义韵能够显著提高高职学生的词汇搭配能力以及语用能力,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启示。  [关 键 词] 语义韵;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14-01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元素,是语言交际的基础。然而,由于词汇量的匮乏以及词汇的机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