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实力的核,就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它的文化。上海大学希望,人们可以在“310海派文化日”当天,用一天的时间一起诠释、体会、践行、传承上海的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2016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又进一步阐述,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十六字上海城市精神,是对海派文化的最好诠释,是海派文化的内涵特质,“我们必须立足全局,进一步深刻认识文化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技兴市、文化兴市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新上海人有融入城市发展的愿望,却对于海派文化了解甚少;同时,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推广,即使是从小生长在上海的新一代年轻人,也渐渐忽略了沪语的交流……作为上海精神之源,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大学生这支生力军更是亟待重视。
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策划并承担了2016年市教委本部专项宣传处项目:“310:与沪有约——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该项目直视海派文化传承的现状,面向海派文化传承的未来。
310,侪要灵!
对于当初申报市教委项目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竺剑觉得十分必要而且有信心拿下这个项目。
竺剑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有着15年的积累,与各区文化局、学者和文化名人都非常熟悉,“我们有着丰富的文教资源,需要做的只是有效的资源整合,打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活动品牌。”
而说起“310”的由来,竺剑用“难以置信”来形容。当时,申报教委宣传处项目的申报书差不多已完成,“与沪有约”这个项目名称也较为应景。但是,竺剑心中总觉得缺点什么。“就是缺少一下子吸引人的某样东西。”竺剑联想到了“双11”“818”这些电商们的营销手段,“对,数字,需要数字来起到点睛之用。”
于是,竺剑和中心的另一位老师展开了头脑风暴。在房间来来回回踱了一天步,他的脑海中不断显现出各种数字的排列组合。
“我们先想到了上海的区号021,但又觉得不够响亮。”竺剑回忆道,就在人开始有点发晕的时刻,一个熟悉至极却又被忽视的数字浮现眼前,“310!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密码,身份证前三位310就代表着上海。”
更令人兴奋的是,当用上海话读310时,谐音竟然为“侪要灵”(都要灵)。“这可是一个好口彩。”竺剑表示,“这不正好寓意着我们的活动项目会有非常高的品质吗?”
最终,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顺利承接了这一项目。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高德毅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该活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历史上的江南地区吴越文化与近代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高德毅表示,“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必须在继承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传承和发展海派文化,推进各项改革事业发展,成为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质。”
根据中央的要求,上海正处于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期,“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以上海市精神为引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力传承和弘扬海派文化,勇于改革创新,以优秀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
去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到2040年,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要将上海建成更具活力的创新之城,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城,都需要‘灵’的人。”竺剑解释道,海纳百川的上海可以容纳所有“灵”的人,他们有着积极的态度,能为上海城市发展做出贡献,“这并不是说上海排外,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一些低端的产业势必将遭到淘汰。”
最靈的城市,公民当然也要灵。竺剑希望,通过“310:与沪有约——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 ,也能传达出这样的价值理念。
3场研习营,10场精品讲座
一种文化可以塑造一座城市,上海惊人的成长速度与海派文化密不可分:她的人、她的语言、她的建筑、她的艺术……无不透出东方第一城的“腔调”。
“有了名字之后,自然还需要活动的载体。”竺剑告诉记者,经过讨论,“310”最终转化成了贴近学生需求的3场研习营和10场精品讲座。
3场研习营包括“‘老克勒’眼里的海派文化”口述史研习营,中小学生“海派书画赏析传承”研习营,以及“辅导员海派文化传承”研习营。而10场海派文化精品讲座面向大学生及普通市民,分为三个系列:上海城、上海人和上海话,分别邀请了陈东、熊月之、葛剑雄、王汝刚等嘉宾主讲,讲座地点则主要安排在了高校和区图书馆。
竺剑透露,3场研习营中最早确定下来的就是“中小学生‘海派书画赏析传承’研习营”,“现在,太多父母逼着小孩学这学那,而且还不断考级以获取证书。渐渐地,考级是手段还是目的,许多人似乎已经分不清楚了。”
为了不让学生眼中只有那冷冰冰的证书和机械的技巧,也不让孩子本身的兴趣和灵感在不断考级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在四天三晚的研习营安排中,竺剑和中心的老师可谓绞尽脑汁,“我们不想把时间都用在教授学生画画技巧上,我们更在乎让学生感受体验海派文化之美” 。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2016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又进一步阐述,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十六字上海城市精神,是对海派文化的最好诠释,是海派文化的内涵特质,“我们必须立足全局,进一步深刻认识文化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技兴市、文化兴市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新上海人有融入城市发展的愿望,却对于海派文化了解甚少;同时,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推广,即使是从小生长在上海的新一代年轻人,也渐渐忽略了沪语的交流……作为上海精神之源,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大学生这支生力军更是亟待重视。
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策划并承担了2016年市教委本部专项宣传处项目:“310:与沪有约——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该项目直视海派文化传承的现状,面向海派文化传承的未来。
310,侪要灵!
对于当初申报市教委项目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竺剑觉得十分必要而且有信心拿下这个项目。
竺剑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有着15年的积累,与各区文化局、学者和文化名人都非常熟悉,“我们有着丰富的文教资源,需要做的只是有效的资源整合,打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活动品牌。”
而说起“310”的由来,竺剑用“难以置信”来形容。当时,申报教委宣传处项目的申报书差不多已完成,“与沪有约”这个项目名称也较为应景。但是,竺剑心中总觉得缺点什么。“就是缺少一下子吸引人的某样东西。”竺剑联想到了“双11”“818”这些电商们的营销手段,“对,数字,需要数字来起到点睛之用。”
于是,竺剑和中心的另一位老师展开了头脑风暴。在房间来来回回踱了一天步,他的脑海中不断显现出各种数字的排列组合。
“我们先想到了上海的区号021,但又觉得不够响亮。”竺剑回忆道,就在人开始有点发晕的时刻,一个熟悉至极却又被忽视的数字浮现眼前,“310!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密码,身份证前三位310就代表着上海。”
更令人兴奋的是,当用上海话读310时,谐音竟然为“侪要灵”(都要灵)。“这可是一个好口彩。”竺剑表示,“这不正好寓意着我们的活动项目会有非常高的品质吗?”
最终,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顺利承接了这一项目。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高德毅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该活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历史上的江南地区吴越文化与近代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高德毅表示,“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必须在继承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传承和发展海派文化,推进各项改革事业发展,成为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质。”
根据中央的要求,上海正处于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期,“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以上海市精神为引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力传承和弘扬海派文化,勇于改革创新,以优秀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
去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到2040年,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要将上海建成更具活力的创新之城,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城,都需要‘灵’的人。”竺剑解释道,海纳百川的上海可以容纳所有“灵”的人,他们有着积极的态度,能为上海城市发展做出贡献,“这并不是说上海排外,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一些低端的产业势必将遭到淘汰。”
最靈的城市,公民当然也要灵。竺剑希望,通过“310:与沪有约——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 ,也能传达出这样的价值理念。
3场研习营,10场精品讲座
一种文化可以塑造一座城市,上海惊人的成长速度与海派文化密不可分:她的人、她的语言、她的建筑、她的艺术……无不透出东方第一城的“腔调”。
“有了名字之后,自然还需要活动的载体。”竺剑告诉记者,经过讨论,“310”最终转化成了贴近学生需求的3场研习营和10场精品讲座。
3场研习营包括“‘老克勒’眼里的海派文化”口述史研习营,中小学生“海派书画赏析传承”研习营,以及“辅导员海派文化传承”研习营。而10场海派文化精品讲座面向大学生及普通市民,分为三个系列:上海城、上海人和上海话,分别邀请了陈东、熊月之、葛剑雄、王汝刚等嘉宾主讲,讲座地点则主要安排在了高校和区图书馆。
竺剑透露,3场研习营中最早确定下来的就是“中小学生‘海派书画赏析传承’研习营”,“现在,太多父母逼着小孩学这学那,而且还不断考级以获取证书。渐渐地,考级是手段还是目的,许多人似乎已经分不清楚了。”
为了不让学生眼中只有那冷冰冰的证书和机械的技巧,也不让孩子本身的兴趣和灵感在不断考级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在四天三晚的研习营安排中,竺剑和中心的老师可谓绞尽脑汁,“我们不想把时间都用在教授学生画画技巧上,我们更在乎让学生感受体验海派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