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与人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thylif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熊先生与十六位受访者剀切痛陈的“大学问题”中,纠缠交错着人与体制、体制与人的复杂关系和深刻矛盾。它的能量以失控与纵容兼而有之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一层面、每一环节,以至触及人的问题,便归结为体制的弊病;触及体制的弊病,便发现终究是人的问题--在人治与精英的时代,“人”的作用能够左右、塑造,以至颠覆体制,使之改道易辙;在体制主宰一切的今天,体制有效地把持、控制、及至百般支配“人”,使之就范而合作。
  今日教育告别了人治的是非与独断,换来精英的缺席与真空,其代价,其效应,是面对庞大的体制,人人怨责,而人人无能为力,除非是那些利用体制、舞弄权谋并堂堂隐匿的人。
  我们愿意默认这大尴尬么?在被议论一方,情状恐怕尴尬尤甚:熊先生说他特意约请了六位国内著名大学的校长参与议论,结果无一例外被婉拒。这一层,我不同情熊先生,而宁愿同情校长们:他们又忙又累,哪里顾得上谈教育?要知道,不是他们在办教育,而是教育体制在“办”他们;他们虽则是执行体制的人,其实每走一步无非被体制所“执行”。或曰:今日校长的权力不是很大么?不,那是受制于行政机器的小权利,不是教育的大权力,不然,为什么贵为校长,都不便为教育本职说几句真心话?
  而体制恢恢,仍竟有零零星星不甘于无能为力“人”。 我不敢说这是教育的希望,仅止审慎地看作“人”的希望:半年来,我因辞呈而被渲染的媒体闹剧并非全然虚空,不少有名有姓的“人”迅速给予清晰的回应,如徐友渔、杨东平、顾海兵……还有一位深圳市高级中学科研处的刘伟特意跑来北京对我说:大学还算好啊,有人敢说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其实更糟糕、更畸形、更可怕。
  教育需要批评,批评不需要如我这般沮丧而退却的人。本书指证的渊深“黑洞”或足令人更沮丧,而这书之能够编成功,我承认,适足令我们有理由免于无谓的沮丧,并隐然闪烁着顽强的希望——这希望,不在书中的议论,而在抬头议论的“人”。这些议论处处宣泄着对教育体制的失望,同时宣告,有那么一小撮人不肯对教育失去希望。
  是的,我们毕竟难以弃绝对教育的希望。教育的希望,终究在人,倘若对“人”不再抱有希望,我们还剩什么希望?
  编辑/徐晓浪
其他文献
对旧城的改造让众多城市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缺了那一份独特的韵味,多了份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气息。古村落的消失、民间艺人的减少、民间文化的失传,渐渐地,承载文化的物质载体便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首先一个消失的文化是在我们的城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们的660个城市在改造的口号下已经变得完全一样了,千城一面,但是没有人感到可惜。文化的另外一个丧失在于中国古村落的消失。现在中国的村落,除去西塘、
期刊
“水”是生命的源泉。战国时期,诸子皆以“水”为喻体阐述自家学说。   老子曰:“上善若水,夫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善”即水之美德,诚如老子所言: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谈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动若水之自然,人品若水之纯清。如此,生命便进入了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
期刊
“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们的贪婪。”  ——圣雄·甘地    只要有人就有危机,任何想要预防危机的想法就是在和人的本性作斗争,历史告诉我们,这是条死胡同。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危机,但心系桃源……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期刊
春节7天,没去走亲访友,没去旅游度假,一家三口集体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泡网络,而平日里积累起来的无聊与无奈便被这些看似丰富的活动集中引爆了。  先说电视,换台再换台,翻了几遍,综艺节目和影视剧多数时候停留在装疯卖傻与打打杀杀之间,电影频道偶有好片,偏偏又是重播经典,连惟一信赖的科教频道不知何时也学会了虚张声势,让人不得不疏远。再说书籍,本想趁着长假盘点一下这一年看了多少书、什么书,结果很崩溃—
期刊
主讲:释果宁  地点:醒狮国学院  整理:本刊编辑部    七,是在人生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数字。  我们从生而落地,到离开这个世界,每七年便会彻底变化一次。在这七年中,我们的生理完成细胞的轮回和改变,而心灵从心态、成长上完成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更加美好,因此,我们提倡心灵健康。而我们所要的心灵健康,正来自这循环往复的七年之变。  人生之初  每一个人在出生之时,都只是靠心灵去
期刊
中国古典建筑是传统文化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上海宝山寺,2005年动工移地重建,新寺为仿晚唐木结构建筑风格,并按丛林规范重修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新寺建筑木料均采用非洲红花梨木,整体建筑古朴厚重,大方典雅,已获得“鲁班奖”提名。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踏进宝山寺的山门,厚朴凝重的木结构建筑会让你感受一种“心随境转”的淡泊与宁静。在城市中,我们往往习惯了被关在钢筋混凝土铸就
期刊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以其观自然而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人文”即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自古以来,凡是
期刊
翻开任何一本中国文化典籍,我们都会发现里面肯定有一个字,那就是“天”。可以说,“天”就是中国人思考的终极问题。  与西方人眼中的上帝、耶稣不同,我们无法对中国人眼中的“天”下一个定义,它就是一个一个苍穹,一个境域,一个充满玄机的境域。    苍天在上  正如我们每个人抬头看到的那样,蓝天白云,无边无际,它的含义是如此地丰富,以至于我们在那一声声“天啊!”的呐喊中,体现着“天”的蕴意:当我们遭受天灾
期刊
近期,《新民周刊》的记者们搞了一次规模颇大的街头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民众间信任感正逐渐下降。为什么我们不再信任别人?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化积淀的民族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有些令人意外。这其中,包含着教育、沟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特别应警惕的,是道德通胀的威胁。    通胀是经济学概念,但同样的效应,也出现在社会行为中,因为人类在商品交换之前,已经在进行着社会交换。  社会
期刊
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指导,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是“传承华夏商道智慧,成就未来商业领袖”。  以下为部分学者、企业家的观点摘录:  邢志清(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大家知道,全球经济动荡,在这样一个经济巨变的今天,中国依然创造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个奇迹得益于或者说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韬光养晦,离不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