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通过早期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恢复期针灸、按摩、主动、被动功能锻炼,促使肢体运动功能较快恢复。结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及早进行针灸、按摩、康复训练,能够促使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中医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2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40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意外临床诊断并经CT证实,年龄42~71岁;其中男18例,女22例;住院天数12~51天,均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表现为不同程度上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生活不能自理者。
早期康复护理:文献报道,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同时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足内翻等,为以后肢体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由于出现肢体麻痹,产生肌张力异常,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引起关节挛缩和变形,为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在偏瘫患者卧床期间除做好基础护理外,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极为重要。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及时进行关节活动,被动运动等训练。正确肢体位置摆放,在第一阶段应将床头抬高15~20cm,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即肩外展50°、内旋50°、屈40°,将肩胛骨及整个上肢放在衬垫(或小枕头)上,并高于心脏水平,预防手部水肿。上臂手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患侧下肢髋及膝关节略屈,膝下垫小枕头,大腿外侧至膝关节放沙袋,一防其外展、外旋,足底部顶住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主动和被动活动关节训练,重点是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其方法为由健侧至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对肢体小关节如指、肘、踝关节活动要特别注意,因小关节易发生强直,应按规定多做运动。
恢复期康复护理:临床研究表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特别是最初4周最快,故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进行针灸、按摩治疗,如果延长3~6个月,疗效就大为降低。①针刺选穴及方法,以手足阳明胃经穴为主,辅以少阳经穴,均取患侧穴,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用28号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继续捻转,使肩髃针感传至肘关节,曲池针感传至脚跟部,阳陵泉、绝骨以穴位局部得气为度。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开始下1个疗程。②灸法:选用隔蒜灸,将紫皮独头蒜,切成5mm厚的薄片,用针刺数个小孔,置于穴位上,每穴用小艾柱,以穴位局部热感为度。针刺结束30分钟后施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穴7壮,第2个疗程每穴5壮,以后每穴3壮,局部发红时,可隔日灸。③按摩:按摩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的穴位或局部,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及新陈代谢,防止肢体水肿,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及其他并发症。操作时手法要柔和,有力、均匀,由轻到重,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以不引起肌肉挛缩为度,当患肢关节有轻微的自主收缩时,按摩手法可稍加重一些。④床上被动锻炼:在按摩后进行,软瘫期由于关节周围肌肉松弛,被动活动范围小,进行上下肢各关节运动要从大关节开始,然后到小关节,运动幅度逐渐增加,鼓励患者尽量用健肢给患肢做被动动作,训练上肢时,家属可协助抬起患肢到头侧,再放回原位,训练下肢时,在护士或家人协助下使髋骨、双膝关节屈曲,两足靠拢,双膝左右慢慢摆动,以上每个动作重复10次,2次/日,每次历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做5~15分钟。⑤肢体主动功能训练:可保持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应缓慢进行,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以促进和诱发自主运动。方法是教给患者先做患肢的假象运动,即用意志支配发出神经冲动,使瘫痪肌肉收缩,然后做肌力运动,进而做主动运动,为保证健侧肢体的肌力维持,可用健手托起患手,健腿架起患腿一起活动。训练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⑥下床主动功能锻炼:床下运动时,训练的重点是站立及步行,先在帮助下扶支撑物站立(如床头、椅子等),并多次重复直至最后徒手站立,当下肢肌力达2~3级时,可开始步行训练,一般采用三步法,在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以增加其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锻炼时间一般每日3次,安排在输液前后,睡觉前,活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日增加,从3人协助活动到1人协助活动,最后独立行走。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①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调动心理积极因素,取得最佳疗效。②加强基础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因此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注意加强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的护理,并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有效咳嗽练习,以提高气管的保护机能。③加强饮食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因其活动少,肠蠕动减慢,食欲降低,因此加强饮食护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抵抗力,对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柔软的均衡膳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同时注意营养搭配,防止便秘。
结果
本研究40例患者中,20例上下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恢复,生活可自理;12例上下肢肌力较前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8例下肢肌力较前明显增加,上肢肌力恢复不太理想,与患者住院时间短,发病后未及时进行治疗,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有关。
讨论
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年迈之人,阴津自亏,气血渐衰,偶因将息失宜或因情志所伤而诱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气不能行,血不能运,气滞血瘀,统摄无力,脉络痹阻或血溢脉外。中医针灸、按摩能够疏经活络,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再加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及家属康复欲望强烈,都能积极配合,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消除患者的依赖心理,将现代康复理念、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特色循经按摩相结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了疗程,实践证明,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及早进行针灸、按摩、康复训练,能够促使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中医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2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40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意外临床诊断并经CT证实,年龄42~71岁;其中男18例,女22例;住院天数12~51天,均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表现为不同程度上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生活不能自理者。
早期康复护理:文献报道,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同时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足内翻等,为以后肢体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由于出现肢体麻痹,产生肌张力异常,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引起关节挛缩和变形,为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在偏瘫患者卧床期间除做好基础护理外,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极为重要。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及时进行关节活动,被动运动等训练。正确肢体位置摆放,在第一阶段应将床头抬高15~20cm,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即肩外展50°、内旋50°、屈40°,将肩胛骨及整个上肢放在衬垫(或小枕头)上,并高于心脏水平,预防手部水肿。上臂手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患侧下肢髋及膝关节略屈,膝下垫小枕头,大腿外侧至膝关节放沙袋,一防其外展、外旋,足底部顶住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主动和被动活动关节训练,重点是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其方法为由健侧至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对肢体小关节如指、肘、踝关节活动要特别注意,因小关节易发生强直,应按规定多做运动。
恢复期康复护理:临床研究表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特别是最初4周最快,故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进行针灸、按摩治疗,如果延长3~6个月,疗效就大为降低。①针刺选穴及方法,以手足阳明胃经穴为主,辅以少阳经穴,均取患侧穴,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用28号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继续捻转,使肩髃针感传至肘关节,曲池针感传至脚跟部,阳陵泉、绝骨以穴位局部得气为度。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开始下1个疗程。②灸法:选用隔蒜灸,将紫皮独头蒜,切成5mm厚的薄片,用针刺数个小孔,置于穴位上,每穴用小艾柱,以穴位局部热感为度。针刺结束30分钟后施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穴7壮,第2个疗程每穴5壮,以后每穴3壮,局部发红时,可隔日灸。③按摩:按摩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的穴位或局部,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及新陈代谢,防止肢体水肿,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及其他并发症。操作时手法要柔和,有力、均匀,由轻到重,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以不引起肌肉挛缩为度,当患肢关节有轻微的自主收缩时,按摩手法可稍加重一些。④床上被动锻炼:在按摩后进行,软瘫期由于关节周围肌肉松弛,被动活动范围小,进行上下肢各关节运动要从大关节开始,然后到小关节,运动幅度逐渐增加,鼓励患者尽量用健肢给患肢做被动动作,训练上肢时,家属可协助抬起患肢到头侧,再放回原位,训练下肢时,在护士或家人协助下使髋骨、双膝关节屈曲,两足靠拢,双膝左右慢慢摆动,以上每个动作重复10次,2次/日,每次历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做5~15分钟。⑤肢体主动功能训练:可保持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应缓慢进行,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以促进和诱发自主运动。方法是教给患者先做患肢的假象运动,即用意志支配发出神经冲动,使瘫痪肌肉收缩,然后做肌力运动,进而做主动运动,为保证健侧肢体的肌力维持,可用健手托起患手,健腿架起患腿一起活动。训练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⑥下床主动功能锻炼:床下运动时,训练的重点是站立及步行,先在帮助下扶支撑物站立(如床头、椅子等),并多次重复直至最后徒手站立,当下肢肌力达2~3级时,可开始步行训练,一般采用三步法,在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以增加其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锻炼时间一般每日3次,安排在输液前后,睡觉前,活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日增加,从3人协助活动到1人协助活动,最后独立行走。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①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调动心理积极因素,取得最佳疗效。②加强基础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因此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注意加强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的护理,并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有效咳嗽练习,以提高气管的保护机能。③加强饮食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因其活动少,肠蠕动减慢,食欲降低,因此加强饮食护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抵抗力,对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柔软的均衡膳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同时注意营养搭配,防止便秘。
结果
本研究40例患者中,20例上下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恢复,生活可自理;12例上下肢肌力较前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8例下肢肌力较前明显增加,上肢肌力恢复不太理想,与患者住院时间短,发病后未及时进行治疗,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有关。
讨论
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年迈之人,阴津自亏,气血渐衰,偶因将息失宜或因情志所伤而诱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气不能行,血不能运,气滞血瘀,统摄无力,脉络痹阻或血溢脉外。中医针灸、按摩能够疏经活络,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再加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及家属康复欲望强烈,都能积极配合,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消除患者的依赖心理,将现代康复理念、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特色循经按摩相结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了疗程,实践证明,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及早进行针灸、按摩、康复训练,能够促使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