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教学的益处不用赘述,从大教育家孔子的《论语》到新课标中的师生平等对话,延续几千年的对话教学印证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三年级学生处于写作的初始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喜欢语言表达,但落到文字表达时就缺少条理性和连贯性。教师可以利用他們喜闻乐见的课文对话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说,积极地写。这样,既能大大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和心理负担,又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其作文能力。
炼油厂小学是一所厂办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源已经由职工子女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只看重成绩,学生在这种压力下汲汲于获取知识,可语文素养却一点也没有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心急如焚。曾经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语文教研员的一句话震撼了我,他说:“几十年后,我们要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手好字,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一篇篇优美的作文。”这让我豁然开朗,我决定选择写作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我知道,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的内容非常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
一、我初步构思的语文教学“对话”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素材少得可怜,导致学生无话可写;教师规定的作文字数,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涩,结构不完整,如兔子的尾巴一样短得不能再短了。这样的情况,教师闹心,学生头疼,甚至一些学生刚开始写作就“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真是愁煞众人。
教师要看到三年级学生身上的优点——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达,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再加上课文中有很多他们喜爱的文章,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不懂就问》等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课堂上通过对这些对话进行拓展和想象,既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又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通过让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行想象和拓展,可以把语言表达落到实处,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这样的写作课好玩又有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畅所欲言,气氛轻松而愉悦。
二、如何克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不同表达
⒈尊重学生,悦纳学生,营造自由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愿意和教师交流,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是学生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达,教师千万不要一味否定,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理解,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发言是有价值的,如此,他们会更加自信。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时,让学生续写课文内容。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我觉得小红马说的是事实,骆驼在小红马的认知中就是丑的,就像我们觉得外星人很丑一样,为什么小红马要像你们所说的那样羞愧得满脸通红呢?”我没有否定他,而是对他的观点加以鼓励,这样既满足了他想要表现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公平和民主。这样的平等对话,融洽了师生关系,创造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2.积极引导,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世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一定要小而且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投入其中。如果问题太难或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在已经形成的认知里找不到相应的储备,则很难交流;问题太浅显或者范围太小,学生会觉得太简单,失去学习的热情;问题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则无法打动他们,他们便不感兴趣,只会泛泛而谈说一些套话……这些都会使对话教学失去意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定主题或者作文方向,把命题权交给学生。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学生的话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要加以引导,将教学重新带入正轨。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首先,我认为在对话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也就是说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思考:有何典型话题、学生能否有话可说、学生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等。教师只有高瞻远瞩,对这些问题了然于胸,才能适时点拨学生,把控好全局,让学生有所收获。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教学是在民主而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要保证对话正常、有序而扎实地进行,才能让学生的对话“真发生”,而非流于形式。再次,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也应是表演者。曾经有幸听过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课,课上,他就是演员,一会儿演小稻秧,一会儿是药农,感染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三、如何克服对话教学中写的差异性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例如,优等生在课上喜欢发言,对于对话教学往往很投入;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游离于对话教学之外,往往不喜欢发言,也不愿意动笔写作,即使写了也是照搬他人的话,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应该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1.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目标分层。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差异和学习习惯三个因素决定了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考虑到这三个因素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我试着将学生分为 A、B、C 三类 。A类:学习习惯很好,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成绩稳定;B类:智力正常,学习习惯不好,基本功不够扎实,但有提升的潜力;C类:学习感到吃力,成绩不理想。教师应按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
2.分层施教,解决接受差异。在对话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对于A类学生,要给予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作为小组的领导者和发言人,给小组学生做榜样;对于B类学生,要采用自学加教师适当点拨的教学策略;对于C类学生,教师要主动提问,写作时,教师要重点关注或安排A类学生辅导,确保他们能完成教学目标。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好学生“吃得好”,差学生“吃得饱”。
3. 分层评价,淡化横向评价,强调纵向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评价更强调纵向评价,即淡化学生之间的比较,鼓励学生进行自身纵向比较,关注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而非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不健康竞争。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说“你写得真好,比上一次有进步”,这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写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利用对话进行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放松,真正实现了从生命的高度、生活的视角进行写作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践行教育理念,做学生写作的“启明星”。愿每一个热爱学生和生活的教师,都能让学生爱上写作。
炼油厂小学是一所厂办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源已经由职工子女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只看重成绩,学生在这种压力下汲汲于获取知识,可语文素养却一点也没有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心急如焚。曾经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语文教研员的一句话震撼了我,他说:“几十年后,我们要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手好字,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一篇篇优美的作文。”这让我豁然开朗,我决定选择写作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我知道,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的内容非常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
一、我初步构思的语文教学“对话”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素材少得可怜,导致学生无话可写;教师规定的作文字数,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涩,结构不完整,如兔子的尾巴一样短得不能再短了。这样的情况,教师闹心,学生头疼,甚至一些学生刚开始写作就“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真是愁煞众人。
教师要看到三年级学生身上的优点——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达,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再加上课文中有很多他们喜爱的文章,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不懂就问》等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课堂上通过对这些对话进行拓展和想象,既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又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通过让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行想象和拓展,可以把语言表达落到实处,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这样的写作课好玩又有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畅所欲言,气氛轻松而愉悦。
二、如何克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不同表达
⒈尊重学生,悦纳学生,营造自由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愿意和教师交流,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是学生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达,教师千万不要一味否定,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理解,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发言是有价值的,如此,他们会更加自信。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时,让学生续写课文内容。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我觉得小红马说的是事实,骆驼在小红马的认知中就是丑的,就像我们觉得外星人很丑一样,为什么小红马要像你们所说的那样羞愧得满脸通红呢?”我没有否定他,而是对他的观点加以鼓励,这样既满足了他想要表现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公平和民主。这样的平等对话,融洽了师生关系,创造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2.积极引导,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世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一定要小而且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投入其中。如果问题太难或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在已经形成的认知里找不到相应的储备,则很难交流;问题太浅显或者范围太小,学生会觉得太简单,失去学习的热情;问题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则无法打动他们,他们便不感兴趣,只会泛泛而谈说一些套话……这些都会使对话教学失去意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定主题或者作文方向,把命题权交给学生。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学生的话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要加以引导,将教学重新带入正轨。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首先,我认为在对话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也就是说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思考:有何典型话题、学生能否有话可说、学生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等。教师只有高瞻远瞩,对这些问题了然于胸,才能适时点拨学生,把控好全局,让学生有所收获。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教学是在民主而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要保证对话正常、有序而扎实地进行,才能让学生的对话“真发生”,而非流于形式。再次,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也应是表演者。曾经有幸听过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课,课上,他就是演员,一会儿演小稻秧,一会儿是药农,感染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三、如何克服对话教学中写的差异性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例如,优等生在课上喜欢发言,对于对话教学往往很投入;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游离于对话教学之外,往往不喜欢发言,也不愿意动笔写作,即使写了也是照搬他人的话,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应该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1.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目标分层。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差异和学习习惯三个因素决定了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考虑到这三个因素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我试着将学生分为 A、B、C 三类 。A类:学习习惯很好,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成绩稳定;B类:智力正常,学习习惯不好,基本功不够扎实,但有提升的潜力;C类:学习感到吃力,成绩不理想。教师应按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
2.分层施教,解决接受差异。在对话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对于A类学生,要给予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作为小组的领导者和发言人,给小组学生做榜样;对于B类学生,要采用自学加教师适当点拨的教学策略;对于C类学生,教师要主动提问,写作时,教师要重点关注或安排A类学生辅导,确保他们能完成教学目标。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好学生“吃得好”,差学生“吃得饱”。
3. 分层评价,淡化横向评价,强调纵向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评价更强调纵向评价,即淡化学生之间的比较,鼓励学生进行自身纵向比较,关注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而非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不健康竞争。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说“你写得真好,比上一次有进步”,这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写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利用对话进行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放松,真正实现了从生命的高度、生活的视角进行写作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践行教育理念,做学生写作的“启明星”。愿每一个热爱学生和生活的教师,都能让学生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