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万巨鳄》《倭寇的踪迹》《蛋炒饭》《都市童话》,这些影片的导演虽然并非一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本应在“象牙塔”里的教师。他们不满足于在课堂上“讲电影”,选择走出“象牙塔”,拿起导筒,成为一线电影工作者,从考卷批阅者变成答题者。
说着容易做着难?
身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林黎胜毫不客气地炮轰电影圈:“很多导演没才华,没文化,根本没法为观众的几十块票钱负责。”他作为编剧参与的电影《天下无贼》,荣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借枪》拿下去年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奖。不忍心自己的剧本“被导演拍烂”,他决定亲手操刀。今年6月,他执导的《百万巨鳄》公映。
这是一部按照标准商业类型片制作的电影,号称“中国第一部怪兽喜剧片”。全片有1000多个特效镜头,90多名特效人员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全部完成。公映后,影片的最终票房约1300万元,豆瓣网友评分5.3分,部分观众认为影片故事粗糙,人物比较脸谱化,称其为“山寨好莱坞B级怪兽片”。但也有观众“看得很欢乐”,并肯定其在国内类型片中的突破性表现。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林黎胜凭借电影《百万巨鳄》获得最佳导演奖。但这届传媒大奖入围影片的整体水平亦存争议。
一部名为《都市童话》的新片即将于今年8月初上映,导演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梁明。梁明不同意“中国导演不会讲故事”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电影比好莱坞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技术。”摄影出身的他极其讲究影像效果。谈及老同学的电影,他批评陈凯歌的《搜索》“画面非常不讲究”,称赞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影像质量是顶级的”。
梁明认为《都市童话》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温情”“善良”“真诚”,是他为本片提炼的关键词。影片在2011年该后参加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金鸡奖的评选,得到提名,但未获奖。评委的意见是:摄影出色,制作精致,但题材缺乏新意,整体中规中矩。之前他还拍过一部校园青春片《夏天,有风吹过》,在唯美浪漫的同时,也招来不少“故事单薄、沉湎于画面与音乐”的批评。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徐浩峰,除了教师身份以外,还是武侠小说作者和影评人。他认为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大众口味太单一,强调说:“中国电影市场应该允许多元审美的存在。”
今年2月份,他把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倭寇的踪迹》搬上大银幕,但票房只有几十万元。这部影片在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艺术探索奖”。
与大家印象中的武侠片不同,《倭寇的踪迹》放弃了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走“写实”路线,既无特效点缀也无炫目剪辑。影片亮相后引来了两极化评价。一些资深影评人赞赏其为开山立派的武侠片,但多数观众则对该片过于实验性的风格感到不适,“怪异”“不知所云”是这部影片收到的最多反馈。他的新片《箭客柳白猿》同样根据其本人的小说改编,他表示将会继续探索新的武侠电影风格。
北京大学影视系副教授陈宇自称是“综合类大学影视专业惟一拍故事片的教师”。他认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存在机制性问题,“充斥着哗众取宠的作品”,“大家都在迎合市场,却不知道观众真正需要什么”。他希望做真正的“人文电影”。他认为,学校属于知识系统,应该有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之外的立场。“我觉得有责任带一些新鲜气息到这个市场。”
陈宇执导的故事影片只有一部——2011年7月份上映的《蛋炒饭》,该片获得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但一位时任学生评委的观众对记者说,“当时评委会的主流意见是,该片诚意很足,但创新不够,有点虎头蛇尾。”影片最终票房不足200万元。
陈宇还拍了四部微电影,其中《女生日记》和《男生日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前者是北大艺术学院的宣传片,后者是北大建校110周年的宣传片。北大艺术学院的学生中间亦不乏声音认为这两部短片风格“矫情”,但这未影响两部短片在网络上火热传播。
市场打分成绩平平
学院导演们的作品,无论是强调个人风格,还是试图接近市场,从目前来看,电影发行方和影院终端对其认可度不高。
《都市童话》早在2010年底就制作完毕,梁明却总是被发行方告知“没有合适的档期”,一直延到今年8月才有望上映。
《百万巨鳄》的发行方,光线影业公司副总裁徐林坦言,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确有顾虑,因为“导演主要在大学教书,没拍过几部电影”,最后是因为看中这部电影在风格上明确的商业定位,才接手了发行事宜。电影票房只有1300万元,远未达到片方和发行方的预期。
《倭寇的踪迹》的制片人李锐告诉记者,影片至今仍未收回成本,“大多数文艺片短期内都是赔钱的,只能靠今后长期销售版权。”目前该片在当代Moma百老汇艺术影院还在长线放映。
《蛋炒饭》上映两周,票房不足200万元。当时同期上映的是《变形金刚3》,影片基本淹没在好莱坞大片的宣传攻势中。“我们当时就没想过大卖,就是做一个有情怀、不难看的文艺片。”陈宇说。
“他们可能还是比较注重个人意志,还是对市场不了解,对观众需求不了解。”徐林说,《倭寇的踪迹》看得他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导演在说什么。
梁明、陈宇等学院导演拍电影大量启用了高校师生。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对这种学校内部组班子拍电影的方式颇不以为然,“现在电影已经是工业化产品,学校里的教师学生来拍片,有点像手工作坊。”
虽然像《百万巨鳄》这样的影片主动走商业路线,但黄群飞认为“象牙塔”里的导演们整体心态上向市场转变很困难。“他们是否真心为观众着想,真正放下身段向市场靠拢?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无论作品的市场接受度如何,迈出象牙塔的学院导演,一直在试图弥合脱节的理论与实践,这对高校电影教育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积极意义。
教育部在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一个“艺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一共9个工作室,梁明的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在相对安逸的高校,他的状态很从容。“一年完成一部,边拍摄边总结,再把经验教给学生。职业导演可能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总结经验。”
林黎胜认为电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正在逐步好转,起码在电影学院是如此。“以前高校教师都喜欢分析大师作品,现在很多老师也分析商业片。我自己从不给电影贴标签,只要好看、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我都会与学生交流,而且希望他们多看中国电影,知道身边的导演在想什么。”而片子做完,他最热切的事就是放给本科生看,让他们提意见;在创作的时候也会请学生来看剧本。“我也会给学生讲解来自现场‘血淋淋、活生生的经验教训’。”
陈宇的一位研究生也向记者表示,由于有一定市场实践经验,陈宇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理论主导的北大艺术学院里很有亮点。
业内人士指出,“学院导演”这个群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仍处于导演中心制的阶段。电影作为工业产品,需要按照商业流程操作,而学院导演的作品往往缺乏严谨的前期调研和流程监控,普遍以个人意志为中心。
但从另一个角度,正因为学院导演与市场保持了一定距离,才得以避开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氛围,我们是否应把他们与职业导演同等看待,并以商业回报为单一准绳去衡量他们的创作?在利益驱动创作的大环境中,高校环境注定被市场影响。而高校又应该对市场产生反作用力?换言之,学院导演最应该为电影贡献的是什么?票房?艺术创造力?还是独特的价值观?这不仅仅是留给象牙塔中的人思考的问题,塔外的人同样应该深思。
说着容易做着难?
身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林黎胜毫不客气地炮轰电影圈:“很多导演没才华,没文化,根本没法为观众的几十块票钱负责。”他作为编剧参与的电影《天下无贼》,荣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借枪》拿下去年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奖。不忍心自己的剧本“被导演拍烂”,他决定亲手操刀。今年6月,他执导的《百万巨鳄》公映。
这是一部按照标准商业类型片制作的电影,号称“中国第一部怪兽喜剧片”。全片有1000多个特效镜头,90多名特效人员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全部完成。公映后,影片的最终票房约1300万元,豆瓣网友评分5.3分,部分观众认为影片故事粗糙,人物比较脸谱化,称其为“山寨好莱坞B级怪兽片”。但也有观众“看得很欢乐”,并肯定其在国内类型片中的突破性表现。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林黎胜凭借电影《百万巨鳄》获得最佳导演奖。但这届传媒大奖入围影片的整体水平亦存争议。
一部名为《都市童话》的新片即将于今年8月初上映,导演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梁明。梁明不同意“中国导演不会讲故事”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电影比好莱坞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技术。”摄影出身的他极其讲究影像效果。谈及老同学的电影,他批评陈凯歌的《搜索》“画面非常不讲究”,称赞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影像质量是顶级的”。
梁明认为《都市童话》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温情”“善良”“真诚”,是他为本片提炼的关键词。影片在2011年该后参加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金鸡奖的评选,得到提名,但未获奖。评委的意见是:摄影出色,制作精致,但题材缺乏新意,整体中规中矩。之前他还拍过一部校园青春片《夏天,有风吹过》,在唯美浪漫的同时,也招来不少“故事单薄、沉湎于画面与音乐”的批评。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徐浩峰,除了教师身份以外,还是武侠小说作者和影评人。他认为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大众口味太单一,强调说:“中国电影市场应该允许多元审美的存在。”
今年2月份,他把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倭寇的踪迹》搬上大银幕,但票房只有几十万元。这部影片在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艺术探索奖”。
与大家印象中的武侠片不同,《倭寇的踪迹》放弃了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走“写实”路线,既无特效点缀也无炫目剪辑。影片亮相后引来了两极化评价。一些资深影评人赞赏其为开山立派的武侠片,但多数观众则对该片过于实验性的风格感到不适,“怪异”“不知所云”是这部影片收到的最多反馈。他的新片《箭客柳白猿》同样根据其本人的小说改编,他表示将会继续探索新的武侠电影风格。
北京大学影视系副教授陈宇自称是“综合类大学影视专业惟一拍故事片的教师”。他认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存在机制性问题,“充斥着哗众取宠的作品”,“大家都在迎合市场,却不知道观众真正需要什么”。他希望做真正的“人文电影”。他认为,学校属于知识系统,应该有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之外的立场。“我觉得有责任带一些新鲜气息到这个市场。”
陈宇执导的故事影片只有一部——2011年7月份上映的《蛋炒饭》,该片获得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但一位时任学生评委的观众对记者说,“当时评委会的主流意见是,该片诚意很足,但创新不够,有点虎头蛇尾。”影片最终票房不足200万元。
陈宇还拍了四部微电影,其中《女生日记》和《男生日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前者是北大艺术学院的宣传片,后者是北大建校110周年的宣传片。北大艺术学院的学生中间亦不乏声音认为这两部短片风格“矫情”,但这未影响两部短片在网络上火热传播。
市场打分成绩平平
学院导演们的作品,无论是强调个人风格,还是试图接近市场,从目前来看,电影发行方和影院终端对其认可度不高。
《都市童话》早在2010年底就制作完毕,梁明却总是被发行方告知“没有合适的档期”,一直延到今年8月才有望上映。
《百万巨鳄》的发行方,光线影业公司副总裁徐林坦言,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确有顾虑,因为“导演主要在大学教书,没拍过几部电影”,最后是因为看中这部电影在风格上明确的商业定位,才接手了发行事宜。电影票房只有1300万元,远未达到片方和发行方的预期。
《倭寇的踪迹》的制片人李锐告诉记者,影片至今仍未收回成本,“大多数文艺片短期内都是赔钱的,只能靠今后长期销售版权。”目前该片在当代Moma百老汇艺术影院还在长线放映。
《蛋炒饭》上映两周,票房不足200万元。当时同期上映的是《变形金刚3》,影片基本淹没在好莱坞大片的宣传攻势中。“我们当时就没想过大卖,就是做一个有情怀、不难看的文艺片。”陈宇说。
“他们可能还是比较注重个人意志,还是对市场不了解,对观众需求不了解。”徐林说,《倭寇的踪迹》看得他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导演在说什么。
梁明、陈宇等学院导演拍电影大量启用了高校师生。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对这种学校内部组班子拍电影的方式颇不以为然,“现在电影已经是工业化产品,学校里的教师学生来拍片,有点像手工作坊。”
虽然像《百万巨鳄》这样的影片主动走商业路线,但黄群飞认为“象牙塔”里的导演们整体心态上向市场转变很困难。“他们是否真心为观众着想,真正放下身段向市场靠拢?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无论作品的市场接受度如何,迈出象牙塔的学院导演,一直在试图弥合脱节的理论与实践,这对高校电影教育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积极意义。
教育部在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一个“艺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一共9个工作室,梁明的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在相对安逸的高校,他的状态很从容。“一年完成一部,边拍摄边总结,再把经验教给学生。职业导演可能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总结经验。”
林黎胜认为电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正在逐步好转,起码在电影学院是如此。“以前高校教师都喜欢分析大师作品,现在很多老师也分析商业片。我自己从不给电影贴标签,只要好看、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我都会与学生交流,而且希望他们多看中国电影,知道身边的导演在想什么。”而片子做完,他最热切的事就是放给本科生看,让他们提意见;在创作的时候也会请学生来看剧本。“我也会给学生讲解来自现场‘血淋淋、活生生的经验教训’。”
陈宇的一位研究生也向记者表示,由于有一定市场实践经验,陈宇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理论主导的北大艺术学院里很有亮点。
业内人士指出,“学院导演”这个群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仍处于导演中心制的阶段。电影作为工业产品,需要按照商业流程操作,而学院导演的作品往往缺乏严谨的前期调研和流程监控,普遍以个人意志为中心。
但从另一个角度,正因为学院导演与市场保持了一定距离,才得以避开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氛围,我们是否应把他们与职业导演同等看待,并以商业回报为单一准绳去衡量他们的创作?在利益驱动创作的大环境中,高校环境注定被市场影响。而高校又应该对市场产生反作用力?换言之,学院导演最应该为电影贡献的是什么?票房?艺术创造力?还是独特的价值观?这不仅仅是留给象牙塔中的人思考的问题,塔外的人同样应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