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中评价语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处理一些教育细节时,可以换一种思路或方法,采用巧妙的暗示艺术,在潜移默化中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暗示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89-02
引 言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然,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样的变动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人认为,“话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也渗透了利用教学评价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境地的重要性。所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语,不仅要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富有发散性的艺术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调节、控制后续学习行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还应具有暗示性,这是启发式教学中运用评价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暗示艺术的主要形式
1.“引启”深思的暗示
启发性评语是指教师采用能够促进学生对问题深入理解、主动思考的评语。这一类评语的优点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可以再次进入思考和联想的领域,从而能深入理解问题,燃起思维的火花,向更深一层思考。
我们运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暗示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语言“空白”的运用。教师不应从始至终像“机关枪”一般讲个没完没了,应讲究语言技巧,目的是給学生以咀嚼、回味的空间,便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所以,教学语言的停顿,在语言评价暗示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方式。二是注意教学语言语音、语调的运用。教师语言、语调的细微变化,往往会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收获,这种语调的把握可能会带来某些附加信息。例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教师问学生:“妈妈看到小彼得给她开的账单,是否会不高兴呢?”学生都以为会。这时教师加强口吻,用疑问的语气再次问学生:“真的是这样吗?”学生明白了教师是话中有话,重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起来。所以,在课堂的一些关键时刻,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启发性、暗示性的评语,使学生得到意外的收获。
2.“针”锋相对的暗示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问学生:“荒芜的土地为什么向我们人类求救?”学生说:“这是因为人类砍光了树木,土地全裸露了,使它非常痛苦,所以它要向人类哀嚎。”对该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引导:“你想的是对的,但是我们就是人类,所以是向我们哀嚎。”运用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产生这样一种态度——我们负有责任。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对伤心的土地写几句安慰的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有意识地再请该学生读下他写的话。他是这样写的:“土地啊,你别伤心了,我们会治好你的,会让你重见绿荫的。”
这位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运用评价暗示的心理机制,有效引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学会人称间的转换,很好地落实环保教育,实现语文能力和道德认识的共同提高。所以,教师评价用语应有针对性、导向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激”起“励”量的暗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形成积极自觉的学生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励性评价就是以激励为手段,教师用尊重、信任、宽容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学。人内在的力量,未经引导、训练、反省,终归只是一股微弱的力量,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激励可以持续激发人的心理动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于站起来回答问题特别好的学生,教师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扬。如在教学《看雪》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鼓励性评价:“雪景很美,你的朗读也这么美,仿佛把我们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了一番,老师也想一起去看看!”受到表扬的学生兴奋不已,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赞美。
4.“渗”情款款的暗示
皮亚杰说过: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穿插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触“景”生情。教育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暗示。
例如,在下面的课例中:
师: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老师与母校,为了能让大家在许多年后还能细细回味这段时光,我在想要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昨天晚上,我想了很长时间,终于选好了献给同学们的礼物。
师:首先,我想了解你们最想得到什么礼物?
生:我最想看到老师的笑,因为自从我们升入六年级以后,您就更操心了,也很少舒心地笑了。
师:你的关心真的让我感动,我一定会多笑,笑对生活,笑对工作,笑对每一位学生。(师由衷地笑了。全班学生鼓掌,该生满意地坐下)
生:我最想得到老师的一个拥抱。两年来,您一次次的表扬,给了我无尽的动力,使我从学困生转变成好学生。老师,您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在分别之际,我希望和老师拥抱一下。(师走到该生面前,送给学生一个深情的拥抱)
师:在老师心中,45位学生就如同我的45个孩子。我把我的拥抱送给欣洛,也送给其他44位同学。
师(小结):刚才,学生的这些发言在说出自己愿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真切的爱。我感谢他们,更感谢所有的同学。 这篇课例虽然没有很多的煽情字眼,但教师教学评价语的暗示,就像一股暖流贯穿始终,师生间依依不舍的情感也牵入心底,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一句充满情感的评价,能使学生如沐春风[1]。
5.委婉动听的暗示
委婉式评语是教师采用委婉、善意的语言,指出学生在交流中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或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用委婉的语气提出希望或表达批评的意见。比如,有学生给出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可以说:“哦,好孩子,这不要紧的,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如果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可以说:“没关系,让你的好伙伴来帮助你,说不定他正急切地想帮你呢?”这种委婉的暗示,比直接批评要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认同,对学生也是一种诚心的理解和尊重,促使他们还能积极主动和勇敢地投入学习活动[2]。所以,一番委婉的话语,可能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使他终身受益;一声无端粗暴的训斥,一句赤裸裸的歧视语言,却可能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人生轨道发生偏转。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暗示艺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无论课堂教学过程如何精彩、华丽,教师不标准的普通话或太多的习惯性重复语言,将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感受语言魅力,引导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课堂语言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知识的殿堂。
2.实事求是,平衡杠杆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这不仅是为了树立教师的威严,更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时,一名女学生朗读课文时非常有感染力,教师立即表扬:“你的朗读水平简直超过了董卿。”这样的评价语言就有些过了。如果教师能换成合情合理的评价会更好,如“你读得真棒,普通话很标准,音色也好听,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第二个‘董卿’的。”这样的评价会更有价值和魅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3]。
3.“相似块”,符合学生元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应该结合原有经验体系探索新知,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将所学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看它们是否一致。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提供的新信息应该与学生的无意识存在“相似块”。正如现代心理学的差异原理指出:“人的知觉和敏感性跟眼前的‘图式’与心中熟悉的‘图式’之间差异的程度有关。”只有那些新信息不是与心中图式完全雷同和完全无关的图式,即与内在图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似),才能引起人敏锐的知觉。
4.结合体态语,拓宽视野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人在沟通时,说话的内容往往处在注意力的中心,说话人的体态语则处在注意力的外围。要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必须把两者相结合、相协调,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更多的暗示信息[4]。比如,面带微笑、轻轻点头示意、目光注视等。另外,由于教师身体各部分的表情与语言不同,他主要诉诸学生的视觉,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真实的特征。所以,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协调,可以实现语文教学艺术的最佳。
结 语
总之,暗示性评价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起到指导性作用,还起到激励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模仿、创新等方式,让自己的评价语更能被小学生接受,从而拥有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李曼,刘俊铭.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74.
杨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5(09):111-112.
朱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与建议[J].华夏教师,2014(12):20.
李湘蓉,薛根生,左新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林丽(1984.11—),女,浙江玉環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暗示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89-02
引 言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然,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样的变动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人认为,“话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也渗透了利用教学评价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境地的重要性。所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语,不仅要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富有发散性的艺术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调节、控制后续学习行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还应具有暗示性,这是启发式教学中运用评价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暗示艺术的主要形式
1.“引启”深思的暗示
启发性评语是指教师采用能够促进学生对问题深入理解、主动思考的评语。这一类评语的优点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可以再次进入思考和联想的领域,从而能深入理解问题,燃起思维的火花,向更深一层思考。
我们运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暗示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语言“空白”的运用。教师不应从始至终像“机关枪”一般讲个没完没了,应讲究语言技巧,目的是給学生以咀嚼、回味的空间,便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所以,教学语言的停顿,在语言评价暗示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方式。二是注意教学语言语音、语调的运用。教师语言、语调的细微变化,往往会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收获,这种语调的把握可能会带来某些附加信息。例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教师问学生:“妈妈看到小彼得给她开的账单,是否会不高兴呢?”学生都以为会。这时教师加强口吻,用疑问的语气再次问学生:“真的是这样吗?”学生明白了教师是话中有话,重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起来。所以,在课堂的一些关键时刻,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启发性、暗示性的评语,使学生得到意外的收获。
2.“针”锋相对的暗示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问学生:“荒芜的土地为什么向我们人类求救?”学生说:“这是因为人类砍光了树木,土地全裸露了,使它非常痛苦,所以它要向人类哀嚎。”对该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引导:“你想的是对的,但是我们就是人类,所以是向我们哀嚎。”运用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产生这样一种态度——我们负有责任。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对伤心的土地写几句安慰的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有意识地再请该学生读下他写的话。他是这样写的:“土地啊,你别伤心了,我们会治好你的,会让你重见绿荫的。”
这位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运用评价暗示的心理机制,有效引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学会人称间的转换,很好地落实环保教育,实现语文能力和道德认识的共同提高。所以,教师评价用语应有针对性、导向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激”起“励”量的暗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形成积极自觉的学生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励性评价就是以激励为手段,教师用尊重、信任、宽容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学。人内在的力量,未经引导、训练、反省,终归只是一股微弱的力量,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激励可以持续激发人的心理动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于站起来回答问题特别好的学生,教师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扬。如在教学《看雪》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鼓励性评价:“雪景很美,你的朗读也这么美,仿佛把我们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了一番,老师也想一起去看看!”受到表扬的学生兴奋不已,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赞美。
4.“渗”情款款的暗示
皮亚杰说过: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穿插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触“景”生情。教育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暗示。
例如,在下面的课例中:
师: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老师与母校,为了能让大家在许多年后还能细细回味这段时光,我在想要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昨天晚上,我想了很长时间,终于选好了献给同学们的礼物。
师:首先,我想了解你们最想得到什么礼物?
生:我最想看到老师的笑,因为自从我们升入六年级以后,您就更操心了,也很少舒心地笑了。
师:你的关心真的让我感动,我一定会多笑,笑对生活,笑对工作,笑对每一位学生。(师由衷地笑了。全班学生鼓掌,该生满意地坐下)
生:我最想得到老师的一个拥抱。两年来,您一次次的表扬,给了我无尽的动力,使我从学困生转变成好学生。老师,您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在分别之际,我希望和老师拥抱一下。(师走到该生面前,送给学生一个深情的拥抱)
师:在老师心中,45位学生就如同我的45个孩子。我把我的拥抱送给欣洛,也送给其他44位同学。
师(小结):刚才,学生的这些发言在说出自己愿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真切的爱。我感谢他们,更感谢所有的同学。 这篇课例虽然没有很多的煽情字眼,但教师教学评价语的暗示,就像一股暖流贯穿始终,师生间依依不舍的情感也牵入心底,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一句充满情感的评价,能使学生如沐春风[1]。
5.委婉动听的暗示
委婉式评语是教师采用委婉、善意的语言,指出学生在交流中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或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用委婉的语气提出希望或表达批评的意见。比如,有学生给出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可以说:“哦,好孩子,这不要紧的,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如果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可以说:“没关系,让你的好伙伴来帮助你,说不定他正急切地想帮你呢?”这种委婉的暗示,比直接批评要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认同,对学生也是一种诚心的理解和尊重,促使他们还能积极主动和勇敢地投入学习活动[2]。所以,一番委婉的话语,可能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使他终身受益;一声无端粗暴的训斥,一句赤裸裸的歧视语言,却可能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人生轨道发生偏转。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暗示艺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无论课堂教学过程如何精彩、华丽,教师不标准的普通话或太多的习惯性重复语言,将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感受语言魅力,引导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课堂语言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知识的殿堂。
2.实事求是,平衡杠杆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这不仅是为了树立教师的威严,更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时,一名女学生朗读课文时非常有感染力,教师立即表扬:“你的朗读水平简直超过了董卿。”这样的评价语言就有些过了。如果教师能换成合情合理的评价会更好,如“你读得真棒,普通话很标准,音色也好听,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第二个‘董卿’的。”这样的评价会更有价值和魅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3]。
3.“相似块”,符合学生元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应该结合原有经验体系探索新知,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将所学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看它们是否一致。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提供的新信息应该与学生的无意识存在“相似块”。正如现代心理学的差异原理指出:“人的知觉和敏感性跟眼前的‘图式’与心中熟悉的‘图式’之间差异的程度有关。”只有那些新信息不是与心中图式完全雷同和完全无关的图式,即与内在图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似),才能引起人敏锐的知觉。
4.结合体态语,拓宽视野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人在沟通时,说话的内容往往处在注意力的中心,说话人的体态语则处在注意力的外围。要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必须把两者相结合、相协调,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更多的暗示信息[4]。比如,面带微笑、轻轻点头示意、目光注视等。另外,由于教师身体各部分的表情与语言不同,他主要诉诸学生的视觉,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真实的特征。所以,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协调,可以实现语文教学艺术的最佳。
结 语
总之,暗示性评价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起到指导性作用,还起到激励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模仿、创新等方式,让自己的评价语更能被小学生接受,从而拥有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李曼,刘俊铭.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74.
杨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5(09):111-112.
朱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与建议[J].华夏教师,2014(12):20.
李湘蓉,薛根生,左新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林丽(1984.11—),女,浙江玉環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