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维定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影响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mgwj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定式指的就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它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正向迁移,独立解决某些问题;但它也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习惯方法解答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不仅造成思维惰性,有碍问题的顺利解决,而且妨碍创造性、开拓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既要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又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常有学生说考试时太紧张,常看错题,这种认识不确切的,因为考试除考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也注重考查思维的敏捷和审析性,常在人云亦云的反面设“题眼”,所以考试时心理紧张看错题不是根本原因,而是头脑因受思维定式干扰、缺乏思维审析性所致。具体来讲看错题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1.思维定式干扰,导致答非所问。有些学生自信心太强,有的连题目还没看一遍,就好像猜到了考察意图,想当然地理解题意。殊不知这些貌似简单的考题,正是审析能力考查的着重点。
  2.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从历史概念出发,得出的结论绝不会错,而忽视题中的“已知条件”,导致失误。
  如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A、中共的领导,B、武装斗争,C、土地改革,D、根据地建设。答此题时,不少学生选了BCD,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他们从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出发,认为它就是武装斗争、土地改革、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结合,殊不知却忽视了隐含在题目当中的已知条件,即必须在中共领导下,中共的正确领导是保证三者存在的政治前提。
  3.思维定式的惯性作用影响。如有这样一题:问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步骤、原因、内容及结果,对此不少考生的答案中丢了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生产积极性等内容,究其原因就是受思维定式的惯性影响,很难想到党在建国后某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也有过失误。
  
   二、如何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失误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基本概念,比较其异同,抓住问题的本质,弄清易混的知识,促使知识迁移,使学生面临思维的十字路口时,能迅速识别出正确的方向,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其次,加强思维训练,尤其注意创造思维的训练,这种思维不同于传统答案,不急于归一,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设想,不易受定式干扰。如教师要经常巧妙地设置一些习题给学生练习,使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矛盾、焦虑、困惑的心理。
  然后教师用寥寥数语,在节骨眼上给予启发、点拨,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但随着惊诧、叹息等心理活动,获得深刻的经验教训,在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学生在以后解决问题时,就能自觉地提醒自己不受原型的暗示和束缚,迅速捕捉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
  
  思维定式有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它能将新的学习情境归化为旧的学习情境,扩大已知知识和经验的应用范围,从而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能做到准确地传授知识,科学地启发思维,就能充分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
   1.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教材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多、纷繁复杂,但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间联系十分紧密,系统性和连贯性都很强,有一个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促进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2.运用类比思维,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熟知的知识、经验与所研究的历史现象相联系,找出其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当学生通过对农民起义因果关系的学习后,掌握了这种分析方法,在学习变法、战争等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便会运用这个历史因果规律解决。
  3.运用一题多变的方法,设计转化各种题目,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理解知识。一题多变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变式,是指交换变更所提材料的模式,以便显示其中本质的教学措施。
  教师要善于采取这个措施,对重点、难点、易混点或联系性强的典型史实不断变换角度提问,并变换设计成多种题型,就每一题型的侧重点、思路和方法及失误迷惑的原因予以分析,不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起点去思考问题。
  总之,我们要不断探索思维定式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河北省邯郸学院大名分院)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的活动,况且当前我们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更显重要了。  既然如此,怎样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努力:   一、教给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办法     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差的
期刊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  因此
期刊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 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是培养其思维能力
期刊
情景设置题的增加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变化的重点,这类试题主要特点在于重视课本以外知识的引入包括文献资料、地图、图片、表格、数据等,重视相对于考生来讲是第一手材料(原始材料)或第一次看到的素材和话题的引用,这类试题往往把学生置入情景中,突出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思考。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增大信息含量和思维含量,结合所学知识对试题中的新材料、新情境加以理解分析判断,然后对照选项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史论结
期刊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进行语文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学的大语文观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因此
期刊
“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生活”。   第一 :   是生活就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里明确指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现结合平时教学经验,谈谈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明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
期刊
素质教育,德育为本。在人的素质中,道德素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其才华、才能也许会成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因素。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在街头巷尾,我们不难听到 这样的埋怨声:“现在的孩子太能消费了,想要的东西就得买,花父母的钱也不知道心疼。”“孩子太没责任心了,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每天要替他(她)收拾书包,查看学习用品,还要帮助他(她)检查作业。真不知道怎样
期刊
中国向来以重德著称于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 丰厚而坚固的道德文化遗产,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固然,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总是与一定 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相联系的。  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总体讲是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封建社会的印记。但也要看到,积二千多年历史的道德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代表了人
期刊
什么是教学艺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曲阜师大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本文采用其说,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  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