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加速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医疗政策和意见,用来管理、规范医疗的运行机制。在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因为各种弊端造成了改革的障碍。为此,财政部、卫生部出台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通过成本控制与核算,加强医院财务收支、预算的控制,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 医院成本 控制
医院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兼具公益与盈利的双重性质。原来的医院财务制度过于宽泛,对成本没有进行细分,缺乏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应运而生。新制度以精细化、科学化为指导思想,重新调整医院管理体制,对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做出明确规定。另外,新制度还加入了成本归集、转移的知识。通过以上办法,在控制医院成本管理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
(一)医院总成本
根据马克思对商品的定义,在除去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医院总成本就是基于医疗业务发生后,产生的物料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总和。旧制度在医院成本计算中,将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分离。新制度在这里做出了调整,将药物收入并入医疗收入中,除此之外,还将行政后勤、医辅科室产生的费用一并纳入其中。
(二)医疗服务成本
医疗成本主要包括:在医疗业务中,人员经费、药品消耗、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等。在这些费用中,不包括医院科研产生的收入、政府在财政方面的额外补助,以及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三)成本管理
对医院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断调整管理方法,减小医院成本。其管理的目的是: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成本核算
将医疗业务产生的所有费用进行核算,在核算的过程中采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并计算出总成本与单位成本。成本核算要遵照选合法、可靠、分期、收支配比等会计原则。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
医院不但要救死扶伤,而且还要顺应改革的发展,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进行科研项目实验。根据医院的特殊性,将医院成本核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室成本核算
首先,科室成本的核算由四大类组成。具体为: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以及行政后勤。其中,临床服务主要是为患者服务,在核算费用时,通常以医疗成果为标准。该科室就是醫疗成本科室。医疗技术就是在医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服务,为技术服务科室。医疗辅助是在医疗服务于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等,完成辅助性作业的科室。行政后勤就是除了以上三项业务外,从事行业务的科室。
其次,对四类科室进行明确划分之后,根据严格的规范与流程,对各个科室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产生的费用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科室消耗中,间接成本根据相关原则计入科室消耗。完成这两种成本的归类,也就初步完成了医院成本的统计与归类。
最后,因为医疗业务需要多个科室的相互帮助和配合,就会产生摊派的费用。为了更精准的计算出每个科室的成本,将初步核算的成本进行分类,区分出本科室的成本与其他科室产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采用逐级分摊的办法,将摊派的费用计入临床科室。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医疗服务主要是给患者、病人提供服务,区别于一般的产品服务。其中,不同的医院因为设备、技术力量的不同,医疗服务的成本也就不同。另外,即使是在同一所医院,也会因为采取不同的医疗手段,导致医疗服务成本有差异。因此,在核算的过程中,除了对各个科室直接产生的费用,以及科室之间摊派的费用进行精密计算外,还要将医疗风险、技术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通过以上办法,能够增加核算的精准度。另外,医院要不断进行改革,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减少患者负担的同时,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减少医院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病种成本核算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对病种成本做了明确规定:凡是三级医院,应该按照要求核算病种成本。实际情况中,因为每一种病在治疗中存在很多因素,比如住院时间、住院方案、病人的体制等,通常这些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利于计算病种成本。针对这种现象,卫生部明确规定了病种成本的对象,即:常见病,没有并发症,有技术保障,其治疗效果安全。利用财务计算病种成本中,将病人住院到出院作为整个治疗时间,在此期间制定严格的临床诊断路径,计算在该路径中产生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项目的成本、药物的成本等,最终保证病种成本的准确性。
(四)诊断次数与床日成本
医院的医疗业务通过两个部门完成,一个是门诊,一个是住院部。计算诊次与床日成本非常简单。第一,将属于门诊、住院的成本,直接计入部门中。然后,再把科室产生的分摊费用并入门诊或者住院部。第二,按照规范,准确计算出门诊的人次,以及住院的床日。第三,将核算出来的总成本分别处以诊次、床日,就能得到诊次的成本与床日的成本。
三、医院成本管理的主要方面
医院成本管理主要是顺应医改要求,解决群众看病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医院成本控制中,利用会计相关的标准,精确核算出医院的总成本。然后对每一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成本增长的原因,然后在医院运营中改变方案,实现医院成本的有效控制。非盈利医院财政补贴少,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引,配合医疗体制的改革,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不断实现医院经济、社会收益的增长。
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财务部门的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一定要有相关的财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尤其是计算机知识和财务分析能力,而且还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单纯凭财务部门不能完成控制。鉴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来实行医院成本的管理。首先,在医疗业务开展之前,制定相应的预算标准、审核规范,以及采购的标准。其次,在医院设置监督部门,对医院医疗安全、成本动态进行全控监控,并把随时出现的情况记录下来。最后,将有关数据上报给财政部门,核算出总成本。在此基础上,医院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变动数据作为重点来研究,根据数据的变动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成本的消耗,并不断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 四、医院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新财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以及成本分析与控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在执行的过程建立科室考核机制,促进预算成本的规范化、标准化,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财政补助的重要参考。因为业务不同,各个科室的绩效指标也不同。其中,主要包括门诊部、住院部、门诊与住院通用、管理部门四项指标。
(一)门诊部
门诊部绩效指标能够反映门诊在收治病人中消耗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统计每门诊人次支出,然后除以每门诊人次收入,最后乘以百分之百。
(二)住院部
住院部的绩效指标为住院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体现了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的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为:统计每出院人次支出,然后除以人次收费,最后乘以百分之百。
(三)门诊、住院通用指标
该指标计算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百元收入药品,以及卫生耗材方面的绩效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医院药品的管理。第二种为药品、材料消耗、支出的绩效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了医院的业务情况。第三种为药品以及卫生材料的收入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取得的收益。
(四)管理部门
第一,医院的人员配置,以及工资水平,能够通过人员经费支出比反映出来。其计算方法为:人员经费除以医院各项经费支出与管理费用的总和,然后再乘以百分之百。第二,医院管理的费用真实体现出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第三,要对存货周转率进行核算。医院在正常运营中,需要对药品进行存储、周转,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成本費用。因此,在成本控制中,通过计算周转率的合理与否,能够反映医院在药品管理中增加的成本,从而进行有效预算。
五、结束语
总之,医院要在发挥公益性的同时不断进行财务改革,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新制度要求加强财务成本核算,并将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除此之外,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医院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其中,准确为医疗项目定价能够使医疗服务收费更加合理和规范,掌握床日、诊次成本能够有效控制医院单位成本。新财务制度的出台,提高了数据核算的标准化、精细化,在此基础上提高了管理者对成本的有效监控,最终保证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月英.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J].当代经济,2013(12).
[2]秦芳.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 科技信息,2014(05).
[3]鲁顺.浅析新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策略[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2).
作者简介:余中兰(1973-),女,汉族,甘肃永登人,大学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成本管理。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 医院成本 控制
医院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兼具公益与盈利的双重性质。原来的医院财务制度过于宽泛,对成本没有进行细分,缺乏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应运而生。新制度以精细化、科学化为指导思想,重新调整医院管理体制,对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做出明确规定。另外,新制度还加入了成本归集、转移的知识。通过以上办法,在控制医院成本管理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
(一)医院总成本
根据马克思对商品的定义,在除去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医院总成本就是基于医疗业务发生后,产生的物料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总和。旧制度在医院成本计算中,将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分离。新制度在这里做出了调整,将药物收入并入医疗收入中,除此之外,还将行政后勤、医辅科室产生的费用一并纳入其中。
(二)医疗服务成本
医疗成本主要包括:在医疗业务中,人员经费、药品消耗、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等。在这些费用中,不包括医院科研产生的收入、政府在财政方面的额外补助,以及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三)成本管理
对医院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断调整管理方法,减小医院成本。其管理的目的是: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成本核算
将医疗业务产生的所有费用进行核算,在核算的过程中采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并计算出总成本与单位成本。成本核算要遵照选合法、可靠、分期、收支配比等会计原则。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
医院不但要救死扶伤,而且还要顺应改革的发展,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进行科研项目实验。根据医院的特殊性,将医院成本核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室成本核算
首先,科室成本的核算由四大类组成。具体为: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以及行政后勤。其中,临床服务主要是为患者服务,在核算费用时,通常以医疗成果为标准。该科室就是醫疗成本科室。医疗技术就是在医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服务,为技术服务科室。医疗辅助是在医疗服务于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等,完成辅助性作业的科室。行政后勤就是除了以上三项业务外,从事行业务的科室。
其次,对四类科室进行明确划分之后,根据严格的规范与流程,对各个科室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产生的费用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科室消耗中,间接成本根据相关原则计入科室消耗。完成这两种成本的归类,也就初步完成了医院成本的统计与归类。
最后,因为医疗业务需要多个科室的相互帮助和配合,就会产生摊派的费用。为了更精准的计算出每个科室的成本,将初步核算的成本进行分类,区分出本科室的成本与其他科室产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采用逐级分摊的办法,将摊派的费用计入临床科室。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医疗服务主要是给患者、病人提供服务,区别于一般的产品服务。其中,不同的医院因为设备、技术力量的不同,医疗服务的成本也就不同。另外,即使是在同一所医院,也会因为采取不同的医疗手段,导致医疗服务成本有差异。因此,在核算的过程中,除了对各个科室直接产生的费用,以及科室之间摊派的费用进行精密计算外,还要将医疗风险、技术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通过以上办法,能够增加核算的精准度。另外,医院要不断进行改革,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减少患者负担的同时,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减少医院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病种成本核算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对病种成本做了明确规定:凡是三级医院,应该按照要求核算病种成本。实际情况中,因为每一种病在治疗中存在很多因素,比如住院时间、住院方案、病人的体制等,通常这些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利于计算病种成本。针对这种现象,卫生部明确规定了病种成本的对象,即:常见病,没有并发症,有技术保障,其治疗效果安全。利用财务计算病种成本中,将病人住院到出院作为整个治疗时间,在此期间制定严格的临床诊断路径,计算在该路径中产生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项目的成本、药物的成本等,最终保证病种成本的准确性。
(四)诊断次数与床日成本
医院的医疗业务通过两个部门完成,一个是门诊,一个是住院部。计算诊次与床日成本非常简单。第一,将属于门诊、住院的成本,直接计入部门中。然后,再把科室产生的分摊费用并入门诊或者住院部。第二,按照规范,准确计算出门诊的人次,以及住院的床日。第三,将核算出来的总成本分别处以诊次、床日,就能得到诊次的成本与床日的成本。
三、医院成本管理的主要方面
医院成本管理主要是顺应医改要求,解决群众看病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医院成本控制中,利用会计相关的标准,精确核算出医院的总成本。然后对每一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成本增长的原因,然后在医院运营中改变方案,实现医院成本的有效控制。非盈利医院财政补贴少,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引,配合医疗体制的改革,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不断实现医院经济、社会收益的增长。
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财务部门的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一定要有相关的财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尤其是计算机知识和财务分析能力,而且还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单纯凭财务部门不能完成控制。鉴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来实行医院成本的管理。首先,在医疗业务开展之前,制定相应的预算标准、审核规范,以及采购的标准。其次,在医院设置监督部门,对医院医疗安全、成本动态进行全控监控,并把随时出现的情况记录下来。最后,将有关数据上报给财政部门,核算出总成本。在此基础上,医院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变动数据作为重点来研究,根据数据的变动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成本的消耗,并不断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 四、医院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新财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以及成本分析与控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在执行的过程建立科室考核机制,促进预算成本的规范化、标准化,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财政补助的重要参考。因为业务不同,各个科室的绩效指标也不同。其中,主要包括门诊部、住院部、门诊与住院通用、管理部门四项指标。
(一)门诊部
门诊部绩效指标能够反映门诊在收治病人中消耗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统计每门诊人次支出,然后除以每门诊人次收入,最后乘以百分之百。
(二)住院部
住院部的绩效指标为住院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体现了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的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为:统计每出院人次支出,然后除以人次收费,最后乘以百分之百。
(三)门诊、住院通用指标
该指标计算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百元收入药品,以及卫生耗材方面的绩效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医院药品的管理。第二种为药品、材料消耗、支出的绩效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了医院的业务情况。第三种为药品以及卫生材料的收入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取得的收益。
(四)管理部门
第一,医院的人员配置,以及工资水平,能够通过人员经费支出比反映出来。其计算方法为:人员经费除以医院各项经费支出与管理费用的总和,然后再乘以百分之百。第二,医院管理的费用真实体现出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第三,要对存货周转率进行核算。医院在正常运营中,需要对药品进行存储、周转,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成本費用。因此,在成本控制中,通过计算周转率的合理与否,能够反映医院在药品管理中增加的成本,从而进行有效预算。
五、结束语
总之,医院要在发挥公益性的同时不断进行财务改革,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新制度要求加强财务成本核算,并将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除此之外,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医院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其中,准确为医疗项目定价能够使医疗服务收费更加合理和规范,掌握床日、诊次成本能够有效控制医院单位成本。新财务制度的出台,提高了数据核算的标准化、精细化,在此基础上提高了管理者对成本的有效监控,最终保证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月英.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J].当代经济,2013(12).
[2]秦芳.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 科技信息,2014(05).
[3]鲁顺.浅析新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策略[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2).
作者简介:余中兰(1973-),女,汉族,甘肃永登人,大学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