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山绿林中,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若隐若现,蜿蜒的山道将一家一户串联起来,在那静静的村道上走一走,不仅能观看古老的制碗工艺,也能自己动手做一做泥碗,还能看到梁家辉住过的房子。
碗窑古村,一片原生态的静寂。
曾经,它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瓷器生产基地,最繁忙时,40多个水碓、18条龙窑同时开工,整村彻夜不眠。它可与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两大官窑相媲美。其手工烧制的青花陶瓷、碗、盆、杯、盏远销沪、赣、闽、台等地。
而今,当年的18条龙窑不再产碗,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条,断断续续地烧着耐火砖……当年盛产的碗制品已不多见,偶有村民收藏的,也已积满灰尘,破损不堪。那些制碗的手艺更是几近失传。
2005年“五一”前夕,幽静的碗窑古村热闹空前。电影《长恨歌》剧组选址此处拍摄外景。这个或许不为大家所知,或许已被大家淡忘的村落,因梁家辉等人的到来,唤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成了喜好访古探幽者的旅游胜地,而其传承了300多年的制碗工艺也逐渐转变成一个旅游项目。
前尘繁华似如水
仅十几户人家的碗窑村。地处温州苍南县玉龙湖河谷中上游,背山临水,满目苍翠。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在深山绿林中若隐若现,蜿蜒的山道将一家一户串联起来,犹如人间仙境。一座拱桥、一条公路,连通了四方。却保持了古村落的原汁原昧。
清澈的山泉顺着山道流过,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山泉哗哗流淌的声音。沿着石头小道拾级而上,两边满是形态各异、颇具特色的吊脚楼。旧损的石砖外墙,记录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村子中心,雕梁画栋的古庙、古戏台对峙而立,见证了碗窑曾经的繁华。几百年来,碗窑的陶瓷制作工艺一直保留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厂房矮小,工具简陋,借用水碓舂土。来过此地的专家,誉它为“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碗的活博物馆”。
只是,碗窑人按部就班,并不思于在产品的造型上创新,于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因产品缺乏创意,整座碗窑受到商品经济大潮冲击日渐萎缩,几近凋零。有手艺的年轻人纷纷转行另谋出路,留下老弱妇幼和片片瓷砾,静静地融入到这片山野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喜的是,碗窑并没有被遗忘。它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正渐渐被挖掘。
2002年,碗窑村作为人文资源独特的旅游项目得以开发。考察的专家、学者来了,游玩的学生、驴友也来了,他们在享受人间仙境的宁静时,也见见慕名已久的余振镘师傅。余师傅,就是依旧在碗窑做碗的那位老人,现已年过六旬。
余师傅是余姓家族里第11代瓷艺传人,18岁时,就跟随父亲学做碗。半个世纪来,因着迷于这门手艺,他除了蹲在作坊做碗外,就是做点农活,从没长时间离开过碗窑。他的绝活是烧制青花瓷,祖上传下来的,其关键点在于上釉。每当给窑里瓷器上釉时,外人是绝对不允许在场的。祖上还立下规矩,这一绝活传男不传女,万一后继乏人,也是传媳妇而不传女儿。传到余振锓这一代时也是单传,除了他没人会做。
在新建的工坊里,余师傅坐在车头盘上,车头放着一团泥土。无论观看的游客有多少,他总心无旁骛。他左手的中指和食指伸进拉斗,轻轻勾动,转盘便呈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起来。才刚一眨眼,一个碗的雏形就在他手中出现了。余师傅说,在以前,碗在成型后,还要经过晾干、画花、上釉、烧制等十几道工序,不过这些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
余师傅,是苍南县旅游部门专门聘请的,一月几百块的工资,每天在村里候着,游客来了,就为他们表演“瓷艺”。工资的多少,余师傅一点也不计较,他感到欣慰的是,这门工艺终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虽然只是粗糙的泥碗,有时也会被游客带走,不过,多数的泥碗都没有这么好运,在游客走后,它们被丢回土堆,准备再次利用。
不久前,又有消息传出,碗窑村开发规划方案出台了,预期投资上千万元,建设游艇码头、停车场、客运中心等基础设施,还要建立陶瓷展览馆,收纳碗窑以前生产过的古陶瓷。
碗窑村的春天,也许真的要来了……
碗窑古村,一片原生态的静寂。
曾经,它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瓷器生产基地,最繁忙时,40多个水碓、18条龙窑同时开工,整村彻夜不眠。它可与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两大官窑相媲美。其手工烧制的青花陶瓷、碗、盆、杯、盏远销沪、赣、闽、台等地。
而今,当年的18条龙窑不再产碗,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条,断断续续地烧着耐火砖……当年盛产的碗制品已不多见,偶有村民收藏的,也已积满灰尘,破损不堪。那些制碗的手艺更是几近失传。
2005年“五一”前夕,幽静的碗窑古村热闹空前。电影《长恨歌》剧组选址此处拍摄外景。这个或许不为大家所知,或许已被大家淡忘的村落,因梁家辉等人的到来,唤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成了喜好访古探幽者的旅游胜地,而其传承了300多年的制碗工艺也逐渐转变成一个旅游项目。
前尘繁华似如水
仅十几户人家的碗窑村。地处温州苍南县玉龙湖河谷中上游,背山临水,满目苍翠。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在深山绿林中若隐若现,蜿蜒的山道将一家一户串联起来,犹如人间仙境。一座拱桥、一条公路,连通了四方。却保持了古村落的原汁原昧。
清澈的山泉顺着山道流过,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山泉哗哗流淌的声音。沿着石头小道拾级而上,两边满是形态各异、颇具特色的吊脚楼。旧损的石砖外墙,记录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村子中心,雕梁画栋的古庙、古戏台对峙而立,见证了碗窑曾经的繁华。几百年来,碗窑的陶瓷制作工艺一直保留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厂房矮小,工具简陋,借用水碓舂土。来过此地的专家,誉它为“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碗的活博物馆”。
只是,碗窑人按部就班,并不思于在产品的造型上创新,于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因产品缺乏创意,整座碗窑受到商品经济大潮冲击日渐萎缩,几近凋零。有手艺的年轻人纷纷转行另谋出路,留下老弱妇幼和片片瓷砾,静静地融入到这片山野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喜的是,碗窑并没有被遗忘。它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正渐渐被挖掘。
2002年,碗窑村作为人文资源独特的旅游项目得以开发。考察的专家、学者来了,游玩的学生、驴友也来了,他们在享受人间仙境的宁静时,也见见慕名已久的余振镘师傅。余师傅,就是依旧在碗窑做碗的那位老人,现已年过六旬。
余师傅是余姓家族里第11代瓷艺传人,18岁时,就跟随父亲学做碗。半个世纪来,因着迷于这门手艺,他除了蹲在作坊做碗外,就是做点农活,从没长时间离开过碗窑。他的绝活是烧制青花瓷,祖上传下来的,其关键点在于上釉。每当给窑里瓷器上釉时,外人是绝对不允许在场的。祖上还立下规矩,这一绝活传男不传女,万一后继乏人,也是传媳妇而不传女儿。传到余振锓这一代时也是单传,除了他没人会做。
在新建的工坊里,余师傅坐在车头盘上,车头放着一团泥土。无论观看的游客有多少,他总心无旁骛。他左手的中指和食指伸进拉斗,轻轻勾动,转盘便呈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起来。才刚一眨眼,一个碗的雏形就在他手中出现了。余师傅说,在以前,碗在成型后,还要经过晾干、画花、上釉、烧制等十几道工序,不过这些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
余师傅,是苍南县旅游部门专门聘请的,一月几百块的工资,每天在村里候着,游客来了,就为他们表演“瓷艺”。工资的多少,余师傅一点也不计较,他感到欣慰的是,这门工艺终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虽然只是粗糙的泥碗,有时也会被游客带走,不过,多数的泥碗都没有这么好运,在游客走后,它们被丢回土堆,准备再次利用。
不久前,又有消息传出,碗窑村开发规划方案出台了,预期投资上千万元,建设游艇码头、停车场、客运中心等基础设施,还要建立陶瓷展览馆,收纳碗窑以前生产过的古陶瓷。
碗窑村的春天,也许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