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几个实例探讨数学教学中的“变题”与“设问”,通过对试题的变式、迁移、延伸和拓展,抓住试题涵盖的知识本质进行方法的总结,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内涵和外延、巧妙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变题;“题”与“问”;设问探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无论从情景设置、活动探究、还是例题讲解、巩固应用、拓展提高等,无一不是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来实现的. 维系课堂互动的核心是师生间的言语交流,所以数学课如何“问”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所指的“题”与“问”,指的是建立在课堂例、习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学生以“题”为主线、以“问”为手段深入探究,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文笔者通过“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几个实例和各位读者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中的“变题”与“设问”.
切忌“就题问题”,力求“顺思而下、水到渠成”?摇?摇
平时的课堂教学受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上课时间等影响较多,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求将具体的问题讲清、讲透,对试题的剖析环节、引导环节下的工夫较少,对有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没有“因为”只有“所以”,数学课堂有时仅停留在“对答案、说答案”的层面,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笔者觉得,面对各种试题、各类试题,教师的讲解如何切入,怎样铺垫设问,怎样引导,为什么这样思考,等等,应该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例题:如图1,已知点A,B在直线l的同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CB最短.
这道习题的解法每个学生都熟悉,利用轴对称的知识,作出点A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C,点C即为所求.?摇
变题1:若题目条件不变,在直线l上能否找一点C,使CB-CA最长?
设问探讨:笔者认为,怎样将“差最长问题”引入到“三角形三边关系”是本题讲解的核心!
下面是一段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共同讨论和研究.
教师:同学们,本题和我们刚才练习的“AC+CB最短”问题相同吗?
学生1:不同,一个是“和最短”问题,这个是“差最长”问题.
教师:我们该用什么知识解决?
学生2:还是用轴对称的知识.作出点A的对称点A′,连结A′B.
教师:按照你说的作图,如图2. 这样的点C是否满足CB-CA的差最长?
学生3:不满足,在直线l上另取点D,通过测量发现DB-DA>CB-CA.
教师:作轴对称的方法不行,那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思考,冷场)
教师:(再次启发)同学们联想一下,什么知识和“线段之差”有关?
学生4:三角形三边关系中有“两边之差”.
学生5:连结AC,BC,AB,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CB-CA”就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差.
教师:三角形两边之差怎样?
学生6: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师:但题目中,要求CB-CA最长,怎么办?
学生7:点C运动的话,CB-CA≤AB,所以当CB-CA等于第三边AB时,CB-CA就最长了.
教师:分析得很好,怎么作图?
学生8:连结BA,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C,点C即为所求.
变题2:如图3,点A,B在直线l的两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直线l平分∠ACB.
图3
设问探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教师需适时点拨)
假设找到了满足条件的点C,它具有哪些性质?
能否依据性质反推作图方法?分小组展开讨论.
上述试题属于“两点一线”最短路线问题,顺思利导、延伸拓展,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题型归纳1 “两点一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3:如图4,△ABC中,点P,Q分别是AB,AC边上两点,请在BC上找一点R,使得△PQR的周长最短.
教师:△PQR的周长最短指的是哪些线段的和最短?
学生1:线段PQ,PR,QR的和最短.
教师:怎样使得PQ+PR+QR最短?
学生2:PQ为定值,只需确定点R的位置即可,只要PR+QR最短,△PQR的周长就最短了.
将问题转化为例1的情形解决.
变题4:如图5,ABCD是长方形桌球台,击打桌球M,经球台AD边反弹后撞击桌球N,请作出球M的运动路径.
设问探讨:怎样引出类似于物理中光线反射遵循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问题?
为什么可以用轴对称知识解决本题?怎样作图?
变题5:如图6,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有( )个.
A. 1 B. 2 C. 4 D. 6
图6
设问探讨:可作为变题4的训练题使用.
题型归纳2 “一点两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6:如图7,傍晚小牛离开牛棚先去吃草,然后去洗澡,最后又回到牛棚. 问按怎样的路线走,小牛所走的路程最短?
设问探讨:怎样联想到作点A的对称点?
为什么要作点A的两次对称?
为什么连对称点A1,A2,而不是连结两个垂足?
题型归纳3 “两点两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7 如图8,已知直线a,b和点A,B,在直线a,b上分别找一点C和D,使四边形ACDB的周长最短.
图8
设问探讨:如何想到要分别作出点A,B的对称点?
为什么这样的点C,D能使四边形ACDB的周长最短?
变题8 如图9,傍晚小牛离开农田先去吃草,然后去洗澡,最后回到牛棚.问按怎样的路线走,小牛所走的路程最短?
图9
设问探讨:本例在变题4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也可作为变题5的巩固练习使用.
变题9 如图5,ABCD是长方形桌球台,若击打桌球M,经球台AD,AB两边反弹后撞击桌球A呢?我们该怎样作图球M的运动路径?
题型归纳4?摇 “三点两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10 如图10,在锐角△ABC中,AB=4,∠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设问探讨:
教师:点M,N都是动点,点B是定点,BM+MN的最小值和谁有关?
学生1:和点M,N的位置有关.
教师:点M,N的确定和∠CAB的平分线AD有什么联系?
学生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教师:我们是否要构造垂线段?过哪点作垂直?
学生3:不要作垂直,将点N转化到AC上去,作MN′=MN.?摇?摇
教师:那BM+MN等于哪段线段?
学生4:等于BM+MN′.
教师:什么位置时,BM+MN′最小?
学生5:当点B,M,N′处于一直线时,BM+MN′最小.
教师:点B,M,N′处于一直线的情况有很多,最小值不确定.
学生6:当BN′⊥AC时,BM+MN′最小.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动点问题转化为定点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
说明:本例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
变题11 如图11,在矩形ABCD中,AB=20 cm,BC=10 cm,若在AC,AB上各取一点M,N,使BM+MN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图11
设问探讨:离开了变题10的角平分线,以矩形为背景,如何求动态变化下的最短线路问题?我们的引导还是转化点B或点N,使得点B′,M,N处于“一直线”上. 为此可以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再过点B′作B′H⊥AB,B′H即是BM+MN的最小值.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知识应用内涵的挖掘”,力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往往可以使得所学的数学知识升华和发展,进而让学生知新和创新. 轴对称应用于生活的实例很多,如平面镜反映数字、平面镜反映钟表时间、汽车车牌自倒影、汽车后视镜反射车牌号、太阳光光线反射、剪纸问题等等. 本文主要研究的最短路线作图题,难题不多,下面介绍比较典型的两例.
变题12 如图12,一公司、工厂和职工宿舍之间被河流阻隔,公司计划在点A和点B处修建一座桥梁,为使职工从工厂到宿舍所走的路程最短(桥应垂直岸堤),问桥造在那个位置最合适?
图12
设问探讨:本题是“造桥问题”之一,关注如下问题:
1. 要求所走的路程最短,但桥上距离不可缩短,所以必须要做到陆路最短.
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先将桥这段路程“走完”,再找陆路的最短距离?
3. 教学时注意区别轴对称的知识与本题的关系,着重探讨本题与上述变题的区别.
变题13?摇 如图13,已知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试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在l上找两点C和D(CD的长度为定值a),使得AC+CD+DB最短.
图13
设问探讨:本题属于“竹排载人”问题,可添加背景资料:城市A和旅游景点B两地间有大山阻隔,直线l是河流. A城市居民外出前往B处旅游,必须先步行至河流l处,然后乘坐竹排走水路,最后再上岸步行前往B处景点,为使出游人们所走的总路程最短,问竹排应在哪处载客,哪处卸客最合适?
关注如下问题:
1. 如何让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2. 分析总路程,总路程=AC(C为载客起点)+竹排水上移动距离+BD(D为卸客起点).
3. 竹排在水上运动已经包括了人在竹排上的运动距离(即CD).
4. 作图时,引导学生思考先将竹排这段路程“走完”,再通过陆路确定载客卸客点.
5. 教师教学时如何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本题?
任何数学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效用,不同的题关注点不同,发挥的效用也不同;同样的题,问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即使是一模一样的题,不同教师的理解和讲解也不同,但我们都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接受、理解和运用的情况来推断讲课的实效.
因此,如何最有效的利用好每道试题,发挥每道题的作用,是每位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 教师只有针对数学题的本质特征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把握问题的角度,精心巧妙的设疑、布置合理的梯度、掌握问题的时机、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将问题分层次地抛给学生,以最大的效率发挥“引玉”的功效,才能真正把握数学课堂的“题”和“问”,将提问落到实处.
关键词:变题;“题”与“问”;设问探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无论从情景设置、活动探究、还是例题讲解、巩固应用、拓展提高等,无一不是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来实现的. 维系课堂互动的核心是师生间的言语交流,所以数学课如何“问”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所指的“题”与“问”,指的是建立在课堂例、习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学生以“题”为主线、以“问”为手段深入探究,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文笔者通过“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几个实例和各位读者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中的“变题”与“设问”.
切忌“就题问题”,力求“顺思而下、水到渠成”?摇?摇
平时的课堂教学受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上课时间等影响较多,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求将具体的问题讲清、讲透,对试题的剖析环节、引导环节下的工夫较少,对有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没有“因为”只有“所以”,数学课堂有时仅停留在“对答案、说答案”的层面,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笔者觉得,面对各种试题、各类试题,教师的讲解如何切入,怎样铺垫设问,怎样引导,为什么这样思考,等等,应该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例题:如图1,已知点A,B在直线l的同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CB最短.
这道习题的解法每个学生都熟悉,利用轴对称的知识,作出点A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C,点C即为所求.?摇
变题1:若题目条件不变,在直线l上能否找一点C,使CB-CA最长?
设问探讨:笔者认为,怎样将“差最长问题”引入到“三角形三边关系”是本题讲解的核心!
下面是一段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共同讨论和研究.
教师:同学们,本题和我们刚才练习的“AC+CB最短”问题相同吗?
学生1:不同,一个是“和最短”问题,这个是“差最长”问题.
教师:我们该用什么知识解决?
学生2:还是用轴对称的知识.作出点A的对称点A′,连结A′B.
教师:按照你说的作图,如图2. 这样的点C是否满足CB-CA的差最长?
学生3:不满足,在直线l上另取点D,通过测量发现DB-DA>CB-CA.
教师:作轴对称的方法不行,那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思考,冷场)
教师:(再次启发)同学们联想一下,什么知识和“线段之差”有关?
学生4:三角形三边关系中有“两边之差”.
学生5:连结AC,BC,AB,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CB-CA”就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差.
教师:三角形两边之差怎样?
学生6: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师:但题目中,要求CB-CA最长,怎么办?
学生7:点C运动的话,CB-CA≤AB,所以当CB-CA等于第三边AB时,CB-CA就最长了.
教师:分析得很好,怎么作图?
学生8:连结BA,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C,点C即为所求.
变题2:如图3,点A,B在直线l的两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直线l平分∠ACB.
图3
设问探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教师需适时点拨)
假设找到了满足条件的点C,它具有哪些性质?
能否依据性质反推作图方法?分小组展开讨论.
上述试题属于“两点一线”最短路线问题,顺思利导、延伸拓展,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题型归纳1 “两点一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3:如图4,△ABC中,点P,Q分别是AB,AC边上两点,请在BC上找一点R,使得△PQR的周长最短.
教师:△PQR的周长最短指的是哪些线段的和最短?
学生1:线段PQ,PR,QR的和最短.
教师:怎样使得PQ+PR+QR最短?
学生2:PQ为定值,只需确定点R的位置即可,只要PR+QR最短,△PQR的周长就最短了.
将问题转化为例1的情形解决.
变题4:如图5,ABCD是长方形桌球台,击打桌球M,经球台AD边反弹后撞击桌球N,请作出球M的运动路径.
设问探讨:怎样引出类似于物理中光线反射遵循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问题?
为什么可以用轴对称知识解决本题?怎样作图?
变题5:如图6,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有( )个.
A. 1 B. 2 C. 4 D. 6
图6
设问探讨:可作为变题4的训练题使用.
题型归纳2 “一点两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6:如图7,傍晚小牛离开牛棚先去吃草,然后去洗澡,最后又回到牛棚. 问按怎样的路线走,小牛所走的路程最短?
设问探讨:怎样联想到作点A的对称点?
为什么要作点A的两次对称?
为什么连对称点A1,A2,而不是连结两个垂足?
题型归纳3 “两点两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7 如图8,已知直线a,b和点A,B,在直线a,b上分别找一点C和D,使四边形ACDB的周长最短.
图8
设问探讨:如何想到要分别作出点A,B的对称点?
为什么这样的点C,D能使四边形ACDB的周长最短?
变题8 如图9,傍晚小牛离开农田先去吃草,然后去洗澡,最后回到牛棚.问按怎样的路线走,小牛所走的路程最短?
图9
设问探讨:本例在变题4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也可作为变题5的巩固练习使用.
变题9 如图5,ABCD是长方形桌球台,若击打桌球M,经球台AD,AB两边反弹后撞击桌球A呢?我们该怎样作图球M的运动路径?
题型归纳4?摇 “三点两线”最短路线问题
变题10 如图10,在锐角△ABC中,AB=4,∠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设问探讨:
教师:点M,N都是动点,点B是定点,BM+MN的最小值和谁有关?
学生1:和点M,N的位置有关.
教师:点M,N的确定和∠CAB的平分线AD有什么联系?
学生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教师:我们是否要构造垂线段?过哪点作垂直?
学生3:不要作垂直,将点N转化到AC上去,作MN′=MN.?摇?摇
教师:那BM+MN等于哪段线段?
学生4:等于BM+MN′.
教师:什么位置时,BM+MN′最小?
学生5:当点B,M,N′处于一直线时,BM+MN′最小.
教师:点B,M,N′处于一直线的情况有很多,最小值不确定.
学生6:当BN′⊥AC时,BM+MN′最小.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动点问题转化为定点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
说明:本例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
变题11 如图11,在矩形ABCD中,AB=20 cm,BC=10 cm,若在AC,AB上各取一点M,N,使BM+MN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图11
设问探讨:离开了变题10的角平分线,以矩形为背景,如何求动态变化下的最短线路问题?我们的引导还是转化点B或点N,使得点B′,M,N处于“一直线”上. 为此可以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再过点B′作B′H⊥AB,B′H即是BM+MN的最小值.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知识应用内涵的挖掘”,力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往往可以使得所学的数学知识升华和发展,进而让学生知新和创新. 轴对称应用于生活的实例很多,如平面镜反映数字、平面镜反映钟表时间、汽车车牌自倒影、汽车后视镜反射车牌号、太阳光光线反射、剪纸问题等等. 本文主要研究的最短路线作图题,难题不多,下面介绍比较典型的两例.
变题12 如图12,一公司、工厂和职工宿舍之间被河流阻隔,公司计划在点A和点B处修建一座桥梁,为使职工从工厂到宿舍所走的路程最短(桥应垂直岸堤),问桥造在那个位置最合适?
图12
设问探讨:本题是“造桥问题”之一,关注如下问题:
1. 要求所走的路程最短,但桥上距离不可缩短,所以必须要做到陆路最短.
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先将桥这段路程“走完”,再找陆路的最短距离?
3. 教学时注意区别轴对称的知识与本题的关系,着重探讨本题与上述变题的区别.
变题13?摇 如图13,已知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试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在l上找两点C和D(CD的长度为定值a),使得AC+CD+DB最短.
图13
设问探讨:本题属于“竹排载人”问题,可添加背景资料:城市A和旅游景点B两地间有大山阻隔,直线l是河流. A城市居民外出前往B处旅游,必须先步行至河流l处,然后乘坐竹排走水路,最后再上岸步行前往B处景点,为使出游人们所走的总路程最短,问竹排应在哪处载客,哪处卸客最合适?
关注如下问题:
1. 如何让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2. 分析总路程,总路程=AC(C为载客起点)+竹排水上移动距离+BD(D为卸客起点).
3. 竹排在水上运动已经包括了人在竹排上的运动距离(即CD).
4. 作图时,引导学生思考先将竹排这段路程“走完”,再通过陆路确定载客卸客点.
5. 教师教学时如何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本题?
任何数学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效用,不同的题关注点不同,发挥的效用也不同;同样的题,问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即使是一模一样的题,不同教师的理解和讲解也不同,但我们都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接受、理解和运用的情况来推断讲课的实效.
因此,如何最有效的利用好每道试题,发挥每道题的作用,是每位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 教师只有针对数学题的本质特征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把握问题的角度,精心巧妙的设疑、布置合理的梯度、掌握问题的时机、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将问题分层次地抛给学生,以最大的效率发挥“引玉”的功效,才能真正把握数学课堂的“题”和“问”,将提问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