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刊用的照片,是我和《文史月刊》主编于1999年7月和2002年9月,考察长白山天池时拍摄的。对于长白山的考察,使我对它有了更深的感情。
长白山,俗称白头山。因历史上连续3次的火山喷发,造就了秀丽壮美的高山湖泊——天池,而闻名于世。其主峰终年存有积雪,更多的是火山喷发后积留遍地的灰白色浮石,不论春夏秋冬远远眺望,近似白雪,一年四季长白。这大概便是长白山名称的由来。
长白山里有着无数的小山村,有一个小山村名叫珠宝。珠宝靠近松花江,江中有珍珠,山中有宝贝,名副其实,笔者就是在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小山村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此后,我又从这里走进了伐木工人的队列,走进了大学,走上了舞文弄墨的工作岗位。
那时人们的地理知识有限,周围众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就住在长白山间,而认定它离自己很远。小孩子随着大人上山打柴种地,好奇心一时性起,便走到山顶,再爬上一棵高大的松树,瞭望“长山白”。当看到灰白色的白头山顶时,便大喊大叫:“长白山!我看到长白山了!”长白山在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是神奇的。
长白山很古就有人类居住,秦以前是肃慎,汉代称挹娄,隋唐时称靺鞨,宋、元、明称女真。明末女真改称满洲,就是后来的满族。一支人口不算很多的山林游猎民族,从长白山走来,几经闹腾和发展,最后打败了李白成的农民起义军,荡涤了明王朝的社会基础,入主中原,与其他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以一种新的形态和内涵站于世界民族之林。
满族因发源于此,而把长白山视为神灵之山,建立清王朝后皇家仍经常来此朝圣。公元1740年,清朝乾隆五年,皇室为限制华北等地区的农民进入长白山,专门颁发了“流民归还令”,并把白头山西北很远的东丰(今东丰市)、梅河口(今梅河口市)、辉南、磐石一带划定为皇家猎场,不许人们随便进出,这更给原本传奇的长白山凭添了几多神秘。
长白山因为素有“关东三宝”而令人神往,这“三宝”是“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貂皮是名贵之品,列在“宝”中人皆明了,唯乌拉草被今人多不理解。笔者对乌拉草的宝贵之处感触颇深。居住在长白山的满族、汉族及朝鲜族,很古的时候就穿一种用兽皮或牛皮缝制的“皮靴”,这种高筒或低筒的“皮靴”,人们称它为“乌拉”。《现代汉语词典》里对“乌拉”的解释,“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乌拉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呈墩状,生长在向阳坡,秋末自然干枯,冬季也能采到。古人在长白山摄氏零下25度到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生活劳动,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年岁里,发明了用乌拉草絮垫在鞋里对脚保暖方法,相沿千年。当然,其他的草,包括玉米棒子外皮(软薄的两层)在内,也可以絮垫在鞋内,但这些草质透气性能和保温性能都差,即保温性都不及乌拉草。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千万名转业复员的解放军战士和移民到东北的山东汉子、姑娘媳妇、老人小孩,无论是开垦北大荒,还是开发长白山,乌拉草都絮垫在他们的脚底面,伴随着这些陌生的“东北人”度过了一个个严寒的冬天。尽管那时已有了棉胶鞋,但袜子,尤其是棉袜子、毡袜子,均不是一般人所能得到和买得起的。长白山人对乌拉草情有独钟,对其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绝不为过。
老人们都常讲,“关东山,三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这里所谓的关东山,即长白山。大姑娘叼烟袋,与长白山的寒冷气候以及满族女子的家庭地位较高有关。同样生活在长白山里的朝鲜族女子,家务女工,田地插秧,上山砍柴,在家劈柴、挑水、背孩子、做饭及购买油盐酱醋等一系列活计,都是她们干的。而满族妇女只做饭、看孩子和做针线细活,其地位显然比其他族妇女要高。至于“窗户纸糊在外”,那是因为房屋内外温差太大,在内的窗户纸会因热气潮湿脱落,而糊在外则不易脱落。现在各家都使用玻璃,“窗户纸糊在外”的现象已不多见。而“养个孩子吊起来”的现象依然多见。所谓吊起来,是让婴儿睡在“摇车”里,那摇车为木制,像只平底的小船,用四根绳子吊在房梁上,孩子即使不很困,大人把他放进摇车前后轻荡,也会很快睡着。这种养护孩子的方法很有先进性。
凛冽狂傲的寒风,苍茫翻滚的林海,历练了长白山人粗放豪迈的性格和淳朴无邪的民风。山村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长白山中气温低,有利于保管食物,因此各家的粮、油、茶、肉等,都放在四面透风、路人可见、用圆木搭建起的仓房里,均不上锁。有的人家常把过年准备的鸡鸭鹅肉埋在房前或屋后的雪地里,上面插一根小树枝当作标识,也无人去偷。在山林中只要是堆到一起的柴或其他什么东西,路人便会想到这已是有主人的,只有爱护的责任,没有偷拿的心思。有时在野外急用别人的几根木柴,即使没人发现,在得知木柴主人是谁后也会主动告知,若用的较多,还会主动还上。
这种朴实无邪的居家民风,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因大批量的外地人移居进长白山后,而很快就不见了。因为寒冷,“夜不闭户”也渐渐变成“夜来闭户”。
长白山植被丰厚,动植物种类数千,森林面积和木材贮存量均为全国之首。古人曾戏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是对富足的赞美,但含隐着这儿的几分苍凉。上世纪60年代,这里的村庄相距较远,鸡鸣犬吠不能相闻,村前路边,相距不足50米便是茂密的森林。那森林一般是原始森林,但也有次生林,即在遭受过日本侵略掠夺后而生长出来的,内中的掠夺性采伐痕迹十分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祖国建设对木材的需要,国家在长白山所在的吉林省东南部,就设置了十几个森林采伐工业局。其中延边地区有汪清林业局、大荒沟林业局、和龙林业局、大石头林业局、黄泥河林业局、二道白河林业局以及白石山林业局。在今天的白山市辖区内(原属通化地区),设有松江河林业局、湾沟林业局、三岔子林业局、泉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等。属县团级森林采伐工业单位。各市县行政区还设有自己的林业局。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多年间,长白山贡献给祖国各地的木材达数亿立方米。除了十几个县团级林业局的计划采伐之外,各市县每天也要从长白山里采伐大量木材。还有当地的居民,把整根树木锯成短节,劈成烧柴。这样的滥采破坏,至上世纪80年代初,稀稀落落的次生林代替了往日茂盛的原始森林。村与村之间是荒山相隔,村外很难见到大片的树木。往日多见的红松、杉松、白松等成材针叶树在次生林中没有了,核桃秋、黄菠萝、水曲柳、椴树、榆树等阔叶树也不多见了。凡是长白山中的人,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惋惜!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始迅速增强。长白山内的林业局陆续地转变了以采伐为主的林业职能,加强了护林、营林、造林的职能,和地方政府一道,在农村大力推行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只20多年时间,长白山就又披上了绿色的盛装,使人们再次看到了长白山自然植被的丰采,领略到长白山名副其实的林海风光。
“上山不带火,野外不吸烟”,这是长白山里老幼皆知的口号。护林防火,在长白山数十年里一直做得很好。在春秋季节,人们会发现小学生站在山路口,盘查进山的大人,有没有火种带在身上。那情景,不亚于战争年代儿童团员对行人的盘查。这样的绿化意识、防火意识是应该尽快树立和不断加强的,只有这样,我可爱的长白山才能像自己保存的照片那样,永远壮丽,并以无比俊美的形象立于天地间!
(责编 东曙)
长白山,俗称白头山。因历史上连续3次的火山喷发,造就了秀丽壮美的高山湖泊——天池,而闻名于世。其主峰终年存有积雪,更多的是火山喷发后积留遍地的灰白色浮石,不论春夏秋冬远远眺望,近似白雪,一年四季长白。这大概便是长白山名称的由来。
长白山里有着无数的小山村,有一个小山村名叫珠宝。珠宝靠近松花江,江中有珍珠,山中有宝贝,名副其实,笔者就是在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小山村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此后,我又从这里走进了伐木工人的队列,走进了大学,走上了舞文弄墨的工作岗位。
那时人们的地理知识有限,周围众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就住在长白山间,而认定它离自己很远。小孩子随着大人上山打柴种地,好奇心一时性起,便走到山顶,再爬上一棵高大的松树,瞭望“长山白”。当看到灰白色的白头山顶时,便大喊大叫:“长白山!我看到长白山了!”长白山在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是神奇的。
长白山很古就有人类居住,秦以前是肃慎,汉代称挹娄,隋唐时称靺鞨,宋、元、明称女真。明末女真改称满洲,就是后来的满族。一支人口不算很多的山林游猎民族,从长白山走来,几经闹腾和发展,最后打败了李白成的农民起义军,荡涤了明王朝的社会基础,入主中原,与其他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以一种新的形态和内涵站于世界民族之林。
满族因发源于此,而把长白山视为神灵之山,建立清王朝后皇家仍经常来此朝圣。公元1740年,清朝乾隆五年,皇室为限制华北等地区的农民进入长白山,专门颁发了“流民归还令”,并把白头山西北很远的东丰(今东丰市)、梅河口(今梅河口市)、辉南、磐石一带划定为皇家猎场,不许人们随便进出,这更给原本传奇的长白山凭添了几多神秘。
长白山因为素有“关东三宝”而令人神往,这“三宝”是“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貂皮是名贵之品,列在“宝”中人皆明了,唯乌拉草被今人多不理解。笔者对乌拉草的宝贵之处感触颇深。居住在长白山的满族、汉族及朝鲜族,很古的时候就穿一种用兽皮或牛皮缝制的“皮靴”,这种高筒或低筒的“皮靴”,人们称它为“乌拉”。《现代汉语词典》里对“乌拉”的解释,“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乌拉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呈墩状,生长在向阳坡,秋末自然干枯,冬季也能采到。古人在长白山摄氏零下25度到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生活劳动,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年岁里,发明了用乌拉草絮垫在鞋里对脚保暖方法,相沿千年。当然,其他的草,包括玉米棒子外皮(软薄的两层)在内,也可以絮垫在鞋内,但这些草质透气性能和保温性能都差,即保温性都不及乌拉草。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千万名转业复员的解放军战士和移民到东北的山东汉子、姑娘媳妇、老人小孩,无论是开垦北大荒,还是开发长白山,乌拉草都絮垫在他们的脚底面,伴随着这些陌生的“东北人”度过了一个个严寒的冬天。尽管那时已有了棉胶鞋,但袜子,尤其是棉袜子、毡袜子,均不是一般人所能得到和买得起的。长白山人对乌拉草情有独钟,对其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绝不为过。
老人们都常讲,“关东山,三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这里所谓的关东山,即长白山。大姑娘叼烟袋,与长白山的寒冷气候以及满族女子的家庭地位较高有关。同样生活在长白山里的朝鲜族女子,家务女工,田地插秧,上山砍柴,在家劈柴、挑水、背孩子、做饭及购买油盐酱醋等一系列活计,都是她们干的。而满族妇女只做饭、看孩子和做针线细活,其地位显然比其他族妇女要高。至于“窗户纸糊在外”,那是因为房屋内外温差太大,在内的窗户纸会因热气潮湿脱落,而糊在外则不易脱落。现在各家都使用玻璃,“窗户纸糊在外”的现象已不多见。而“养个孩子吊起来”的现象依然多见。所谓吊起来,是让婴儿睡在“摇车”里,那摇车为木制,像只平底的小船,用四根绳子吊在房梁上,孩子即使不很困,大人把他放进摇车前后轻荡,也会很快睡着。这种养护孩子的方法很有先进性。
凛冽狂傲的寒风,苍茫翻滚的林海,历练了长白山人粗放豪迈的性格和淳朴无邪的民风。山村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长白山中气温低,有利于保管食物,因此各家的粮、油、茶、肉等,都放在四面透风、路人可见、用圆木搭建起的仓房里,均不上锁。有的人家常把过年准备的鸡鸭鹅肉埋在房前或屋后的雪地里,上面插一根小树枝当作标识,也无人去偷。在山林中只要是堆到一起的柴或其他什么东西,路人便会想到这已是有主人的,只有爱护的责任,没有偷拿的心思。有时在野外急用别人的几根木柴,即使没人发现,在得知木柴主人是谁后也会主动告知,若用的较多,还会主动还上。
这种朴实无邪的居家民风,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因大批量的外地人移居进长白山后,而很快就不见了。因为寒冷,“夜不闭户”也渐渐变成“夜来闭户”。
长白山植被丰厚,动植物种类数千,森林面积和木材贮存量均为全国之首。古人曾戏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是对富足的赞美,但含隐着这儿的几分苍凉。上世纪60年代,这里的村庄相距较远,鸡鸣犬吠不能相闻,村前路边,相距不足50米便是茂密的森林。那森林一般是原始森林,但也有次生林,即在遭受过日本侵略掠夺后而生长出来的,内中的掠夺性采伐痕迹十分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祖国建设对木材的需要,国家在长白山所在的吉林省东南部,就设置了十几个森林采伐工业局。其中延边地区有汪清林业局、大荒沟林业局、和龙林业局、大石头林业局、黄泥河林业局、二道白河林业局以及白石山林业局。在今天的白山市辖区内(原属通化地区),设有松江河林业局、湾沟林业局、三岔子林业局、泉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等。属县团级森林采伐工业单位。各市县行政区还设有自己的林业局。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多年间,长白山贡献给祖国各地的木材达数亿立方米。除了十几个县团级林业局的计划采伐之外,各市县每天也要从长白山里采伐大量木材。还有当地的居民,把整根树木锯成短节,劈成烧柴。这样的滥采破坏,至上世纪80年代初,稀稀落落的次生林代替了往日茂盛的原始森林。村与村之间是荒山相隔,村外很难见到大片的树木。往日多见的红松、杉松、白松等成材针叶树在次生林中没有了,核桃秋、黄菠萝、水曲柳、椴树、榆树等阔叶树也不多见了。凡是长白山中的人,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惋惜!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始迅速增强。长白山内的林业局陆续地转变了以采伐为主的林业职能,加强了护林、营林、造林的职能,和地方政府一道,在农村大力推行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只20多年时间,长白山就又披上了绿色的盛装,使人们再次看到了长白山自然植被的丰采,领略到长白山名副其实的林海风光。
“上山不带火,野外不吸烟”,这是长白山里老幼皆知的口号。护林防火,在长白山数十年里一直做得很好。在春秋季节,人们会发现小学生站在山路口,盘查进山的大人,有没有火种带在身上。那情景,不亚于战争年代儿童团员对行人的盘查。这样的绿化意识、防火意识是应该尽快树立和不断加强的,只有这样,我可爱的长白山才能像自己保存的照片那样,永远壮丽,并以无比俊美的形象立于天地间!
(责编 东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