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后,南京国民政府与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大上海计划”。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大上海计划”的建设活动被迫结束。抗战胜利后,这一计划被废弃,“大上海计划”连同这个名词一起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1927年7月7日,在上海特别市成立大会上,蒋介石发表“训词”说:“盖上海特别市,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则不能有头绪。”
出于“整理”的需要,一个由南京国民政府暨上海市政府组织当时的城市、建筑及各方面专家制定的“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出炉,1929年7月,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上海计划”。
这幅建设上海成为新的国际大都市的蓝图,有两大主要目的:一是另辟一个可以与租界媲美的新市区,二是使这个新市区有朝一日能成为包含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的中心。
“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的新市区中心选址在江湾地区约7000余亩的范围内。规划内容包括:一、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即把市中心区域(即新上海)划为政治、商业、住宅三部分,以五角场为中心形成蜘蛛网样的干支道路系统;二、道路系统计划,计划修筑干道二十条,形成全市干支相连的道路系统;三、港口铁路计划,在虬江入黄埔江口建造可停泊巨轮的深水码头,改建原沪宁、沪杭铁路。
大上海计划则在此基础上,将规划范围扩展到闸北、南市、龙华、浦东、吴淞等更广泛的区域。
经过发行公债和出售土地的方法筹集到资金后,计划中的各项工程自1930年上半年起陆续开始建设。
多条新市区干道得以开辟。根据道路系统的计划,行政区域如同一个“中”字,并以此为中心,其正西、正东、正北、正南四个方向开辟四条主干道,分别为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世界路(与今同)和大同路(未建成),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三民五权、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张。在翔殷路与淞沪路、黄兴路的十字交口处再多开辟一条其美路(今四平路),构成五角场格局,该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闸殷路和军工路等既有道路不作更改,作为主干道继续使用。
其他道路以行政区域为中心,向外辐射,东面两块道路呈棋盘型,西面两块道路呈蜘蛛网型。同时规定路名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个字其中一字为首,第2字为象征国家和平兴盛的赞美字。例如现在还保留的:国定路、市光路、政立路等。
建造市府大厦是“大上海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29年10月1日,就公开悬赏奖金三千元用来征求市政府新楼的设计图案。1930年2月获奖方案揭晓,但当局对获奖方案均不满意,于是请著名的建筑师董大酉在获奖方案上另行设计。
1931年6月,市府大厦正式开工。1932年1月中旬,淞沪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市府工程所在的五角场至江湾地区陷入战场,工程被迫暂停。3月,上海实现停战。7月,重新开工,终于在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同时落成的还有社会、教育、卫生、土地、公务等五局的房屋。各楼面积总计达8982平方米,总造价78万元。同年年底,市政府和上述五局相继迁入新建的市中心行政区大楼办公。随后“新市区”正式宣告建立。
新市府大楼落成不久,又先后建成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体育场、上海市医院和上海市卫生试验所,全部由董大酉设计。除上海市医院只完成一小部分外,其余几项工程于1935年先后竣工。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市中心区为侵华日军占领,“大上海计划”的建设活动被迫结束。抗战胜利后,这一计划被废弃,“大上海计划”连同这个名词一起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1927年7月7日,在上海特别市成立大会上,蒋介石发表“训词”说:“盖上海特别市,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则不能有头绪。”
出于“整理”的需要,一个由南京国民政府暨上海市政府组织当时的城市、建筑及各方面专家制定的“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出炉,1929年7月,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上海计划”。
这幅建设上海成为新的国际大都市的蓝图,有两大主要目的:一是另辟一个可以与租界媲美的新市区,二是使这个新市区有朝一日能成为包含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的中心。
“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的新市区中心选址在江湾地区约7000余亩的范围内。规划内容包括:一、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即把市中心区域(即新上海)划为政治、商业、住宅三部分,以五角场为中心形成蜘蛛网样的干支道路系统;二、道路系统计划,计划修筑干道二十条,形成全市干支相连的道路系统;三、港口铁路计划,在虬江入黄埔江口建造可停泊巨轮的深水码头,改建原沪宁、沪杭铁路。
大上海计划则在此基础上,将规划范围扩展到闸北、南市、龙华、浦东、吴淞等更广泛的区域。
经过发行公债和出售土地的方法筹集到资金后,计划中的各项工程自1930年上半年起陆续开始建设。
多条新市区干道得以开辟。根据道路系统的计划,行政区域如同一个“中”字,并以此为中心,其正西、正东、正北、正南四个方向开辟四条主干道,分别为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世界路(与今同)和大同路(未建成),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三民五权、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张。在翔殷路与淞沪路、黄兴路的十字交口处再多开辟一条其美路(今四平路),构成五角场格局,该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闸殷路和军工路等既有道路不作更改,作为主干道继续使用。
其他道路以行政区域为中心,向外辐射,东面两块道路呈棋盘型,西面两块道路呈蜘蛛网型。同时规定路名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个字其中一字为首,第2字为象征国家和平兴盛的赞美字。例如现在还保留的:国定路、市光路、政立路等。
建造市府大厦是“大上海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29年10月1日,就公开悬赏奖金三千元用来征求市政府新楼的设计图案。1930年2月获奖方案揭晓,但当局对获奖方案均不满意,于是请著名的建筑师董大酉在获奖方案上另行设计。
1931年6月,市府大厦正式开工。1932年1月中旬,淞沪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市府工程所在的五角场至江湾地区陷入战场,工程被迫暂停。3月,上海实现停战。7月,重新开工,终于在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同时落成的还有社会、教育、卫生、土地、公务等五局的房屋。各楼面积总计达8982平方米,总造价78万元。同年年底,市政府和上述五局相继迁入新建的市中心行政区大楼办公。随后“新市区”正式宣告建立。
新市府大楼落成不久,又先后建成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体育场、上海市医院和上海市卫生试验所,全部由董大酉设计。除上海市医院只完成一小部分外,其余几项工程于1935年先后竣工。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市中心区为侵华日军占领,“大上海计划”的建设活动被迫结束。抗战胜利后,这一计划被废弃,“大上海计划”连同这个名词一起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