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GBZ 7-200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1](以下简称<标准>)于2002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7年多,按照常规,已到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的时间了.笔者结合近几年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特提出该<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修订该标准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并为<标准>的修订做准备。
【机 构】
:
272013,济宁医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BZ 7-200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1](以下简称<标准>)于2002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7年多,按照常规,已到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的时间了.笔者结合近几年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特提出该<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修订该标准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并为<标准>的修订做准备。
其他文献
我市于2009年1月发生2起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事故,现将我院诊断的2例职业性急性重度1,2-DCE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例1 患者男,26岁,2008年8月27日至2009年1月15日,在我市某鞋厂当掹鞋工,每日工作8~14 h,每周7 d,工作过程中接触黄胶、散装港宝水等化学物,未戴口罩。
目的 探讨个性特征、缓解因素对化工工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职业应激量表(OSI),对某市石油化工企业532名职工(化工组345名,后勤组187名)进行个性特征、缓解因素和应激反应的调查.结果 化工组忍耐性、自尊感、组织忠诚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工作心理控制源、焦虑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心理控制源、A型行为、组织忠诚度是影响化工工人工作满意感的重要个性特
目的 调查中学教师的睡眠质量,为保护中学教师的职业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433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学校后勤、行政等非教师岗位的128名员工为对照组.再从被凋查的教师中,随机抽取33名教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根据问卷和多导睡眠监测的结果对教师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教师组睡眠质量总评分为5.30±2.94,对照组为4.02±2.68,教师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 探讨可吸收聚乙醇酸(PGA)补片在矽肺并发的难治性气胸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24例矽肺并发气胸患者的外科手术中应用PGA补片作为肺大疱切除后的修补材料,以未用PGA补片修补的32例患者为对照,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7 d,平均(5.0±1.1)d,术后6个月气胸复发率为4.17%,对照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12 d,平均(8.2±1.6)d,
目的 研制冻干人尿砷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方法 收集正常人尿液,通过过滤、混匀、分装、冷冻干燥、辐射灭菌制备而成,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通过3家实验室检测对砷标准物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可稳定2年,量值及不确定度分别为(39.3±3.4)和(52.3±3.2)μg/L.结论 尿中砷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的要求。
目的 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并分析各研究的特征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检索并纳入的13篇关于教师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负相关,主观支持与情绪衰竭之间的相关弱于主观支持与低成就感之间的相关.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无明显差异,报告质量对主观支持和人格解体的相关、客观支持与低个人成就
目的 调查企业农民工职业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修订的工作需求-控制量表和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410名企业农民工进行测试,应用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男性农民工的技术需求水平(3.57±0.18)及心理健康的评分高于女性(2.96±0.16),女性的每日紧张感评分(7.88±0.18)高于男性(7.2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学历组农民工决定自由度高于低学历
高压喷射伤是工业喷射行业常见的一种复合性外伤,高压冲击及毒性异物可对组织造成严重损害.手部高压油漆喷射伤作为高压喷射伤中损伤较重的一种,在处理上有其特殊性,易被医生忽视,延误诊治.现将我们收治的12例手部高压油漆喷射伤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三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有机溶剂,广泛用作金属的脱脂剂和脂肪、矿物油、石蜡等的萃取剂,也用于农药的制备和有机合成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以三氯乙烯为清洗剂的电子、制革和五金等轻工业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中毒时间、中毒剂量、入院时X线胸片、心肌酶、肝肾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生化指标,将中毒发生后至死亡(生存时间)≤24 h的患者定义为猝死组,自中毒发生后至死亡(生存时间)>24 h的患者定义为非猝死组.结果 猝死组中毒时间、中毒剂量分别为[(10.1±3.8)h、(81.3±51.6)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