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地德语作为汉萨同盟的贸易语言,曾在德国盛极一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如今在德国的发展现状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采访,再现了低地德语在汉堡所经历的微观转变,并通过调查,全面地呈现了低地德语在德国汉堡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低地德语;汉堡;语言选择;身份认同
一、低地德语的前世今生
低地德语的发展有着较为清晰的脉络,可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追溯到日耳曼民族最主要的方言古萨克森语。当时的萨克森人居住在德国今天的下萨克森地区。通过日耳曼民族迁徙,其传播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荷尔斯泰因,施托尔马恩,下萨克森,威斯特法伦及荷兰东部。
伴随着东进,低地德语也进入了中低地德语阶段。至1225年,中低地德语继续向东延伸,并于殖民当地语言碰撞出了许多新的语言变体:如梅克伦堡语、波莫语、南梅克语等。
第三个阶段是低地德语的繁荣阶段。德国北部城市间的汉萨同盟在14世纪达到兴盛,低地德语作为贸易专用语和官方的书面语也盛极一时,其规模涵盖了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英国的港口城市。
从16世纪开始,汉萨同盟的衰落也殃及了这门古老的语言,低地德语逐渐失去了其书面语的地位,沦为地区方言。
二、低地德语在汉堡的现状
上文中提到,汉堡作为汉萨城市,曾经为低地德语统治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而在高地德语盛行的今天,这门古老的语言在汉堡的发展现状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Frerk M?ller于2007年进行了一次针对低地德语21世纪发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的汉堡,掌握良好的低地德语知识的人数仅占汉堡人口的10%,相比1984年的数据直降19%。此外,在仍掌握一些低地德语词汇的受访者中,54%表示距上一次使用低地德语已有至少半年之久。而今天,汉堡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低地德语的人仅剩10万。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低地德语几乎已经完全退出日常交际的舞台。
那么,低地德语使用频率的急剧下降乃至不再是日常交际工具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笔者通过对几名“老汉堡人”的采访,了解到他们的语言使用历程,总结出一条极为相似的微观变化线。
首先,参访对象的年龄段在69-73岁之间,他们从小掌握低地德语并用其交流;在工作阶段,他们与同事和顾客也用低地德语交流,有时与上司也用这种方言;成家之后,情况就消极的多。当这些受访者与非低地德语使用者组成家庭时,夫妻二人便不再使用低地德语交流,也不再向下一代传授这门语言;另外,随着老一批“汉堡人”的退休,低地德语也必然丧失其主导地位。
三、文化领域“重获新生”
但是尽管如此,相关资料显示,低地德语在文化领域有着积极的发展:
1. 媒体。在汉堡的各类媒体上经常出现低地德语的身影。汉堡晚报就出版过名为《您会将汉堡话吗?》的读物;北德广播电台会使用低地德语播出实时评书及每日新闻;电视节目则会定期播放翻译成低地德语的电视剧以及关于低地德语使用者的相关报道;此外,汉堡还有多家低地德语的出版社,如Quickborn出版社等。
2. 教育。自从低地德语作为区域语言被纳入《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汉堡就向市内的小学引入了低地德语课程;另外,汉堡大学也设有低地德语语言文学学院,除了从事低地德语历史、文化、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有名为“低地德语在汉堡”的科研项目;网络上,也有如Plaatolio这样的组织和汉堡教育服务类网站开设的网络课程,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料。
3. 艺术。在汉堡,低地德语同样活跃在高雅的舞台上。除专业的Ohnsorg剧院之外,汉堡的德国话剧协会每年都会上演一部低地德语话剧;还有许多民间剧院如“Hüsung”、“13个汉堡人”剧院等等,也会定期上演低地德语的各类剧目;此外,汉堡还会举办低地德语的朗读会、音乐会、书博会等各类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低地好声音”音乐大赛,这项比赛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汉堡或其他州市的低地德语乐队及独立音乐人前来参赛,如Travelling Folk、Die Wattenlaeufer等等。
4. 活动。2016年4月23日,汉堡举办了第一届“汉堡低地德語日”,目的是鼓励人们说家乡话;此外,一些老汉堡人,也自发地成立社团或“语言圈儿”,如“Krink”。他们在圈儿内用低地德语交流或阅读,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语言能力。
由此可见,虽然低地德语在日常交际领域逐渐褪色,却又在文化领域得以“重获生机”。
四、原因初探及总结
根据采访和调查结果,低地德语在汉堡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了从日常交际工具到区域文化载体的转变。对于转变的原因,学术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地德语与文化的密切联系降低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另一种认为,因其在日常生活中地位下降,才出现了使用低地德语的特定文化场景。笔者更赞同后者。因为笔者的采访对象中便有低地德语组织“Plattdüütsch Krink”的组织者,他们表示成立这个组织是出于保护低地德语能力的初衷,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低地德语的机会越来越少。至于为何想要保护这项语言能力,则与身份认同密不可分。Frerk M?ller的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对低地德语的感受时,90%的受访者提到“家乡话”,89%的受访者认为是“典型的北徳语言”。而笔者的受访者表示会说低地德语的就是“老汉堡人”。这是便是身份认同的力量所在,也说明人们已经为低地德语加上了区域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标签,赋予了她应有的社会功能属性。
参考文献:
[1] M?ller, Frerk: Plattdeutsch im 21. Jahrhundert. Bestandsaufnahme und Perspektiven, Leer 2008.
[2] Schr?der, Ingrid: Plattdeutsch in Hamburg. Sprachwahl als Mittel zur Konstruktion lokaler Identit?t? In: Müns, Wolfgang (Hrsg.): Ma mag sik kehrn um kanten, as man will, noch jümmer is der’n Eck, wo man ni wen is. 100. Jahrgang der Zeitschrift ?Quickborn“, Festschrift, Hamburg 2010, S. 585-601.
[3] Bieberstedt, Andreas/ Ruge, Jürgen / Schr?der, Ingrid: Hamburgisch- Sprachkontakt und Sprachvariation im st?dtischen Raum. Eine Projektskizze. In: Niederdeutsches Jahrbuch 131, 2008, S. 159-183.
【关键词】:低地德语;汉堡;语言选择;身份认同
一、低地德语的前世今生
低地德语的发展有着较为清晰的脉络,可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追溯到日耳曼民族最主要的方言古萨克森语。当时的萨克森人居住在德国今天的下萨克森地区。通过日耳曼民族迁徙,其传播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荷尔斯泰因,施托尔马恩,下萨克森,威斯特法伦及荷兰东部。
伴随着东进,低地德语也进入了中低地德语阶段。至1225年,中低地德语继续向东延伸,并于殖民当地语言碰撞出了许多新的语言变体:如梅克伦堡语、波莫语、南梅克语等。
第三个阶段是低地德语的繁荣阶段。德国北部城市间的汉萨同盟在14世纪达到兴盛,低地德语作为贸易专用语和官方的书面语也盛极一时,其规模涵盖了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英国的港口城市。
从16世纪开始,汉萨同盟的衰落也殃及了这门古老的语言,低地德语逐渐失去了其书面语的地位,沦为地区方言。
二、低地德语在汉堡的现状
上文中提到,汉堡作为汉萨城市,曾经为低地德语统治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而在高地德语盛行的今天,这门古老的语言在汉堡的发展现状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Frerk M?ller于2007年进行了一次针对低地德语21世纪发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的汉堡,掌握良好的低地德语知识的人数仅占汉堡人口的10%,相比1984年的数据直降19%。此外,在仍掌握一些低地德语词汇的受访者中,54%表示距上一次使用低地德语已有至少半年之久。而今天,汉堡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低地德语的人仅剩10万。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低地德语几乎已经完全退出日常交际的舞台。
那么,低地德语使用频率的急剧下降乃至不再是日常交际工具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笔者通过对几名“老汉堡人”的采访,了解到他们的语言使用历程,总结出一条极为相似的微观变化线。
首先,参访对象的年龄段在69-73岁之间,他们从小掌握低地德语并用其交流;在工作阶段,他们与同事和顾客也用低地德语交流,有时与上司也用这种方言;成家之后,情况就消极的多。当这些受访者与非低地德语使用者组成家庭时,夫妻二人便不再使用低地德语交流,也不再向下一代传授这门语言;另外,随着老一批“汉堡人”的退休,低地德语也必然丧失其主导地位。
三、文化领域“重获新生”
但是尽管如此,相关资料显示,低地德语在文化领域有着积极的发展:
1. 媒体。在汉堡的各类媒体上经常出现低地德语的身影。汉堡晚报就出版过名为《您会将汉堡话吗?》的读物;北德广播电台会使用低地德语播出实时评书及每日新闻;电视节目则会定期播放翻译成低地德语的电视剧以及关于低地德语使用者的相关报道;此外,汉堡还有多家低地德语的出版社,如Quickborn出版社等。
2. 教育。自从低地德语作为区域语言被纳入《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汉堡就向市内的小学引入了低地德语课程;另外,汉堡大学也设有低地德语语言文学学院,除了从事低地德语历史、文化、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有名为“低地德语在汉堡”的科研项目;网络上,也有如Plaatolio这样的组织和汉堡教育服务类网站开设的网络课程,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料。
3. 艺术。在汉堡,低地德语同样活跃在高雅的舞台上。除专业的Ohnsorg剧院之外,汉堡的德国话剧协会每年都会上演一部低地德语话剧;还有许多民间剧院如“Hüsung”、“13个汉堡人”剧院等等,也会定期上演低地德语的各类剧目;此外,汉堡还会举办低地德语的朗读会、音乐会、书博会等各类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低地好声音”音乐大赛,这项比赛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汉堡或其他州市的低地德语乐队及独立音乐人前来参赛,如Travelling Folk、Die Wattenlaeufer等等。
4. 活动。2016年4月23日,汉堡举办了第一届“汉堡低地德語日”,目的是鼓励人们说家乡话;此外,一些老汉堡人,也自发地成立社团或“语言圈儿”,如“Krink”。他们在圈儿内用低地德语交流或阅读,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语言能力。
由此可见,虽然低地德语在日常交际领域逐渐褪色,却又在文化领域得以“重获生机”。
四、原因初探及总结
根据采访和调查结果,低地德语在汉堡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了从日常交际工具到区域文化载体的转变。对于转变的原因,学术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地德语与文化的密切联系降低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另一种认为,因其在日常生活中地位下降,才出现了使用低地德语的特定文化场景。笔者更赞同后者。因为笔者的采访对象中便有低地德语组织“Plattdüütsch Krink”的组织者,他们表示成立这个组织是出于保护低地德语能力的初衷,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低地德语的机会越来越少。至于为何想要保护这项语言能力,则与身份认同密不可分。Frerk M?ller的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对低地德语的感受时,90%的受访者提到“家乡话”,89%的受访者认为是“典型的北徳语言”。而笔者的受访者表示会说低地德语的就是“老汉堡人”。这是便是身份认同的力量所在,也说明人们已经为低地德语加上了区域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标签,赋予了她应有的社会功能属性。
参考文献:
[1] M?ller, Frerk: Plattdeutsch im 21. Jahrhundert. Bestandsaufnahme und Perspektiven, Leer 2008.
[2] Schr?der, Ingrid: Plattdeutsch in Hamburg. Sprachwahl als Mittel zur Konstruktion lokaler Identit?t? In: Müns, Wolfgang (Hrsg.): Ma mag sik kehrn um kanten, as man will, noch jümmer is der’n Eck, wo man ni wen is. 100. Jahrgang der Zeitschrift ?Quickborn“, Festschrift, Hamburg 2010, S. 585-601.
[3] Bieberstedt, Andreas/ Ruge, Jürgen / Schr?der, Ingrid: Hamburgisch- Sprachkontakt und Sprachvariation im st?dtischen Raum. Eine Projektskizze. In: Niederdeutsches Jahrbuch 131, 2008, S. 15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