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为孝之道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孝是孕育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一书多次提及孝,提出了孝悌为仁之本的观点。把为孝之道作为个人修身的根本,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础修养。从《论语》原典出发,来阐释儒家思想的为孝之道,对于我们个人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论语》;为孝;孔子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目标。《弟子规》总叙中有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孝道,是个人修身的首要内容。《论语》中对为孝之道有着具体的阐释,站在儒家治世经典《论语》的智慧之上进行孝道的探究,更有助于对为孝之道的理解和践行。
  《论语》在《学而·第一》篇中就对孝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是孔子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追求,“仁”本质上指的就是“人”,可理解为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需具备的一切素养。此章对孝有一个很高的赞誉,说孝乃为仁之本,立邦之道,孝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安身立命的基本修养。《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都不能爱护、尊敬的话,怎么能和他相处呢?并且,在《为政·第二》篇里又谈及孝“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使整个社会父慈子爱、兄友弟恭,然后这种慈爱、恭敬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政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天下大治的政治理想,也是为政的途径之一。
  “孝”不管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还是社会的治理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百善孝为先”就足以解释我们的祖先对孝道的重视,而二十四孝里孝感动天、卧冰求鲤等动人的亲情故事,也感染着历代后人,使大家广为传颂。而“孝”这种晚辈对长辈的相处之道,在孔子的眼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因实际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体现和要求。
  在《为政·第二》篇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认为晚辈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因身体有疾病而让父母担心,能做到这样,就是孝了。当然,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是能够很好照顾长辈的先决条件,但这并不是孝的全部。此篇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圣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的指出,孝顺仅仅止于物质上的“能养”是不够的,犬马、乌鸦等禽兽都可以做到反哺,若人只做到物质上的养,而不是精神上的敬,那就与禽兽无异了。现代很多人用金钱上付出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孝顺与否显然是病态的评判。孝敬一词最能解释孝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孝者敬也,子女要敬重、敬爱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得到足够的尊重,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才能评价一个人孝顺。
  孔子所认为的孝道,除了在物质和精神上让父母得到满足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子女对待父母恭敬谨慎的态度上。《里仁·第四》篇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章就足以看出古人对待父母的态度,是多么的小心翼翼。这种从内心深处完全自觉自发的对父母深沉的爱,才是孝的本意。这种大爱充斥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足以看出古人在对待父母时的挚诚。
  而古人之于现代人,最能表现其挚诚之处,就是古人的孝不止于父母离开人世,而在父母离世之后会守孝三年。曾经宰我问孔子:“守孝三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孔子回答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在孔子看来,每一个孩子出生三年才能行走,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去世之后,为其守孝三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用守孝三年这一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过世父母亲的缅怀之情,三年里的日日夜夜,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亲人。父母去世三年之后才能够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来。古人守孝之举足以向世人展现这其中包含的子女对父母的浓浓深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以一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过世,以一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是每一个人侍奉自己亲人时所要追寻的准则。
  古人眼中的孝,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是一以贯之的,从不间断。对父母的侍奉由生前的照顾一直延及去世后的祭祀,都要按照符合自己身份的礼节进行,不能僭越,也不可缺失。当今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横流,人们工作生活压力也不断地增大,导致照顾长辈时付出的时间精力有限,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时有发生。我们祖先在侍奉自己长辈时的这种恭敬、谨慎、躬行的态度,值得現代人的反思和学习。
  作者简介:张文燕(1990.3-),女,河南省焦作市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古典文献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98.
  [2](清)李玉秀.弟子规[M].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
  [3]胡平生.孝经译注[M].中华书局,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促进学生智力与才能的发展,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增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美术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上,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基础美术教育的首要位置。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但要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绘本的融入,改善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学。绘本题材的趣味性为学生带来了欢乐,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上运用绘本导入情境,向学生渗入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法治观念。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通过绘本进行教学,为现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帮助,为学生今后做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绘本;道德法治;课堂应
期刊
经常听见有人说:“我很喜欢音乐,但不懂音乐。”还听见有人说:“喜欢就行,别管懂不懂”。可见人们普遍认为,“喜欢”和“懂”是两码事。  其实我认为,“懂不懂”这个难题应该换个方式问。什么叫“懂”?“懂音乐”是什么意思?“懂音乐”的是哪种人?什么人才有资格称得上“懂音乐”?追问到底,不得不承认,“懂”还是“不懂”并非丁是丁,卯是卯,黑白分明,泾渭有别。谁敢宣称,真正或者完全懂得音乐?又有谁,会对音乐彻
期刊
【摘 要】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础。词汇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英语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无疑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词汇,学习者应该在相应语境下学习英语词汇。英语原声影视作品以其所含丰富的内容成为词汇习得的最佳资源。本文分析影视语境下附带习得英语词汇的可行性,阐述了如何合理选择影视资料用于英语学习,提供了在影视语境下多种样式的词汇学
期刊
【摘 要】在进行大提琴演奏时,为了使得音色可以更加完美,我们可以从握弓的方法和力量进行分析。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运弓、弓速与弓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使演奏者在演奏大提琴时可以演奏出更加完美的声音。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音色  在进行音乐表达时,音色是一切的基础。大提琴是工学类的乐器,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表演出丰富的声音,是每一名演奏者理想伴侣,也是每一名演奏者需要掌握技能。对于演奏者来说,
期刊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许多经营者被泡沫经济的狂潮所裹挟,持续增长的神话告一段落,日本经济需要融入复杂的全球化经济之中。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正确把握自己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而做出准确的经营判断。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精通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处理的方法。《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一书从会计的角度来表述经营的要诀和经营的原理原则,形成直接为經营服务的会计学,书中归纳的“会计七原则”已成为经营
期刊
【摘 要】本书是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社会的经济组织和精神生活之间,尤其在艺术方面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相互关系这样一种主张,并探讨了原始艺术变迁的心理和经济基础。本书译者蔡慕晖是陈望道先生的夫人。  【关键词】情感;形式;艺术的起源;艺术科学  一、内容结构梗概  全书共十一章,从内容上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论述艺术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般性的文字
期刊
【摘 要】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融入些艺术教育,它是美育教育的主要载体与内容。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当前所提倡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人们对对德智体的认识程度远高于审美的认识程度,导致学生在审美艺术中较为落后。本文针对当前艺术教育中的审美含义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  【关键词】小学教育;审美艺术;现代教育
期刊
与陈丹青用红、黄、蓝这些绚丽的色彩表现西藏有着明显的区别,艾轩对西藏的理解是凄美的,他是徜徉在藏族草原上的凄美诗句,他的每一个笔触,每一份色彩无不透漏着苍凉荒寒、凄清宁静。  艾轩面世最多的作品,是天地间苍凉的风景,孤寂的人物。他的画大多透漏着一种哀婉、凄凉,这是他对西藏风情的理解,这也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艾轩的幼年与青年时期过得都极为艰难,父母离异,父亲更是被打成右派,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更早
期刊
郑振铎的《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课文。创作于1925年,后来被收入作品集《家庭的故事》中。郑振铎认为“人们的最高精神的联锁,惟文学可以实现之”,①文学是可以表达情感的,情感沟通是可以构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桥梁。在《猫》一文中就是通過“我”的专制霸道,对猫的喜爱和酸辛、担心和怅然、怀疑和愤怒,去观照自己潜意识里并不具有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精神。三只猫和张妈反射的是“我”人性中的“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