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介绍应用第二趾与足内、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一期再造拇指的方法.方法对6例拇指Ⅳ°、Ⅴ°缺损及合并虎口及桡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设计以胫前动、静脉为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与带足内、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虎口及掌部桡侧皮肤缺损.结果 6例再造拇指及双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6 h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后成活.术后随访4~9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
【机 构】
:
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063000,唐山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应用第二趾与足内、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一期再造拇指的方法.方法对6例拇指Ⅳ°、Ⅴ°缺损及合并虎口及桡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设计以胫前动、静脉为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与带足内、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虎口及掌部桡侧皮肤缺损.结果 6例再造拇指及双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6 h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后成活.术后随访4~9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移植皮瓣无臃肿,两点分辨觉为11~15mm.供区行走无影响.结论第二趾与足内、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拇指Ⅳ°、Ⅴ°缺损及合并虎口及桡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患者男,48岁,因右手掌侧肿物伴环指屈伸活动受限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右手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伸屈活动不利,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予局部封闭、理疗处理,症状好转.近期因再次复发来我院就诊,以狭窄性腱鞘炎收住入院。
1966年杨东岳等首创择期移植第二足趾再造拇指,十多年后顾玉东[1]第二套供血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第二趾移植的成功率大为提高.四十年来这一手术已被手外科临床医生广泛采用,并作了不少改进和发展.如1984年程国良等[2]开创了急诊足趾移植手术,报道13例(14指)急诊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手术;1995年寿奎水等[3]从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亚急诊修复和再造拇、手指,认为术后疗效良好,方法切实可行.同年程国良
患者男,75岁.因"右手环指肿物伴出血21 d,肿物迅速增长7 d"而诊.21 d前右手无名指甲根部无诱因出现绿豆大小、鲜红色肿物,无疼痛,无意中将肿物碰破出血,在他院缝合(肿物未破切除)后仍出血不止,术后第4天肿物开始逐渐增大,每次换药仍出血,7 d前肿物迅速增大.查体:右手环指甲根部偏尺侧有一球形肿物,直径约1.0cm,基底部呈环状游离缘,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质脆,触之出血。
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拇长屈肌腱是拇指的主要肌腱之一,一旦缺损将对拇指及手的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我科从2003年至今用环指浅屈肌腱转移修复拇长屈肌腱缺损1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的 研究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31例.结果治疗后平均随访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5周.根据Jaki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12例,优良率为83.87%.结论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功能优良的优点。
目的 分析120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病例,对趾蹼间的血管形态和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观察120例156侧趾蹼,对第一跖骨背动脉和第一趾底动脉在趾蹼间的走向、口径以及两者的交通支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分型.结果按孙博的分型方法[1]:Ⅰ型72侧,占46.2%;Ⅱ型57侧,占36.5%;Ⅲ型7侧,占4.5%;Ⅳ型3侧,占1.9%;Ⅴ型15侧,占9.6%;另有2侧(占1.3%)第一跖骨背
目的 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累及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6例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61岁.按照AO骨折分型:C1型8例;C2型12例;C3型6例.其中2例为开放性骨折,另2例分别合并肩与肘关节脱位.均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26例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6~12周).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40°,背伸45°,尺偏30°,桡偏20°,旋前70
目的 介绍改良(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5例拇、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采用改良的(足母)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该皮瓣在传统(足母)趾腓侧皮瓣设计方法基础上,将皮瓣腓侧缘及近端分别向背侧及趾蹼侧移动,从而避开口径细小又紧贴于皮下的(足母)趾腓侧浅静脉,直接游离第一跖背浅静脉;皮瓣的动脉和神经游离仍以常规方式进行.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动、静脉危象.12例获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