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曾经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也有人说:“還有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还有人说:“还有长远的凑合。”我认为,这是不同的生活境界,乃至人生境界。
我们的生活就如同一个万花筒,纵然眼前所见的已是缤纷,抑或暗淡,但外面的世界——在万花筒所及之外总有一个更大的世界。生活难道就仅仅只有眼前的苟且吗?非也。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那是一份充满生命活力的希望,那是一种不甘于平淡的追求。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眼神在一行行风采各异的诗句中穿梭,又极具穿透力,仿佛洞悉了远方的田野。这份追求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追求都能得到善意的反馈。
还有那“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一个宁静的午后,捧起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看似明朗清晰的字里行间,背后又有多少难以抵达的灵魂呢?一个旅行者,想去地球的另一头,只需收拾行装,订张跨洋机票。而如果他想去地球公转的轨道外面看看,去银河系外头看看宇宙的另一角呢?正如总有我们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有些美好的追求是遥不可及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有的人止于满腔热情的不懈追求,也有人止于追而不得的失落困惑,而有些志士抵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境界。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长远的凑合。”所谓的“凑合”,在我看来,并非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一种看透世事之后的对于“无为”和“有为”的恰到好处的兼容。拥有眼前的苟且,也拥抱那遥远的诗和远方的田野。“有为”在于对那些读得懂的诗和能够企及的远方田野的追求,“无为”在于对不适合的不可得的事物的放手。会凑合,但并不苟且。
我认为这是三种不同的生活境界,一腔热情、一场困惑与一种优哉游哉的恰到好处。前两者似乎都有些过于极端,偏向沉溺的幻想与偏向自我暗示的消极。但也确是真实存在的现状。反观当下,有多少自命不凡的人?又有多少被经历磨去了棱角,妄自菲薄的人?
而当我们在追求与看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拥有了长远的凑合,我想,这或许就是“诗与远方的田野”的真谛。同时,拥有眼前的苟且。
点评:作者写了三种人,盲目热情追求诗和远方田野的理想主义者,求之不得悲观绝望甘心苟且的现实主义者,优哉游哉直面现实又追寻理想的平衡者,豁达的放手、从容的接纳凑合和坚持的求索并存的胸怀是值得推崇的。到不了的远方依然是远方,依然值得向往,到不了也没什么,努力去达成的过程就足矣。本文概念阐释清晰,态度鲜明,见识高远,思路转接自然,语言也很流畅。
我们的生活就如同一个万花筒,纵然眼前所见的已是缤纷,抑或暗淡,但外面的世界——在万花筒所及之外总有一个更大的世界。生活难道就仅仅只有眼前的苟且吗?非也。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那是一份充满生命活力的希望,那是一种不甘于平淡的追求。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眼神在一行行风采各异的诗句中穿梭,又极具穿透力,仿佛洞悉了远方的田野。这份追求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追求都能得到善意的反馈。
还有那“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一个宁静的午后,捧起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看似明朗清晰的字里行间,背后又有多少难以抵达的灵魂呢?一个旅行者,想去地球的另一头,只需收拾行装,订张跨洋机票。而如果他想去地球公转的轨道外面看看,去银河系外头看看宇宙的另一角呢?正如总有我们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有些美好的追求是遥不可及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有的人止于满腔热情的不懈追求,也有人止于追而不得的失落困惑,而有些志士抵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境界。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长远的凑合。”所谓的“凑合”,在我看来,并非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一种看透世事之后的对于“无为”和“有为”的恰到好处的兼容。拥有眼前的苟且,也拥抱那遥远的诗和远方的田野。“有为”在于对那些读得懂的诗和能够企及的远方田野的追求,“无为”在于对不适合的不可得的事物的放手。会凑合,但并不苟且。
我认为这是三种不同的生活境界,一腔热情、一场困惑与一种优哉游哉的恰到好处。前两者似乎都有些过于极端,偏向沉溺的幻想与偏向自我暗示的消极。但也确是真实存在的现状。反观当下,有多少自命不凡的人?又有多少被经历磨去了棱角,妄自菲薄的人?
而当我们在追求与看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拥有了长远的凑合,我想,这或许就是“诗与远方的田野”的真谛。同时,拥有眼前的苟且。
点评:作者写了三种人,盲目热情追求诗和远方田野的理想主义者,求之不得悲观绝望甘心苟且的现实主义者,优哉游哉直面现实又追寻理想的平衡者,豁达的放手、从容的接纳凑合和坚持的求索并存的胸怀是值得推崇的。到不了的远方依然是远方,依然值得向往,到不了也没什么,努力去达成的过程就足矣。本文概念阐释清晰,态度鲜明,见识高远,思路转接自然,语言也很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