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通过准实验研究法分析运用知识迁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效果,从而总结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实施经验,希望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62-02
目前,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当代教学的关键。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准实验研究,总结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实施经验,希望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一、《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教学方案分析
《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两个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都主要运用学生之前已经学生过的画图软件知识来辅助学生学习金山文字界面与PowerPoint界面,能够避免学生只是听教师讲,促使学生进行有意的学习。
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本次将主要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法。为了保证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级原始水平相似,首先根据各班一年来的3次考试成绩的进行平均分计算,并通过询问原授课教师各班学生的学习特征特点与学生的整体水平,设定五年三班、五年四班为实验组,实施教学方案;五年一班与五年二班为控制组,实施以讲授为主的原始教学方案,不参与实验环节。接着,通过对四个班的前测成绩进行Z检验,检验它们之间是否无显著差异。具体的前测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两个不同课题组的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水平差异显著性检验的Z值分别为0.72和0.58,均为|Z|≤1.96的情形,说明两个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成绩为不显著,因此符合准实验研究实施的条件。
(一)实验设计
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组以及控制组进行分别施教,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中,Y表示前测、后测结果;X表示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在本研究中表示新方法的实施。
(二)按照实验设计实施教学活动
方案一:
1.教学案例《认识金山文字界面》: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四班,进行实验环节为:金山文字界面与附带画板的界面对比
2.教学案例《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但教案中的实验环节不实施,授课对象为五年级二班。
方案二:
1.教学案例《认识PowerPoint界面》:授课对象为五年级三班,进行实验环节:PowerPoint界面与附带画板的界面对比
2.教学案例《认识PowerPoint界面》:但教案中的实验环节不实施,授课对象为五年级一班。
(1)数据分析处理
实验后将每个人的后测成绩减去其前测成绩得到成绩增值,通过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成绩增值之差异显著性,结合它们的平均值与方差来判断实验组的效果是否显著优于控制组。
(2)实验结果差异性显著性分析
在《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教学实施中,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集中在窗口组成部分的讲解练习处。因此,设计的考核题为看图填充各部分窗口名称。而为分析两个课题实验组与控制组班级之间成绩的差异显著性,我将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出Z的值,汇总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是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性Z检验结果。由结果看出,Z值分别为1.96和2.03,均为|Z|≥1.96的情形,可得结论,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说明经过实验后不同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后测成绩具有显著的变化。
表4是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增值(后测-前测)差异性Z检验结果。由结果可以看出,两个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成绩增值(后测-前测)差异显著性Z检验结果均为非常显著。说明经过实验后两个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成绩增值(后测-前测)具有非常显著的变化。
(3)平均值与方差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前不同课题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前平均分差异较小,但实验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平均分差距明显增大。说明实验组班级的效果优于控制组。
从平均值与方差方面看,实验前《认识金山文(下转289页)(上接162页)字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87.16、85.34,《认识PowerPoint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84.40、83.24,这个两个课题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值的差异较小,但实验后《认识金山文字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91.14、85.73,《认识PowerPoint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88.69、84.27,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值差距明显增大,说明实验组班级的教学效果优于控制组。实验前两个课题的的前测平均值差异较小,实验后两个课题的后测平均值差异较大,说明在两组实验课堂上,使用了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对窗口组成进行知识讲解以及考核,优化了教学过程。
再者,分別从《认识金山文字界面》的增量方差S12=7.02、S22=9.31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的增量方差S12=7.01、S22=9.29中可以看出,各组的S12和期望值的偏离程度较小,即实验组的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比较稳定,而S22和期望值的偏离程度较大,即控制组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差异较大。
最后,根据每组Z检验计算出的Z值大于1.96也可看出,使用了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方案后的教学效果与使用普通教学方案后的教学效果存在着明显差异,可得出涉及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恰当的被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优化教学过程。 4.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我们可以知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记忆新知识。但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学生往往比较被动,不能够自主的调动迁移能力;(2)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知识相混淆。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研究实践,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有以下的培养方法:
(一)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增强学生识迁移的能力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金山文字的格式菜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里面的指令,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充分发挥自己原有知识,不断地思考问题。
(二)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为学生的知识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例如,金山文字软件、PowerPoint软件这一类应用软件一般都会有文件、编辑等相似的菜单,教师可以进行归类,这样学生以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软件时,就会知道要选择何种指令时可以在哪个菜单选择得到。
(三)注意恰当铺垫,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导入与拓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进行适当铺垫。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正迁移。例如,在讲解画图软件中的矩形选定与任意形状裁剪工具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圣诞节快到了,小樱买了很多裝饰品想要装饰自己家里,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她吗?”通过这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入新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迁移规律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养成一种“为迁移而教”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永惠.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学科教育[J].1996,(9):44-48.
[2]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55-58.
[3]王艳萍.浅议知识迁移及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62-02
目前,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当代教学的关键。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准实验研究,总结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实施经验,希望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一、《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教学方案分析
《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两个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都主要运用学生之前已经学生过的画图软件知识来辅助学生学习金山文字界面与PowerPoint界面,能够避免学生只是听教师讲,促使学生进行有意的学习。
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本次将主要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法。为了保证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级原始水平相似,首先根据各班一年来的3次考试成绩的进行平均分计算,并通过询问原授课教师各班学生的学习特征特点与学生的整体水平,设定五年三班、五年四班为实验组,实施教学方案;五年一班与五年二班为控制组,实施以讲授为主的原始教学方案,不参与实验环节。接着,通过对四个班的前测成绩进行Z检验,检验它们之间是否无显著差异。具体的前测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两个不同课题组的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水平差异显著性检验的Z值分别为0.72和0.58,均为|Z|≤1.96的情形,说明两个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成绩为不显著,因此符合准实验研究实施的条件。
(一)实验设计
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组以及控制组进行分别施教,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中,Y表示前测、后测结果;X表示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在本研究中表示新方法的实施。
(二)按照实验设计实施教学活动
方案一:
1.教学案例《认识金山文字界面》: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四班,进行实验环节为:金山文字界面与附带画板的界面对比
2.教学案例《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但教案中的实验环节不实施,授课对象为五年级二班。
方案二:
1.教学案例《认识PowerPoint界面》:授课对象为五年级三班,进行实验环节:PowerPoint界面与附带画板的界面对比
2.教学案例《认识PowerPoint界面》:但教案中的实验环节不实施,授课对象为五年级一班。
(1)数据分析处理
实验后将每个人的后测成绩减去其前测成绩得到成绩增值,通过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成绩增值之差异显著性,结合它们的平均值与方差来判断实验组的效果是否显著优于控制组。
(2)实验结果差异性显著性分析
在《认识金山文字界面》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教学实施中,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集中在窗口组成部分的讲解练习处。因此,设计的考核题为看图填充各部分窗口名称。而为分析两个课题实验组与控制组班级之间成绩的差异显著性,我将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出Z的值,汇总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是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性Z检验结果。由结果看出,Z值分别为1.96和2.03,均为|Z|≥1.96的情形,可得结论,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说明经过实验后不同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后测成绩具有显著的变化。
表4是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增值(后测-前测)差异性Z检验结果。由结果可以看出,两个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成绩增值(后测-前测)差异显著性Z检验结果均为非常显著。说明经过实验后两个课题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成绩增值(后测-前测)具有非常显著的变化。
(3)平均值与方差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前不同课题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前平均分差异较小,但实验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平均分差距明显增大。说明实验组班级的效果优于控制组。
从平均值与方差方面看,实验前《认识金山文(下转289页)(上接162页)字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87.16、85.34,《认识PowerPoint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84.40、83.24,这个两个课题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值的差异较小,但实验后《认识金山文字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91.14、85.73,《认识PowerPoint界面》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值为88.69、84.27,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值差距明显增大,说明实验组班级的教学效果优于控制组。实验前两个课题的的前测平均值差异较小,实验后两个课题的后测平均值差异较大,说明在两组实验课堂上,使用了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对窗口组成进行知识讲解以及考核,优化了教学过程。
再者,分別从《认识金山文字界面》的增量方差S12=7.02、S22=9.31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的增量方差S12=7.01、S22=9.29中可以看出,各组的S12和期望值的偏离程度较小,即实验组的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比较稳定,而S22和期望值的偏离程度较大,即控制组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差异较大。
最后,根据每组Z检验计算出的Z值大于1.96也可看出,使用了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方案后的教学效果与使用普通教学方案后的教学效果存在着明显差异,可得出涉及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恰当的被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优化教学过程。 4.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我们可以知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记忆新知识。但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学生往往比较被动,不能够自主的调动迁移能力;(2)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知识相混淆。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研究实践,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有以下的培养方法:
(一)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增强学生识迁移的能力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金山文字的格式菜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里面的指令,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充分发挥自己原有知识,不断地思考问题。
(二)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为学生的知识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例如,金山文字软件、PowerPoint软件这一类应用软件一般都会有文件、编辑等相似的菜单,教师可以进行归类,这样学生以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软件时,就会知道要选择何种指令时可以在哪个菜单选择得到。
(三)注意恰当铺垫,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导入与拓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进行适当铺垫。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正迁移。例如,在讲解画图软件中的矩形选定与任意形状裁剪工具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圣诞节快到了,小樱买了很多裝饰品想要装饰自己家里,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她吗?”通过这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入新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迁移规律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养成一种“为迁移而教”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永惠.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学科教育[J].1996,(9):44-48.
[2]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55-58.
[3]王艳萍.浅议知识迁移及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