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转弯确认市场风格转换科技股是未来两年市场主线
问题:下半年刚刚开启,您如何看待下半年科技板块的整体走势?
最近市场呈现了一个比较极致的走势。目前全市场比较火热的四个行业,分别是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还有部分有色当中与锂电相关的上游材料,市场过半资金在围绕这四个方向做一个布局。跟以往一样,刚开始市场转型的时候,资金配置比较汹涌,调仓的时候会有一个急转弯,然后市场逐步进入正轨。目前市场完成了第一阶段,从上半年科技股相对比较压抑的状态快速转向一个市场认可的状态,基本上确认了整个市场风格从蓝筹白马向科技成长的转向。从下半年来看,还是处在一个非常明确的转型过程,这跟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是非常一致的。科技科创或是未来两年市场的主线。
面对复杂性需要高维度思考从确定里面寻找成长
提問:科技行业的投资有哪些特点?
科技行业投资的第一个特点是这个行业内在复杂度非常高;第二个特点是它需要高维度思考,你不仅需要思考产品、思考市场、思考创新周期,还要思考国产替代周期等等;第三个特点是它固有的估值比较高、波动率比较大的问题,这是从研究到投资转化的难点,怎么去理解高估值?怎么去把握高估值波动背景下的机会和风险?
方法是从确定性中寻找成长性。先要把确定性明确下来,这个行业的成长是不是确定的?这个公司的人是不是确定的?有没有其他的风险?再看这个确定的基础之上有没有成长,如果它又确定,又有成长,那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所以结论叫做以确定为基础,从确定里面去寻找成长,这也是我们的平衡法则。
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科技行业技术变革相当快,做科技的基金经理也要跟上这个节奏,唯快不破。但是投资跟产业不太一样,反而是一个比较慢的变量。市场会推出很多热点,但是我们想提炼出来一些长期趋势,无论是新技术对旧技术的取代,或者是一个新技术从萌芽到成熟,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的,不用特别担心太快被取代。所以很多科技类型组合的基金换手率其实并不高。
由产业视角触发引领投资三点框架决定投资方向
问题:您核心的投资框架是怎样的?
可以概括为产业引领投资,投资一定是以产业视角来触发。投资与产业既有相关性又不太一样,产业信息对投资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不是绝对性的作用。差别在于投资人要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以一个产业链的维度、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去对整个产业信息做一个分类、聚集、再分析和结论的得出。对于产业信息的加工,我们的框架包括三点:分别是产业生命周期;竞争格局;市场空间的外延性,这三点就是评估科技行业投资方向的关键。
第一是产业生命周期。按照产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它有一个明确的生命周期的界定,它究竟是处在一个早周期、中周期还是晚周期?对那些处在产业生命周期早期的、拥有无限未来可能性的企业,它的估值体系就会给的更加宽容一些。
第二是竞争格局。格局指的是它的准入门槛高不高?它的竞争强度大不大?优势是否可以长期维持?我们天生喜欢那些有竞争力的、持续革新自己的企业。这其中重要的是区分竞争力的来源。真正的竞争力来源,是这个企业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不断投入,更核心的是这个体系能不能持续不断创新,把人力和技术有效调动起来。
第三是行业空间有没有外延性。任何事业、任何公司做的事情其实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产品,一种是服务,单一依靠卖产品的企业竞争力相对受限,但是服务就不一样,服务是有复购的、有粘性的。所以优秀的商业模式它未来一定可以实现从产品向服务的跃迁,这也是企业的二次成长曲线,即所谓的市场空间外延性。
科技创新在四个方向急进科创板高管优势突出成长性强
问题:在整体板块表现背后,当前相对看好科技创新进程中的哪些板块?科技下一个投资机会在哪些方向?
科技创新中的板块分为四个方向:第一,比较狭义的信息技术创新,比如说半导体、云计算这类行业;第二,能源创新,像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些新的能源获得和应用方式的出现;第三,消费创新,很多新兴的消费场景实际上是很有科技含量的,比如通过线上直接APP去下单购物,就是典型的消费创新的场景;第四,是指一个更加广义的创新,叫工业创新,就是原来一些生产组织方式可能是落后的、离散的或人工为主的,未来逐步变成智能工厂、无人工厂。整个创新其实是围绕这四个方向去看。其中,信息技术创新和能源创新是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两个方向,而整个创新的浪潮还没有结束。未来的创新方向会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高度相关。
目前,硬科技导向的科创板已经推出两年,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0家,总市值接近4万元。科创板最大的两个行业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科创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有两大特点:一是人员素质非常高,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里面有30%多是博士学历,科创板的“含博率”是主板的三倍;二是高管平均年龄非常年轻,很多80后、90后的董事长不断涌现。科创板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未来两年或是比较好的成长期。
投企业就是投人调研第一要务是“识人”
提问:赛道、企业管理层、价格,三者更看重哪个?
排序是企业管理层、赛道、价格。首先,投企业就是投人,企业成长背后也是企业家战略的反映。其次,赛道也很重要,不在一个好的赛道里面,即使是很优秀的人,他也只能取得一个平均的回报率。最后,价格是对这个企业家选哪个赛道的一个反映,所以价格相对而言是排名最靠后的。调研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识人”,这个企业的企业家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做事情的?他是怎么样的经营思路?他对下属怎么样、对客户怎么样?
高估值高波动性成为常态回到产业视角判断合理性
提问:您提到过A股或许将进入远期空间差阶段,久期的拉长必然意味着价格上的高估值和高波动,同时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久期拉长不仅是科技股面临的问题,整个市场都面临一样的问题。根据统计,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组合前10大重仓股平均PE在过去7年持续抬升,所以高估值是所有投资人面临的问题,这与经济发展历程高度相关。所以我们要适应这种估值不断爬升的情况。确实高估值带来一些高波动,这时候核心的应对还是回到从产业引领投资的视角去思考,对于那些处在生命周期早期的企业,尽管会有高波动,我们也会给予一个更高的容忍程度。核心是要区分,哪些高估值是合理、有持续性的高估值,哪些高估值是暂时、不合理的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