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脑血栓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预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2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使用的是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效果理想,存在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它不但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老年脑血栓患者 预后影响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血栓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理主要包括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极容易出现再次复发现象,发生后遗症,因此这种疾病对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本院对5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研讨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总共有50例,选取患者住院时间均在2014年5月份至2016年5月份,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年龄在最小的有6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6岁,平均年龄在(68±3.4)岁。最长病程时间为7小时,最短时间的为2小时,平均病程时间在(4.5±1.1)小时。所有患者经MRI、CT诊断后,确诊为脑血栓。以上5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急性脑梗死以及外脑出血,同时不存在肝肾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疾病等。两组研究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性别等资料存在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在实验组中患者主要是在对照组单一利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即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口服,而服用剂量是10毫克,每日服用一次。
1.2.2 对照组
患有脑血栓的病人在入院后应该每天保持良好休息,同时选择神经营养、限盐和吸氧等常规的治疗方法,把剂量0.5g胞二磷胆碱充分的融入到0.5g右旋糖酐中,并利用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药物每天需要注射一次。通过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具体分析,选择甘露醇GTT的20%进行注射,而实际的剂量是依据临床具体情况来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脑细胞活化剂,改善其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应用预防感染和降糖降压等措施。加入阿司匹林,主要治疗方式是口服,每日服用两次,服用剂量是75-100毫克[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表达,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
针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时,具体标准为,第一治愈: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具体治疗之后,相关的疾病体征和症状恢复正常,而病残达到了零级,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其幅度可以达到90%以上。第二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相关的疾病体征和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残在一级到三级,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得到改善,而恢复程度在60%之上。第三有效:患者在进行具体治疗之后,相关的疾病体征和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破损情况有所改善,恢复程度达到30%以上。第四无效:患者如果在进行具体治疗之后,病情变化并不明显,并且患者神经功能的破损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幅度是在30%以下[3]。
1.4 统计学方法
对5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14.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技术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并采取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计算时,利用(均数±标准差)方法表示,选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效果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下表1。
2.2 神经缺损的恢复分析
实验组的患者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效果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2.
3 讨论
脑栓塞临床中又被称作栓塞性脑梗死,常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中,脑栓塞与脑动脉净化性脑梗死不同,该病病情较重,发病急。急骤起病是该病的主要特点,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并无症状,发病后,数分钟内发展到病情的高峰,病因可以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其中非心源性引起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细菌性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以及其他栓子。产生脑血栓的原理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间相互影响,而早期患有脑血栓的病人血小板会发生活动异常,并致使血栓素的大量释放,导致出现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脂质代谢出现了严重的紊乱,可能会直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脑血栓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生应该重点治疗和调节病人的血脂、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的药效为解热镇痛,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能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效果,避免出现血栓,同时对患者脑部实行循环式治疗。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不但能抑制血栓的形成,还可以有效改善血流循环速度,并降低患者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次研究得出,患有脑血栓的病人应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郭秀武.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7):145-146.
[2]吕怀仲.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127-127.
[3]李艳军,邵宏元.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30-31.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老年脑血栓患者 预后影响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血栓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理主要包括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极容易出现再次复发现象,发生后遗症,因此这种疾病对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本院对5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研讨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总共有50例,选取患者住院时间均在2014年5月份至2016年5月份,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年龄在最小的有6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6岁,平均年龄在(68±3.4)岁。最长病程时间为7小时,最短时间的为2小时,平均病程时间在(4.5±1.1)小时。所有患者经MRI、CT诊断后,确诊为脑血栓。以上5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急性脑梗死以及外脑出血,同时不存在肝肾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疾病等。两组研究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性别等资料存在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在实验组中患者主要是在对照组单一利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即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口服,而服用剂量是10毫克,每日服用一次。
1.2.2 对照组
患有脑血栓的病人在入院后应该每天保持良好休息,同时选择神经营养、限盐和吸氧等常规的治疗方法,把剂量0.5g胞二磷胆碱充分的融入到0.5g右旋糖酐中,并利用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药物每天需要注射一次。通过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具体分析,选择甘露醇GTT的20%进行注射,而实际的剂量是依据临床具体情况来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脑细胞活化剂,改善其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应用预防感染和降糖降压等措施。加入阿司匹林,主要治疗方式是口服,每日服用两次,服用剂量是75-100毫克[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表达,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
针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时,具体标准为,第一治愈: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具体治疗之后,相关的疾病体征和症状恢复正常,而病残达到了零级,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其幅度可以达到90%以上。第二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相关的疾病体征和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残在一级到三级,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得到改善,而恢复程度在60%之上。第三有效:患者在进行具体治疗之后,相关的疾病体征和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破损情况有所改善,恢复程度达到30%以上。第四无效:患者如果在进行具体治疗之后,病情变化并不明显,并且患者神经功能的破损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幅度是在30%以下[3]。
1.4 统计学方法
对5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14.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技术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并采取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计算时,利用(均数±标准差)方法表示,选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效果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下表1。
2.2 神经缺损的恢复分析
实验组的患者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效果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2.
3 讨论
脑栓塞临床中又被称作栓塞性脑梗死,常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中,脑栓塞与脑动脉净化性脑梗死不同,该病病情较重,发病急。急骤起病是该病的主要特点,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并无症状,发病后,数分钟内发展到病情的高峰,病因可以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其中非心源性引起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细菌性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以及其他栓子。产生脑血栓的原理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间相互影响,而早期患有脑血栓的病人血小板会发生活动异常,并致使血栓素的大量释放,导致出现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脂质代谢出现了严重的紊乱,可能会直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脑血栓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生应该重点治疗和调节病人的血脂、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的药效为解热镇痛,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能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效果,避免出现血栓,同时对患者脑部实行循环式治疗。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不但能抑制血栓的形成,还可以有效改善血流循环速度,并降低患者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次研究得出,患有脑血栓的病人应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郭秀武.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7):145-146.
[2]吕怀仲.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127-127.
[3]李艳军,邵宏元.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