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心理健康状态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心理健康状态是由内因决定的,而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缺乏人格特征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目的 分析以人格特征为核心的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关因素,为探索新型照护干预措施提供思路。方法 于2017年3—8月利用半随机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先用抽签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8个社区,再用方便抽样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路径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评价各因素低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为96.9%。436例老年人,SF-36评分为(111.4±30.6)分,MCS评分为(56.8±16.6)分,PCS评分为(54.6±16.7)分,生活质量良、中、差的比例分别为40.1%(175/436)、51.6%(225/436)、8.3%(36/436);GWBS评分为(77.0±12.2)分;SSRS评分为(39.2±8.2)分;GSES评分为(24.7±4.0)分;EPQ中内外倾向(E)分量表评分为(62.7±12.8)分,神经质(N)分量表评分为(61.2±14.4)分,精神质(P)分量表评分为(71.3±2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β=-7.724)、现月收入(β=7.229)、GWBS(β=1.143)、E评分(β=-0.249)是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路径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以E、N、P为核心的人格特征可通过中介变量即总体幸福感,进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结论 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与人格特征中的E密切相关。建议以其人格特征为基础,研究制定特性化照护干预措施,精细化的帮助社区老年人获取有效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全面提升总体幸福感,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