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OBE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建立持续性改进机制,这种创新教育模式对当下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围绕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从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及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阐述,探讨以OBE学习产出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形成教学改革新思路,实现从传统以课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向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OBE模式;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OBE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很快在西方教育界得到认可。我国于2013年6月加入《华盛顿条约》以来,OBE模式在国内工程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应用的热潮。OBE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它将学习产出作为驱动教育运作的动力,作为一种可观察、可测量和可应用的模式,其先进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核心与HEEC专业(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有着高度的一致。将OBE模式融入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完善现有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符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宗旨。
一、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背景
以当代工业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科学技术,推动着产品的发展和演化,新的概念不断出现,现代产品设计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模式而更具综合性,涉及的内容从传统的产品设计向创新设计、设计服务发展,更多地与数据化、互联网相对接,与3d打印、智能技术相结合;同时国家层面大力倡导传统文化,产品设计也要与传统文化相适应。这些因素使社会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职责范围在往更深和更广的方面演变,对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了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思想的现行课程体系,已逐渐显示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观念落后,缺乏特色;学科基础教育过度、重复;教学模式单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等等,导致学生能力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对现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刻不容缓,具体应如何转变以适应时代需求,正是改革的重点。
二、基于OBE模式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材培养的质量。在OBE模式下构建课程体系,能够理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完善课程体系以形成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加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施。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要看到现行课程体系通过老师多年的课程实践及育人成效,其中所包含的合理部分不应该被全盘否定。我们更不能照搬硬套其他一本院校或者高职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样既缺乏针对性,更缺乏特色,显然不能凸显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在OBE模式下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具有前瞻性、逻辑性和关联性,既要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延续性,也要更新理念使教学有突破性和创新性,对学生分阶段发展有预期目标;
二是需充分考虑地方经濟发展的现实需要、课程资源、学科融合的特点等,课程不能设置的太宏观、宽泛;要了解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共核,也要抓住区域及本校本专业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建立有差异性的能力课程体系;
三是要以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体,处理好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是课程设置必须遵循学生能力逐渐提升的规律。
现代社会对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在HEEC专业(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指导下,围绕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探索出一套有机整体课程体系,才能进一步推动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的创新发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保证他们在进入社会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后续发展的潜力。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
运用OBE模式,结合HEEC专业(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要求和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实际,拟定9项毕业要求及毕业要求的分项能力指标点。毕业要求各分项指标点与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教学环节相对应,推动培养目标的实现。
1、优化课程结构
调整现行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等几大模块结构比例,重新进行课程权重分配,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能力结构,改变现行课程结构过于均衡、缺乏特色与重点的问题。一是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除产品设计表现、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等具有专业共核的课程外,增设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如智能产品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类课程的课时,形成有较强特色的专业集群。二是注重实践教学,在专业写生、专业考察、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现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中实践部分学时的比重,使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达到50%以上。校内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教学条件,校外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平台,确实做好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
2、整合教学内容
毕业要求是通过课程教学的支撑来实现的,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参与度,才能进一步落实教学。
层次性,课程内容要以学生能力上逐渐提升进行分层,遵循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第一层注重培养学科基础能力,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第二层则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使学生掌握产品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第三层培养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提高学生解决产品设计中复杂问题的能力;第四层培养综合素养,以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穿插在这四个培养层次中。这四个层次将所有课程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相互衔接、递进融合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最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达到协调,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发展,满足学生就业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有效性,每门课程内容必须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分项指标点。首先对各门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相关的课程,避免知识的重复或断裂。其次要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及课程资源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更新,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拓展。
针对性,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考虑社会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生自身的能力范围。要因材施教,特别是针对学生实践能力这一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加强建设实践平台。
结合软件操作、模型制作、企业观摩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夯实基本技能的实践能力;采用综合设计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及应用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设计大赛、第二课堂、双创活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
3、探索教学模式
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OBE教学模式是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教学模式作为课程改革中基本的模式也是最重要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改变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理论为主的课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认知参与度和学习效率;专业设计软件、模型制作等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采取实验室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专业设计课程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掌握相关设计项目完整的流程与方法,锻炼实践能力,缩小学校教学与社会职业岗位的差距,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等等。总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多种教學模式组合实施,促进学生内在发展性,以最大程度发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完善评价机制
以OBE强调的“学生学的怎么样”形成对课程体系多视角、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在学生层面,从考试分数成绩、创新创业能力、竞赛获奖率、就业率等方面评价课程体系的运行效果;在教师层面,通过教学活动、交流、多种反馈来评价、论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寻找短板、发现问题,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吸纳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代表的意见,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OBE模式下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性特征,使大学四年课程设置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和奠定自身终身发展的基础。落实好课程体系的教学运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旭堂,黄梦婕,王伟.OBE模式下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2]黄荣兵,张洪,于曦.新工科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09):120-124.
[3]肖斌.Java程序设计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教育现代化,2018(53):91-95.
关键词:OBE模式;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OBE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很快在西方教育界得到认可。我国于2013年6月加入《华盛顿条约》以来,OBE模式在国内工程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应用的热潮。OBE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它将学习产出作为驱动教育运作的动力,作为一种可观察、可测量和可应用的模式,其先进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核心与HEEC专业(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有着高度的一致。将OBE模式融入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完善现有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符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宗旨。
一、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背景
以当代工业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科学技术,推动着产品的发展和演化,新的概念不断出现,现代产品设计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模式而更具综合性,涉及的内容从传统的产品设计向创新设计、设计服务发展,更多地与数据化、互联网相对接,与3d打印、智能技术相结合;同时国家层面大力倡导传统文化,产品设计也要与传统文化相适应。这些因素使社会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职责范围在往更深和更广的方面演变,对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了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思想的现行课程体系,已逐渐显示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观念落后,缺乏特色;学科基础教育过度、重复;教学模式单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等等,导致学生能力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对现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刻不容缓,具体应如何转变以适应时代需求,正是改革的重点。
二、基于OBE模式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材培养的质量。在OBE模式下构建课程体系,能够理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完善课程体系以形成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加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施。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要看到现行课程体系通过老师多年的课程实践及育人成效,其中所包含的合理部分不应该被全盘否定。我们更不能照搬硬套其他一本院校或者高职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样既缺乏针对性,更缺乏特色,显然不能凸显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在OBE模式下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具有前瞻性、逻辑性和关联性,既要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延续性,也要更新理念使教学有突破性和创新性,对学生分阶段发展有预期目标;
二是需充分考虑地方经濟发展的现实需要、课程资源、学科融合的特点等,课程不能设置的太宏观、宽泛;要了解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共核,也要抓住区域及本校本专业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建立有差异性的能力课程体系;
三是要以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体,处理好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是课程设置必须遵循学生能力逐渐提升的规律。
现代社会对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在HEEC专业(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指导下,围绕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探索出一套有机整体课程体系,才能进一步推动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的创新发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保证他们在进入社会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后续发展的潜力。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
运用OBE模式,结合HEEC专业(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要求和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实际,拟定9项毕业要求及毕业要求的分项能力指标点。毕业要求各分项指标点与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教学环节相对应,推动培养目标的实现。
1、优化课程结构
调整现行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等几大模块结构比例,重新进行课程权重分配,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能力结构,改变现行课程结构过于均衡、缺乏特色与重点的问题。一是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除产品设计表现、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等具有专业共核的课程外,增设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如智能产品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类课程的课时,形成有较强特色的专业集群。二是注重实践教学,在专业写生、专业考察、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现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中实践部分学时的比重,使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达到50%以上。校内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教学条件,校外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平台,确实做好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
2、整合教学内容
毕业要求是通过课程教学的支撑来实现的,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参与度,才能进一步落实教学。
层次性,课程内容要以学生能力上逐渐提升进行分层,遵循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第一层注重培养学科基础能力,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第二层则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使学生掌握产品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第三层培养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提高学生解决产品设计中复杂问题的能力;第四层培养综合素养,以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穿插在这四个培养层次中。这四个层次将所有课程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相互衔接、递进融合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最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达到协调,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发展,满足学生就业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有效性,每门课程内容必须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分项指标点。首先对各门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相关的课程,避免知识的重复或断裂。其次要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及课程资源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更新,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拓展。
针对性,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考虑社会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生自身的能力范围。要因材施教,特别是针对学生实践能力这一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加强建设实践平台。
结合软件操作、模型制作、企业观摩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夯实基本技能的实践能力;采用综合设计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及应用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设计大赛、第二课堂、双创活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
3、探索教学模式
应用型产品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OBE教学模式是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教学模式作为课程改革中基本的模式也是最重要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改变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理论为主的课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认知参与度和学习效率;专业设计软件、模型制作等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采取实验室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专业设计课程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掌握相关设计项目完整的流程与方法,锻炼实践能力,缩小学校教学与社会职业岗位的差距,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等等。总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多种教學模式组合实施,促进学生内在发展性,以最大程度发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完善评价机制
以OBE强调的“学生学的怎么样”形成对课程体系多视角、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在学生层面,从考试分数成绩、创新创业能力、竞赛获奖率、就业率等方面评价课程体系的运行效果;在教师层面,通过教学活动、交流、多种反馈来评价、论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寻找短板、发现问题,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吸纳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代表的意见,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OBE模式下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性特征,使大学四年课程设置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和奠定自身终身发展的基础。落实好课程体系的教学运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旭堂,黄梦婕,王伟.OBE模式下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2]黄荣兵,张洪,于曦.新工科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09):120-124.
[3]肖斌.Java程序设计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教育现代化,2018(53):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