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养老问题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将“养老难题怎么破解”列入报告中,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更体现了深化改革和关怀居民养老的决心。为此,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问题;体系构建;改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9003501
1现阶段我国居民养老问题概况
十八大报告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近年来,围绕养老保障的热点话题也不断增多。先有媒体报道老夫状告子女,只求“常回家看看”,后有八旬老人独自桥洞生活。那么中国的养老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据统计,我国有1.67亿老年人,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农村老年人口约1.2亿,空巢老人约9000万人,农村空巢率比例近40%。
养老问题为什么会受到社会各界如此关注?一是现实养老面临着诸多困境。经济收入、日常生活、精神上呈现出的担心使得老人对于养老问题感到不安。二是人们对未来养老的心里焦虑。在老龄化问题加重的背景下,人们对晚年养老的担忧日益加重。三是人们对养老保障的更多期待。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区域和行业制度的差异,不同群众间的养老待遇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
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将会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特征。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养老、何处养老也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
2居民养老问题的困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有着特殊的背景。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加之老年人人口绝对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80位和世界总量1/10的国内生产总值去抚养世界上1/5的老年人,用有限的人均公共财政去支付如此大规模的支出,这就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其次,老年人人口质量相对不足。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即“未富先老”。再次,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尽管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发达国家在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养老问题,在我国却是短期内集中爆发,与我国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形成反差。再次,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如今人口流动加快,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得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从而“空巢”老人迅速增加,使得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此现象在农村养老问题中更为严重。最后,养老基金的管理、执行的不够规范与完善,使得居民养老问题存在诸多风险。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化、困难化。
3新形势下居民养老问题改革的建议
3.1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随着老龄化人口趋势的逼近,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我国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萎缩、人口结构快速变迁、政府财政支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推进社会化、社区养老共建保障模式应是符合国情的首选模式。
3.2科学合理完善养老金制度
过去几年,我国养老金的支出额度与日俱增,国家和政府主要致力于扩大覆盖面,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空白,而且各地的社会保障部门又存在着养老金管理制度的缺失。今后重点应转向解决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保障水平调整机制,建立完善互联网认证系统,实现养老金的合理稳定增长。
3.3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
3.4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今后重点发展家庭养老服务模式,改善家庭养老环境,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需求的老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通过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运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县乡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处收养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
4结语
构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综合政府、社区、市场机构和家庭多种力量,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机构为供给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立足点,以农村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制度为保障,充分调动各方的资源,共同构建一个真正满足农村老人养老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欣怡.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探析[J].华人时刊,2012,(4).
[2]李全彩.当代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认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
关键词:农村养老问题;体系构建;改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9003501
1现阶段我国居民养老问题概况
十八大报告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近年来,围绕养老保障的热点话题也不断增多。先有媒体报道老夫状告子女,只求“常回家看看”,后有八旬老人独自桥洞生活。那么中国的养老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据统计,我国有1.67亿老年人,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农村老年人口约1.2亿,空巢老人约9000万人,农村空巢率比例近40%。
养老问题为什么会受到社会各界如此关注?一是现实养老面临着诸多困境。经济收入、日常生活、精神上呈现出的担心使得老人对于养老问题感到不安。二是人们对未来养老的心里焦虑。在老龄化问题加重的背景下,人们对晚年养老的担忧日益加重。三是人们对养老保障的更多期待。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区域和行业制度的差异,不同群众间的养老待遇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
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将会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特征。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养老、何处养老也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
2居民养老问题的困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有着特殊的背景。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加之老年人人口绝对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80位和世界总量1/10的国内生产总值去抚养世界上1/5的老年人,用有限的人均公共财政去支付如此大规模的支出,这就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其次,老年人人口质量相对不足。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即“未富先老”。再次,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尽管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发达国家在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养老问题,在我国却是短期内集中爆发,与我国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形成反差。再次,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如今人口流动加快,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得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从而“空巢”老人迅速增加,使得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此现象在农村养老问题中更为严重。最后,养老基金的管理、执行的不够规范与完善,使得居民养老问题存在诸多风险。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化、困难化。
3新形势下居民养老问题改革的建议
3.1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随着老龄化人口趋势的逼近,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我国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萎缩、人口结构快速变迁、政府财政支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推进社会化、社区养老共建保障模式应是符合国情的首选模式。
3.2科学合理完善养老金制度
过去几年,我国养老金的支出额度与日俱增,国家和政府主要致力于扩大覆盖面,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空白,而且各地的社会保障部门又存在着养老金管理制度的缺失。今后重点应转向解决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保障水平调整机制,建立完善互联网认证系统,实现养老金的合理稳定增长。
3.3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
3.4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今后重点发展家庭养老服务模式,改善家庭养老环境,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需求的老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通过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运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县乡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处收养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
4结语
构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综合政府、社区、市场机构和家庭多种力量,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机构为供给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立足点,以农村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制度为保障,充分调动各方的资源,共同构建一个真正满足农村老人养老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欣怡.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探析[J].华人时刊,2012,(4).
[2]李全彩.当代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认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