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投资界所谓的中国TNT(新电信、新媒体、新科技)类公司掀起了一股“海外上市潮”,最早的如新浪、搜狐,近几年的分众传媒、携程、盛大网络、新东方教育,直到最近一次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它们不仅在当地市场带动了中国投资热,也使得更多的境外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们怀揣大把资金涌入中国市场。
这些在网络、新媒体、广告、教育等新兴服务领域里的“领头羊”舍近求远跑到太平洋彼岸去上市,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公司往往在发展初期或过程中都多次引入了海外VC的投资,这些海外VC当然会力主公司在海外市场上市——不仅因为纳斯达克等市场对这类公司往往给予较高的市盈率,而且交投活跃、资金充沛的市场也能令投资人轻易择机退出,获得丰厚回报;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现在的上市规则还不适合这类公司。商务模式决定了它们在发展伊始往往要经历一段构建基础平台的时期,这时候往往只“烧钱”而不见效益,但一旦平台构建成熟,它们就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盈利水平会有一个爆发性的突破和增长。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创业板迟迟未开,主板和中小板都要求公司三年盈利后才能上市,这些TNT企业一旦盈利或即将盈利都不愿意再等上个两年三载的,所以就纷纷去海外上市了。监管部门由于十几年来审核的大量都是制造生产型企业,对这种广告、餐饮、连锁服务类企业的经营模式、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持久性大都会持较谨慎的态度,这也使得这类公司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只占据了极少数。
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家一直把科教兴国作为治国的纲领之一,每年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但总感觉无论从政策、地方政府,到市场,再到创业家和企业家等,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体系和多层次平台,从而各自定位明确、各司其力来推动科技的发展。事实上所谓科技并不应片面认为只是项科技发明,更重要的是将这项科技发明商业化、市场化,这个过程需要那些科技公司去实现,而科技公司在发展中又离不了市场各种资源的注入和利用。
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资金充沛得有些泛滥,证券市场也高度活跃,投资人日趋成熟、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我们其实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佳的时机来投资高科技以及新兴服务类的创业型公司。一个全面的证券市场除了有蓝筹大盘股做基石外,更需要那些充满活力的高速成长的新型公司。
前些天参加了一家国外知名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幕酒会,他们的首席经济学家说了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中国经济第三季度以来已有放缓的迹象,但是消费升级和拉动才刚刚开始,尤其是80后新生代的消费模式和能力不容小看。抓住了这个市场的公司就是最有潜力的。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
这些在网络、新媒体、广告、教育等新兴服务领域里的“领头羊”舍近求远跑到太平洋彼岸去上市,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公司往往在发展初期或过程中都多次引入了海外VC的投资,这些海外VC当然会力主公司在海外市场上市——不仅因为纳斯达克等市场对这类公司往往给予较高的市盈率,而且交投活跃、资金充沛的市场也能令投资人轻易择机退出,获得丰厚回报;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现在的上市规则还不适合这类公司。商务模式决定了它们在发展伊始往往要经历一段构建基础平台的时期,这时候往往只“烧钱”而不见效益,但一旦平台构建成熟,它们就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盈利水平会有一个爆发性的突破和增长。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创业板迟迟未开,主板和中小板都要求公司三年盈利后才能上市,这些TNT企业一旦盈利或即将盈利都不愿意再等上个两年三载的,所以就纷纷去海外上市了。监管部门由于十几年来审核的大量都是制造生产型企业,对这种广告、餐饮、连锁服务类企业的经营模式、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持久性大都会持较谨慎的态度,这也使得这类公司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只占据了极少数。
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家一直把科教兴国作为治国的纲领之一,每年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但总感觉无论从政策、地方政府,到市场,再到创业家和企业家等,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体系和多层次平台,从而各自定位明确、各司其力来推动科技的发展。事实上所谓科技并不应片面认为只是项科技发明,更重要的是将这项科技发明商业化、市场化,这个过程需要那些科技公司去实现,而科技公司在发展中又离不了市场各种资源的注入和利用。
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资金充沛得有些泛滥,证券市场也高度活跃,投资人日趋成熟、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我们其实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佳的时机来投资高科技以及新兴服务类的创业型公司。一个全面的证券市场除了有蓝筹大盘股做基石外,更需要那些充满活力的高速成长的新型公司。
前些天参加了一家国外知名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幕酒会,他们的首席经济学家说了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中国经济第三季度以来已有放缓的迹象,但是消费升级和拉动才刚刚开始,尤其是80后新生代的消费模式和能力不容小看。抓住了这个市场的公司就是最有潜力的。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