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起点”、文本的“节点”和学習的“触点”,以便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进而让学生合理、准确、透彻地理解文本。教师找准文本解读的“发力点”,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风景不期而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文本解读是教学的根。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同样要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集中发力,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写作精华,探寻文本的写作秘妙。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一、关注学生“起点”,引领文本解读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必须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是文本解读的现实起点。过去,有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知识基础,或人为拔高要求,导致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茫然而不知所措。教师不仅要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观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因为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无视差异,就会导致学生的文本解读受挫。只有探明学生学习文本的解读起点,才能展开有效教学。
如,一位教师教学《伯牙绝弦》时,自认为创新性地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读出没有标点的《伯牙绝弦》文言文本。结果是,一篇文言文被学生读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其实,这是教师无视学生文本解读起点的表现。教师的本意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停顿,将自己理解的文言文的意思表达出来。殊不知,学生在小学阶段只是初步接触了文言文,他们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对文言文的感觉还比较陌生,于是教学难免尴尬。我在教学中,首先和学生共同复习已学过的小古文《杨氏之子》,唤醒学生的文言感觉。然后,让学生结合注解,尝试解读《伯牙绝弦》。当学生初步清楚文言文的意思后,我再让学生朗读。在初读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碰到停顿、节奏、韵味等问题。为此,我又给全文加上停顿记号。如此,学生将先前自我尝试阅读与加停顿记号后的阅读进行对比,从而自然能读出节奏、韵味来。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观照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学生学习起点出发,就能让文本解读更有效度。
二、关注文本“节点”,引领文本解读
面对一篇文学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呢?如何通过文本解读让学生不断贴近作者的真性表达?笔者认为,应当关注文本中的细节,通过体现文本脉络、精神、主旨的细微“节点”,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进行细细咀嚼、揣摩、品味,从而,找寻文本解读的钥匙,探寻文本解读的密码。
如,《珍珠鸟》中描写珍珠鸟的动词很多,但只有一个“落”字在全文中出现了三次——“落在柜顶上”“落在我的书桌上”“落到我的肩上”。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落”字,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这个“落”字,作者不仅写出了鸟的情态,还写出了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珍珠鸟与“我”的空间距离的由远及近,写出了珍珠鸟与“我”的心理距离的由远及近。有学生说,“落在柜顶上”的“落”字说明鸟儿非常调皮,在试探“我”;有学生说,“落在我的书桌上”的“落”字说明鸟儿已不怕“我”了,鸟儿对“我”渐渐产生了一种亲昵的感觉;有学生说,从“落在柜顶上”到“落在我的书桌上”,两个“落”字,说明鸟儿一步步向“我”示好,希望亲近“我”;还有学生说,“落到我的肩上”说明鸟儿已经完全信赖“我”了,等等。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细微之处(节点)进行深度发掘、演绎,让学生从中抓住文本线索,或悟得文本主旨。关注文本节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细节进行品析,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心灵共鸣,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
三、关注学习“触点”,引领文本解读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总会涌起感情波涛,总会激荡起探究兴趣。于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触点”,就是要从学生文本解读的兴趣出发,从文本解读的感受、体验出发。教师只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触点”,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文本解读。
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我采用“主问题”模式教学。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带有恶作剧式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五彩池可以游泳吗?”这个问题掀起了课堂的轩然大波,学生叽叽喳喳。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挺感兴趣。为此,我抓住“触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取决于哪些条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归纳出四个条件:水池的大小、池水的清洁、水池的深浅以及水池中是否有障碍物。围绕着这四个条件,学生又展开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他们从文本出发,找出了文本中的相关证据,在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形成了对五彩池特征的全方位感知。学生认为,尽管水质好,但由于池底有石笋,而且大部分水池都比较小,所以不适合游泳。随后,另一位学生又提出了一个创新性问题:“老师,五彩池阴天、雨天也是五彩的吗?”这个问题同样让我始料未及,于是我再次抓住“触点”,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学生认为,五彩池之所以五彩,是因为石笋折射了太阳的光线。由于阴天、雨天没有阳光,所以五彩池就不是五彩的。教师抓住学生对文本中内容的疑问、好奇,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触点”,就能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学生是自由的生命体,面对文本,总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有时很天真、稚嫩,但只要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给予足够关注,就能让这些想法成为“触点”,从而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
解读文本犹如欣赏美景一样,必须找到一个适切的支点,才能让学生在文本中徜徉。教师只要关注学生文本解读的起点,关注文本解读中的节点,关注学生文本解读的触点,就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就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风景不期而遇。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太湖县小池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文本解读是教学的根。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同样要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集中发力,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写作精华,探寻文本的写作秘妙。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一、关注学生“起点”,引领文本解读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必须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是文本解读的现实起点。过去,有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知识基础,或人为拔高要求,导致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茫然而不知所措。教师不仅要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观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因为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无视差异,就会导致学生的文本解读受挫。只有探明学生学习文本的解读起点,才能展开有效教学。
如,一位教师教学《伯牙绝弦》时,自认为创新性地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读出没有标点的《伯牙绝弦》文言文本。结果是,一篇文言文被学生读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其实,这是教师无视学生文本解读起点的表现。教师的本意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停顿,将自己理解的文言文的意思表达出来。殊不知,学生在小学阶段只是初步接触了文言文,他们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对文言文的感觉还比较陌生,于是教学难免尴尬。我在教学中,首先和学生共同复习已学过的小古文《杨氏之子》,唤醒学生的文言感觉。然后,让学生结合注解,尝试解读《伯牙绝弦》。当学生初步清楚文言文的意思后,我再让学生朗读。在初读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碰到停顿、节奏、韵味等问题。为此,我又给全文加上停顿记号。如此,学生将先前自我尝试阅读与加停顿记号后的阅读进行对比,从而自然能读出节奏、韵味来。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观照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学生学习起点出发,就能让文本解读更有效度。
二、关注文本“节点”,引领文本解读
面对一篇文学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呢?如何通过文本解读让学生不断贴近作者的真性表达?笔者认为,应当关注文本中的细节,通过体现文本脉络、精神、主旨的细微“节点”,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进行细细咀嚼、揣摩、品味,从而,找寻文本解读的钥匙,探寻文本解读的密码。
如,《珍珠鸟》中描写珍珠鸟的动词很多,但只有一个“落”字在全文中出现了三次——“落在柜顶上”“落在我的书桌上”“落到我的肩上”。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落”字,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这个“落”字,作者不仅写出了鸟的情态,还写出了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珍珠鸟与“我”的空间距离的由远及近,写出了珍珠鸟与“我”的心理距离的由远及近。有学生说,“落在柜顶上”的“落”字说明鸟儿非常调皮,在试探“我”;有学生说,“落在我的书桌上”的“落”字说明鸟儿已不怕“我”了,鸟儿对“我”渐渐产生了一种亲昵的感觉;有学生说,从“落在柜顶上”到“落在我的书桌上”,两个“落”字,说明鸟儿一步步向“我”示好,希望亲近“我”;还有学生说,“落到我的肩上”说明鸟儿已经完全信赖“我”了,等等。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细微之处(节点)进行深度发掘、演绎,让学生从中抓住文本线索,或悟得文本主旨。关注文本节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细节进行品析,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心灵共鸣,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
三、关注学习“触点”,引领文本解读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总会涌起感情波涛,总会激荡起探究兴趣。于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触点”,就是要从学生文本解读的兴趣出发,从文本解读的感受、体验出发。教师只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触点”,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文本解读。
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我采用“主问题”模式教学。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带有恶作剧式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五彩池可以游泳吗?”这个问题掀起了课堂的轩然大波,学生叽叽喳喳。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挺感兴趣。为此,我抓住“触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取决于哪些条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归纳出四个条件:水池的大小、池水的清洁、水池的深浅以及水池中是否有障碍物。围绕着这四个条件,学生又展开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他们从文本出发,找出了文本中的相关证据,在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形成了对五彩池特征的全方位感知。学生认为,尽管水质好,但由于池底有石笋,而且大部分水池都比较小,所以不适合游泳。随后,另一位学生又提出了一个创新性问题:“老师,五彩池阴天、雨天也是五彩的吗?”这个问题同样让我始料未及,于是我再次抓住“触点”,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学生认为,五彩池之所以五彩,是因为石笋折射了太阳的光线。由于阴天、雨天没有阳光,所以五彩池就不是五彩的。教师抓住学生对文本中内容的疑问、好奇,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触点”,就能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学生是自由的生命体,面对文本,总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有时很天真、稚嫩,但只要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给予足够关注,就能让这些想法成为“触点”,从而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
解读文本犹如欣赏美景一样,必须找到一个适切的支点,才能让学生在文本中徜徉。教师只要关注学生文本解读的起点,关注文本解读中的节点,关注学生文本解读的触点,就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就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风景不期而遇。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太湖县小池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