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2、-9,TIMP-2、-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其抑制剂TIMP-2、-1在不同分期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神经母细胞瘤浸润转移中的可能机制及在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5例神经母细胞瘤中MMP-2、-9及TIMP-2、-1的表达.结果MMP-2在晚期(Ⅲ、Ⅳ期)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79.2%,相对于早期(Ⅰ、Ⅱ、ⅣS期)的18.2%明显升高(P=0.001<0.01).MMP-9在晚期和早期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和36.4%,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5).TIMP-2的表达与MMP-2负相关,在早期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在进展期以弱阳性为主(P=0.027<0.05).结论MMP-2、-9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的浸润转移,而TIMP-2对二者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Bcl-2、Bax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用SP法测定草莓状血管瘤和血管畸形68例及正常皮肤11例中Ki-67、Bcl-2、Bax的表达;用TUNEL法测定内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Ki-67在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其他组中未见阳性表达;Bax在草莓状血管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cl-2均未见阳性表达;草莓
目的研究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意义,探讨咖啡酸拮抗内皮素对创伤性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根据应用咖啡酸的不同分为A组(不用药)、B组(创伤前用药)、C组(复苏即刻用药)及D组(复苏3 h用药),检测复苏后5 h血浆内皮素及组织氧分压,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应用咖啡酸各组于复苏5 h血浆内皮素浓度均较A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苏5 h B组的组织氧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41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血清NSE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的规律.结果预后不良的患者NSE初始值及峰值(66.40±9.46μg/L,94.24±13.75μe/L)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32.16±4.21 μg/L,34.08±4.40 μg/L
目的提高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综合应用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及影像学检查对185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术中致痫灶三维精确定位,采用癫痫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神经导航技术、多处软膜下扇形横切、胼胝体潜行切开等技术)毁损致痫灶、阻断致痫网以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结果将术前"偶极子"系统定位结果与术中64导皮层电极及8导深部电极检测结果相比较,证实该定位系统定位准确可靠;
目的探讨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自然演变的规律及其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处理异型增生病灶提供依据和初步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6年来50岁以上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的变化规律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4 354例患者共检出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239例(261个病灶),其中轻度异型增生119例(病灶131个),中度异型增生77例(病灶83个),重度异型增生43例(病灶47个).异型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T淋巴细胞株(HUT78)在褪黑素作用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性.方法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HUT78细胞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计算机软件分析,寻找经褪黑素作用后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结果 T淋巴细胞株受褪黑素作用24 h后,共筛选出42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5条