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生满意度调查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分析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学生满意度情况,从中探索建立特色鲜明、高效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必修课;学生满意度
  作者简介:余东芳(1984-),女,瑶族,广西平乐人,广西财经学院学工部(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助教。(广西南宁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1年高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桂教安稳[2011]26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85-02
  2011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重要文件。广西财经学院作为广西7所新建本科院校之一,积极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原来的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大一新生必修课,第一学期修学该门课程的学生约700余人,由9名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和经验的老师担任主讲。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
  1.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通过开放性测试编制而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经过初测、重测、专家评审,问卷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主要向被试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获得被试支持和有效回答;第二部分为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被试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生源地、所属二级学院、任课教师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第三部分为问卷主体部分,从13个指标反映学生满意度情况,分别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师生互动、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师水平、教师语言、教师魅力、教师态度、教学效果、其他因素。13个指标又通过40个问题体现,问题的措辞和语气经过初试进行了修正,力求通俗易懂、定义准确。每个题项分为期望值和实际满意度两部分,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期望值分别为很高期望5分、较高期望4分、一般3分、不太期望2分、很不期望1分;满意度分别为很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不太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调查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为94%。
  2.学生期望分析
  学生期望值是学生对课程的预想和期望,它代表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课程得到积极影响,反映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开通心理学必修课之前,本校心理学选修课选修率极高,是最热门选修课之一。
  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较高期望,总体期望值平均水平达到4.19,超过“较高期望”的标准;61.44%的学生是“较高期望”,4.79%的学生是“很高期望”,32.18%的学生是“一般期望”,1.6%的学生是“不太期望”。而从各指标来看,学生对教师魅力、教师态度、教师水平、师生互动、其他因素的期望值较高,其次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期望表现来看,学生对该门课程任课教师的预期和期望非常高,从访谈中获知,个别学生“慕名而来”旁听心理学课程。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极大期望一方面始于任课教师魅力,另一方面源于对心理学知识的好奇和贫乏。
  3.学生满意度分析
  “学生满意度即学生接受教育服务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相比较的程度。”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平均满意度为4.0432,超过了“比较满意”水平,48.53%的学生评价为“比较满意”,4.29%为“很满意”,43.16%为“一般满意”。95.98%的学生评价为“满意”以上。从各指标具体表现来看,学生对“教师水平”最满意,其次是教师魅力、教师态度、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教师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其他因素、学习目标、教学手段、教材建设。
  


  调查显示,学生对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予以较高评价,这反映了广西财经学院心理教师队伍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心理学知识的需要和贫乏。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和掌握心理知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主体需要
  心理知识和技能在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帮助其成长发展、提高生活满意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大学生迅猛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内心世界的变化。大学生对掌握心理知识的极大需求或许是期望值较高的主要原因。
  2.教材体系建设应逐步完善
  该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属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教材以浅显易懂、结合实际、载体丰富为特点,较能被学生接受和喜爱。
  3.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一方面来自外部世界,如教师激发,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内部动力,即内部动机。它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独立性、持续性。
  4.完善第二课堂活动
  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悟心理知识,提高心理调节技能,发挥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互相促进作用,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讨论
  在新的经济政治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虽然面临师资薄弱、资源分散、机制不健全等发展困难,但借初创之际建立特色鲜明、高效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则是发展机遇。广西财经学院本学期首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就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学生反馈也给我们以启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参与式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建设立体化教材等多管齐下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才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
  [2]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期望值与满意度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9).
  [3]韩玉志.学生满意度调查在美国大学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3).
  [4]陈洪涛.广西“两课”教师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J].高教论坛,2005,(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由于地域文化背景、教育条件等因素,高校农村生源学生的英语学习呈现出种种暂时的不适应性和其他问题,迫切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措施,平稳过渡,通过拓展教学形式,鼓励他们进步。  关键词:农村生源;英语学习能力;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范丽群(1975-),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基于计
期刊
摘要:分析探讨了“图像检测技术”课程学习的难点,从实践教学出发研究了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构建PC-DAQ系统,开发辅助教学软件系统,改革考核方式。该课程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像检测技术;课程改革;虚拟仪器;LabVIEW  作者简介:程瑶(1981-),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期刊
摘要:有限元法已成为工程分析中强有力的数值分析工具,在多数工科院校中,“有限单元法”已经普遍作为研究生课程中一门重要的的学位课。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工程概念,增强学生通用软件编写能力,探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应用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系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利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有限元教学
期刊
摘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原因,提出了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应如何组织案例教学,阐述了基本的实现方式,并总结了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在方方面面多加努力。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考核;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门小静(1981-),女,河南南阳人,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
期刊
摘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说教教学为中心的单向灌入式教学模式,探索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新模式。以电类专业主要应用性课程之一——“电子线路CAD技术”作为载体,确立“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内容,以工程应用为设计目标,以案例教学法为实施方案”的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网站等多角度进行建设与改革,以满足实践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期刊
摘要:“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些专职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以及作业不能满足建筑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通过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教材及作业内容的更新、实行课程实行,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专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期刊
摘要:通过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双语教学的多年实践,从教材选用、教案制作、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考核和努力方向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总结。针对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应该选用内容接近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采用逐步提高英语讲解比例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树立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鼓励学生通过多实践、多练习的方式,并
期刊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关于学时、教学手段、实验课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法,并指出高校的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程序设计;基础教学  作者简介:孙冰(197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徐新艳(1980-),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
期刊
摘要:从物联网概念和物联网由来出发,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及核心知识领域,探讨了高校在构建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了如何在共性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特点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朱金秀(1972-),女,江苏常州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副教授;韩光洁(1972-),男,黑龙江伊春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
期刊
摘要:针对军校学员及“传感器技术”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提出“双向五步式”教学法,以应用为牵引,以传感器的五个环节为载体,培养学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其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双向五步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旌(1975-),男,广东揭阳人,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计量技术教研室,讲师;韩梅(1984-),女,河南商丘人,空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